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人常說: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其實還有前半句,郭嘉聽後氣憤不已

世人常說: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其實還有前半句,郭嘉聽後氣憤不已

原標題:世人常說: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其實還有前半句,郭嘉聽後氣憤不已


人說起三國,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誰佔領領土,誰就能站穩陣腳。所以曹操當時想方設法地籌集人馬,四處征戰,最後進入國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中原霸主。而相比之下,劉備就顯得有點悲催了,因為他的發家史是充滿坎坷的。


可能大家會質疑說,劉備不是有諸葛亮,還有關羽和張飛兩兄弟為其出生入死,可是無奈劉備兵馬不足,早期沒有諸葛亮之前,走了不少彎路。先是跟著袁紹,後來還投靠過曹操。可以說三國鼎立之前的劉備一直被吊打。


後來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劉備聽到了卧龍的名字,隨即就長途跋涉,來到諸葛亮歸隱的地方,接著就有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三顧茅廬的故事。隨後在諸葛亮的指點下,順利入川,並且還一舉拿下漢中,才有了和曹操、孫權抗衡的實力。



而且在劉備去世時,還將蜀漢的未來託孤給諸葛亮,就連諸葛亮死後,留下的錦囊妙計也讓蜀國的人獲益匪淺。從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一切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貢獻,恐怕劉備也不會有如此成就。所以說諸葛亮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對他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而關於諸葛亮,我們或許也了解不少,光是曾經的《出師表》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才能,還有那次最經典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更是不費一兵一卒,草船借箭的妙計,就讓曹操敗得心服口服。自然還有諸葛亮唱的「空城計」,竟然逼退了司馬懿的百萬大軍。



所以不可否認,諸葛亮對蜀國的整體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難怪當初劉備得到諸葛亮時比喻自己如魚得水。但是恐怕大家有所不知,關於諸葛亮有一個諺語,直接讓另一位謀士郭嘉惱羞成怒,而且這個諺語的前半句更是讓他暴跳如雷。


首先我們先開口看後半句,也是人們熟知的那句「郭嘉不死,卧龍不出」。看完這句,或許我們從字面意思也會替郭嘉鳴不平吧,因為雖然前面我們講諸葛亮神機妙算,但郭嘉也是讓三國時期不容小覷的謀士,地位也是非常高。


郭嘉何許人也?我們知道他是曹操賬下最得意的謀士,雖然曹操坐擁百萬雄兵,軍營中也有許多謀士,但是他最看重的就是郭嘉。只不過造化弄人,郭嘉還沒等到施展抱負時,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但是也是在這個時候,劉備得知了諸葛亮的存在。


於是就衍生了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卧龍不出」。但是這還不算什麼,真正讓郭嘉在意的,是這句話的前半句。而在揭曉謎底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這諺語的來頭。而且這不僅和郭嘉有關,還牽涉到了曹操。



剛才我們也講了,曹操佔據了半壁江山,而這當然離不開手下的輔佐,其中就有郭嘉。當初還是袁紹掌控北方政權的時候,也是郭嘉給曹操出謀劃策,一場官渡之戰,讓曹操以少勝多,奠定了他在北方的地位,所以郭嘉就相當於是曹操的諸葛亮了。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郭嘉本來是給袁紹做謀士的,只是後來才投奔曹營。只不過這時的曹操是有一位叫戲志才的謀士,所以郭嘉開始也是懷才不遇,但戲志才不幸去世了,這時郭嘉才走上歷史舞台,開始在曹營嶄露頭角。


所以也就有了那句「志才不死,郭嘉不出」,也就是我們一直好奇的前半句諺語。可問題就出在這裡,因為在郭嘉看來,戲志才的智慧是不如自己的,如果這樣說,不是讓天下人打自己的臉嗎?所以郭嘉自然聽到這句話會火冒三丈,氣不打一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牛魔王 的精彩文章:

抗日戰爭時期,和尚們都在做什麼?吃齋念佛,普度眾生嗎?
一支偽軍遭日軍欺負集體暴怒,起義後殺了500多日軍

TAG:小小牛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