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上頜骨陳舊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上頜骨陳舊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上頜骨陳舊性骨折的臨床研究

【摘要】目的:多曲方絲弓技術在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01-2015/12間50例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對50例患者進行治療,並觀察治療前後患者的咬合情況。結果:50例患者治療前SNA角度、ANB角度、SNB角度、SN-MP角度、U1-PP、U6-PP、U1-SN、L1-MP和L6-MP分別為(80.12±2.52)°、(6.23±0.34)°、(73.67±1.93)°、(38.23±1.36)°、(31.57±2.61)mm、(21.09±2.76)mm、(105.24±3.66)mm、(39.32±2.56)mm、(31.44±2.08)mm,治療後SNA角度、ANB角度、SNB角度、SN-MP角度、U1-PP、U6-PP、U1-SN、L1-MP和L6-MP分別為(81.62±2.96)°、(6.58±0.41)°、(72.78±1.74)°、(37.02±1.25)°、(30.14±2.49)mm、(20.13±1.98)mm、(99.15±2.85)mm、(38.44±1.78)mm、(29.69±1.73)mm,治療前後各項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對於上頜骨骨折患者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是可行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上頜骨陳舊性骨折;多曲方絲弓技術;臨床效果

引言

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是口腔科中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臨床治療的難題。上頜骨陳舊性骨折很容易引起患者的面部畸形和咬合功能的障礙,且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臨床研究顯示,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多以手術複位固定治療,從而有效的恢復患者的咬合關係[1]。但是,臨床中應用手術治療的創傷比較大,且患者接受程度比較低。因此,臨床中如何選取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上頜骨陳舊性骨折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臨床研究重點探討多曲方絲弓技術在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治療的應用效果及價值,具體的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抽取2013/01-2015/12間50例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臨床表現開牙合,面部無明顯畸形。且所有的患者均知情同意,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性別: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區間:22-38歲,平均(28.52±3.18)歲。疾病類型:右側骨折24例,左側骨折20例,伴有顱腦損傷6例。納入的對象均符合手術複位的適應症,且咬合功能異常,並且均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

1.2治療方法 選取0.022英寸系統標準的多曲方絲弓技術進行治療,應用0.022英寸×0.017英寸不鏽鋼絲進行彎制上下頜多曲方絲弓,且將其調整入槽,緊接著在患者的上頜牙齒水平曲上增加10度的後傾曲結紮入槽。然後,術者需要依據患者的上下頜關係進行垂直的牽引,且需要前牙區進行配合垂直的牽引,對於伴有偏牙合的需要給予斜形的牽引。手術治療和複診的過程中,應及時的進行調整水平曲,減少干擾。最後,開合解除之後需要解除所有的後傾曲,對所有的患者咬合關係進行調整處理[2]。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後的咬合功能,具體指標如下:①SNA角度;②ANB角度;③SNB角度;④SN-MP角度;⑤U1-PP;⑥U6-PP;⑦U1-SN;⑧L1-MP;⑨L6-MP;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軟體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與處理,計量數據採取均值±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50例患者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前後的咬合功能指標對比分析,治療後患者的SNA角度、ANB角度、SNB角度、SN-MP角度、U1-PP、U6-PP、U1-SN、L1-MP和L6-MP均較治療前有明顯的改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分析如下表1。

表1 50例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前後的咬合功能指標()對比分析

3討論

上頜骨骨折是口腔科常見疾病之一,骨折之後的1-2周,患者很容易出現暫時性骨痂的形成,之後應給予及時的複位處理。研究顯示,對於上頜骨骨折的患者常常伴有嚴重顱腦損傷,及其其他臟器官的創傷,且嚴重的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3]。但是,研究顯示,對於上頜骨陳舊性骨折很容易出現錯位癒合的情況,進一步引起咬合關係的紊亂,使得患者咀嚼功能受到影響[4-5]。臨床中對於上頜骨陳舊性骨折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但是上頜骨部位的組織比較密集,且受到肌肉的牽拉,手術操作的難度增加[5]。同時,手術治療的創傷性也比較大,且時間周期比較長,風險高,患者難以接受。另外,手術治療後依然有個別患者出現咬合功能的障礙,且需要進一步配合正畸的治療[6]。因此,臨床中對於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如何更好的選擇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新型技術的不斷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得到臨床中的應用,這種技術是在矯正弓絲的基礎上發展的,利用彎制水平曲進行矯治牙齒的方向,使得每個牙齒能夠在三維的方向進行移動,從而更好的控制各個牙齒之間的方向,最終達到正畸和改善咬合的功能[7]。臨床相關研究顯示,對於新鮮上頜骨骨折的患者,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牙頜間的關係,還對促進骨折線癒合有著重要的作用,且是手術治療的前期重要輔助治療方式[8-9]。臨床中對於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換著用,應用常規的正畸治療僅僅可以恢復牙列正常的牙齒咬合關係,但是對於出現錯位的患者效果並不是很理想[10]。因此,本次臨床研究針對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通過本次的臨床研究分析,臨床中對於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是可行的,且可以改善患者咬合功能。臨床數據也顯示,經過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後的患者咬合功能的SNA角度、ANB角度、SNB角度、SN-MP角度、U1-PP、U6-PP、U1-SN、L1-MP和L6-MP等相關治療均較治療前有明顯的改善,進一步說明,多曲方絲弓技術的臨床應用優越性。其中,多曲方絲弓技術可以在水平曲後傾力作用下可以重建上頜平面,改善下頜面[11]。同時,水平曲可以有效的控制各個牙齒之間的移動,並且充分的控制各個牙齒之間的垂直向移動,從而最終改善牙齒之間垂直關係[12-13]。臨床研究顯示,臨床中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4-15]:第一,臨床治療之前需要在患者複查的時候檢查開合側牙頜的干擾,並及時的進行去除;第二,臨床治療中,需要及時的進行調整後傾曲;第三,治療的過程中,開合解除之後,需要有效地控制水平曲,且需要精細化的調整,從而更好的建立咬合。

綜上所述,臨床中對於上頜骨陳舊性骨折患者應用多曲方絲弓技術治療是可行的,且屬於無創,安全性高,患者也比較容易接受。同時,這種治療方法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均無明顯的影響,患者的耐受力比較好,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值得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會傑,程立偉,許剛,等.多曲方絲弓技術矯治恆牙期骨性Ⅲ類錯牙合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療美容,2016,6(04):67-70.

[2]孟秀英.多曲方絲弓與直絲弓治療安氏Ⅱ類Ⅰ分類錯牙合畸形患者療效比較[J].浙江創傷外科,2014,19(01):129-131.

[3]He S, Gao J, Wamalwa P,et al.Camouflage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with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 and modified Class III elastics by maxillarymini-implant anchorage[J].Angle Orthod,2013,83(4):630-640.doi: 10.2319/091312-730.1. PMID: 23311602.

[4]冒葉琳,馮剛,周建萍,等.多曲方絲弓技術矯治恆牙期骨性下頜偏斜畸形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誌,2016,9(07):419-422.

[5]王照林.多曲方絲弓矯治輕度骨性Ⅲ類錯(牙合)畸形[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5(01):60-61.

[6]Xu Z, Hu Z, Wang X,et al.Severe anterior open bite with mandibular retrusion treatedwith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s and microimplant anchorage complemented bygenioplasty[J].Am J Orthod DentofacialOrthop,2014,146(5):655-664. doi: 10.1016/j.ajodo.2013.11.025. PMID:25439216;

[7]Freitas B, Freitas H, Dos Santos PC,et al.Correction of Angle Class IIdivision 1 malocclusion with a mandibular protraction appliances and multiloopedgewise archwire technique[J].Korean JOrthod. 2014 ,44(5):268-277. doi: 10.4041/kjod.2014.44.5.268. PMID: 25309867;

[8]鄧海艷,肖朋,閆穎,等.多曲方絲弓聯合直絲弓矯治器矯治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2014,28(02):160-162.

[9]陳昌榮,陳凱.多曲方絲弓技術結合微種植支抗治療骨性開(牙合)的臨床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06):964-966.

[10]熊雯,武秀萍,馮雲霞.多曲方絲弓技術矯治恆牙期單側後牙反(牙合)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誌,2012,5(05):303-306.

[11]李孝英,侯敏,彭誠,等.前方牽引結合多曲方絲弓矯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2013,19(02):106-109.

[12]Yang Z, Ding Y, Feng X.Developing skeletal ClassIII malocclusion treated nonsurgically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protractionfacemask and a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1,140(2):245-255. doi:10.1016/j.ajodo.2009.10.047.PMID: 21803263

[13]Liu J, Zou L, Zhao ZH,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ostpeak stage patientswith class II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using non-extraction and multiloopedgewise archwire therapy: a report on 16 cases[J].Int J Oral Sci,2009,1(4):207-216. doi: 10.4248/IJOS09019.PMID:20690424;

[14]林和平.多曲方絲弓技術聯合雙(牙合)墊反向唇弓治療偏(牙合)反(牙合)[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誌,2015,22(02):115-117.

[15]李洋,石晶,彭惠.多曲方絲弓與搖椅弓對深覆治療效果的對比研究[J].北京口腔醫學,2016,24(03):155-15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世沙華 的精彩文章:

TAG:一世沙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