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暑熱漸退,一枕新涼

暑熱漸退,一枕新涼

| 立 秋 |

- Beginning of Autumn -

立秋日,苦夏杪,暑熱漸退,一枕新涼,白露晨起,秋雨邀涼,流螢幾點,荷殘蓮生,梧桐落葉。

正如《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農曆七月,火星西行,天氣轉涼,暑氣退位,秋登場。秋為揫,斂聚之意,萬物於此時將走入收穫成熟之季。

現代漢字「秋」看似簡單

卻也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但光從現代簡體字來看已難以窺其本意

真正的「秋」的繁體正體字寫法其實是

從「禾」從「龜」

龜/卜筮、龜驗

禾/穀物、收成

引申/即春耕時燒灼龜甲以卜算秋天收成,到了秋收時節,穀物收成是否如龜卜預言的那樣就實際見分曉了。

字義/穀物收成時節、莊稼成熟季節。

現今之「秋」字從火,此「火」,此火即為「灼龜之火」

立秋三候

|初候,涼風至|

「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就是斂聚。

|二候,白露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艷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三候,寒蟬鳴|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凄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此時「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了。

看日曆,不覺已是立秋,身處江南,酷暑依舊。雖說離登山,看紅葉,吃栗子的日子還有些遙遠,但「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日子也總算有可期了。

所謂早立秋涼嗖嗖,晚立秋熱死牛,"秋風灑衣裳"是全然感受不到的。但秋畢竟來了,陰風蕭瑟的下半年業已豋場。秋是六氣十八候漸進過程。立秋後五天才涼風至,再五天,草尖覆滿白露了。秋氣為白,故天色會越變越淺,地氣會越變越濃,大地成為調色板。到處暑節氣天地將肅,就要給神界的親人送寒衣了。只是這秋老虎熱起來也是不可小覷。

丨往期佳作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印池文化 的精彩文章:

夏木陰陰正可人

TAG:月印池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