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磅!商丘一家3A景區將免費開放,就在您家門口!時間是……

重磅!商丘一家3A景區將免費開放,就在您家門口!時間是……

7月31號,梁園區組織召開3A級國家森林公園升級改造座談會。

座談會上,各單位相關負責人一一作了發言。重點圍繞國家森林公園林下農作物清理、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及取消森林公園門票收費四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各相關負責人針對取消森林公園門票以後對園區內的生態保護、垃圾處理、車輛停放等問題如何應對,及森林公園規劃、建設、管理、保護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參會單位表示,將按照座談會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要系統整改,改變經營理念。做到起點要高、理念要新、定位要准、結合要深、全力做好國家森林公園生態保護工作。

最後,根據徵求意見,定於2018年8月18日開始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對廣大市民免費開放。

GIF

商丘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遊區)位於梁園區北部的黃河故道上,總面積約65平方公里,是國家級旅遊線路「黃河之旅--中華民族之魂」和河南省「三點一線」東擴旅遊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丘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全市「三大」旅遊精品名牌工程之一。是「河南省大黃河旅遊線」東端的亮點。公園內有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的出生地蒙縣故城遺址。2002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6年8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開封留守於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流經商丘727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從銅瓦廂(今蘭考縣境內)東壩頭處決口北流,遂在商丘北部形成了今日的黃河故道。 歷經苦難的豫東人民從此結束了黃河水患噩夢,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黃河改道後帶來的風沙之災。「白茫茫、野荒荒,三里無人,五里無村莊,端起碗來半是黃沙湯」和「大風一起,刮到犁底,大風一停,溝滿壕平」這些廣為流傳的民謠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境況。

1958年,為了鎖住風沙,改良鹽鹼地,原商丘市國有林場(後改為梁園區國有林場)成立,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現已建成防風固沙林17.7萬畝,森林蓄積量1.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5.1%。擁有楊樹、刺槐、泡桐、椿、楝等大面積樹種以及杜仲、銀杏和蘋果、梨、杏、柿等經濟林。國有林場成了商丘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極大地改善了黃河故道周邊的自然條件,根治了黃河故道區域的流動、半流動沙丘,提高了黃河故道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商丘黃河故道區域上的萬畝人工林成為人類改造自然、改善自然條件、改善生態環境的典範,成為人為干預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進的典範。

2000年9月,商丘市梁園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在全區實施「三線一道」開發工程,即開發建設105國道、310國道、商永公路北線經濟帶和黃河故道生態旅遊觀光帶,黃河故道生態旅遊開發開始啟動。

2001年11月,商丘市梁園區政府組建了商丘市黃河(故道)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確定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的規劃區域東起劉口鄉境內的105國道,西至李庄鄉鄭閣村,北與山東省菏澤市曹縣接壤,南靠黃河故道大堤,區域總面積約65平方公里,由商丘森林公園中心園區、天沐苑景區和天泉湖景區3大景區共20多個景點組成。

2002年12月3日,國家林業局正式下文,批准建立商丘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這是全國唯一一處完全在人工林基礎上建設的國家森林公園,它的建設填補了中國平原地區無人工林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空白。

2006年8月26日,商丘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商丘黃河故道沿線文化底蘊豐厚、歷史遺迹眾多。主要有:戰國的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的出生地蒙縣故城遺址;古黃河邊上聞名遐邇的水旱碼頭-劉口古渡以及陸會館、山西會館等。至今,這裡還傳送著雍正休憩、劉庸賞景、華佗行醫、太平天國習武等一串串動人的歷史傳說。

天泉湖景區天泉湖水面5000多畝,平均水深2米左右。兩處互勉碧水蕩漾,湖水清澈見底,湖內魚翔淺底,湖邊蘆葦茂盛,一年四季候鳥棲息,成為獨特的「北國水鄉」。丘森林公園中心園區,森木茂密,白鳥爭鳴,野生動物出沒其中。故道南岸綿延橫亘著被譽為「水上長城」的黃河故堤,平均高出地面13米構成了獨特的黃河故道「懸河」景觀。

3A級國家森林公園免費開放

大家也要愛護家鄉的景區哦

來源:梁園網、百度百科 圖據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丘人 的精彩文章:

重磅!商丘下半年將全面開掛!你會慶幸自己沒離開這座城市!

TAG:商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