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鴉片是怎樣一步一步成為毒品的

鴉片是怎樣一步一步成為毒品的

一聽到「毒品」二字很多人都能想到骨瘦如柴的吸食者,國際上將每年的月日定為國際禁毒日,這一天同樣也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日子。

以此來看,虎門銷煙不僅僅是具有中國歷史意義的一天,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是具有標誌性意義。

鴉片的由來早期的鴉片被希臘人成為「阿扁」後來傳入了波斯,最後是由印度傳到中國

鴉片是由罌粟的果漿製成的,貞元十六年(年),希臘人把罌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葯,發現它有安神、安眠、鎮痛、止瀉、止咳、忘憂的功效。

宋代醫藥書中,出現了用罌粟果實殼蒴治療嘔逆、下痢、腹痛等正式入葯的記載。

到了明朝,從南洋傳入切割罌粟花果提取汁液熬制鴉片入葯的方法。

但是在過去的幾千年里,鴉片大多時候被人們看做一種靈丹妙藥,甚至被當成一種神物。

而且,鴉片在西方被發現和使用的歷史比中國久遠得多,影響也要大得多。

史料記載,歐洲直到近代仍有母親或保姆給不安靜的嬰兒服用鴉片,英國紡織女工因為白天工作非常辛苦,為了能在晚上得到充分休息,很多母親也這樣做。

另外,鴉片還有抑制食慾的功能,窮人家的孩子服食鴉片後可以減少飢餓感,節省食物支出。

可想而知,這些從小就被動服用鴉片的孩子長大之後,大多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生活貧窮,大多也成為了癮君子。

那鴉片的吸食方法是從哪兒傳入中國的那?據《台灣府志》載,南洋人有使用水煙袋吸食煙草的嗜好,偶爾將鴉片溶於水煙袋中吸之,感到精神快活周身好受,後來荷蘭人將吸食鴉片的方法從爪哇傳到台灣,又從台灣傳入漳州、泉州、廈門一帶,在我國開始出現了吸食鴉片。

鴉片對當時的國人的腐蝕程度已經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大家都耳熟能詳了,軍隊戰鬥力嚴重下降,導致農民起義差點推翻政府,中國大量白銀外流林則徐在這樣特殊的歷史時期登上歷史舞台關於林則徐虎門銷煙具體細節也就不再贅述,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有個問題當時中國鴉片泛濫的地區如此多,林則徐為什麼會選擇虎門?

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林則徐還拜訪了知舒城一個隱疾告退的千六安州牧田溥,當時他閑居在家。

田溥於年任廣東香山縣令,曾繳獲鴉片數萬斤。

林則徐特約田溥一談,詳細詢問鴉片流布情況及銷煙的方法。

為了進一步掌握情況,林則徐途徑江西,還拜訪了包世臣等名士,接見在廣東生活了年的門生張浦雲等人。

通過各種渠道了解鴉片流毒情況和銷煙之法對比總結出了「海水浸化法」具體方法是:在海邊挑挖兩池,池底鋪石,為防鴉片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

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

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倒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

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

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人丁辰 的精彩文章:

TAG:迷人丁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