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師翁同龢為什麼會被罷官?

帝師翁同龢為什麼會被罷官?

原標題:帝師翁同龢為什麼會被罷官?


翁同龢曾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歷任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聲名顯赫,但是戊戌變法開始不久,翁同龢便遭罷官,並開缺回籍,在朝野上下引發一片震動,戊戌政變後翁同龢又遭嚴譴,並被革職交地方編管。關於翁同龢被罷官的原因,一時眾說紛紜,衍生出了十幾種說法,直到現在,學界對翁同龢為何遭罷黜仍意見不一。下面簡要介紹下最具代表性的幾類看法:


一、認為是慈禧太后強令光緒皇帝下令將翁同龢開缺、革職,慈禧太后之所以這麼做,有幾點原因:第一就是翁同龢支持光緒變法,《慈禧外紀》曾記載:「太后告帝 ??言必去翁同龢,不可遲疑 , 謂彼近日煽動排滿 , 恐其危及朝廷也。」持這一看法的前提是慈禧太后一開始就是反對維新變法的,因而對極力主張變法的翁同龢十分不滿,並且慈禧認為罷免翁同龢可以讓光緒帝陷入孤立之境。第二是甲午戰後朝廷內激化了帝後黨爭,這與翁同龢援引康、梁等維新派密切關係。


有學者認為,其實最初慈禧太后對翁同龢態度很親近,但是翁同龢親帝的傾向讓慈禧對他的態度逐漸改變,直至心存疑忌。翁同龢遭罷官是在戊戌變法開始後,但他「得罪」慈禧卻是在此之前,讓慈禧最終下定決心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甲午戰爭期間和戰問題。當時慈禧和李鴻章等人均主張避戰求和,唯獨翁同龢等少數人竭力支持光緒對主戰。第二件是翁同龢曾阻擾慈禧和榮祿企圖廢黜光緒帝,因而雙方積怨甚深。第三件事便是慈禧太后準備舉辦六旬萬壽慶典活動,翁同龢卻公然上折請求取消這一慶典。



慈禧太后

二、將翁同龢開缺其實是光緒帝的主意,並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同意。金陵江楚編譯局編寫的《國朝事略》一書對此記載: 「二十四年夏,今上嚴責中外諸臣實行新政,革翁同龢職,逐回原籍 , 擢楊銳、楊深秀、林旭、譚嗣同四品卿銜 , 參與機務。」翁同龢作為帝師,又支持光緒變法,按理來說二人關係應十分親密,為什麼光緒卻將他罷官呢?持這一說法的學者不在少數,如蕭公權、孔祥吉、楊天石等人。這一看法的依據在於翁同龢曾做了兩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引發朝廷言官的彈劾,光緒和慈禧因此受到影響。這兩件事一為《馬關條約》簽訂後不久,翁同龢便向英、法、俄等國大舉接外債;第二件是翁同龢處理膠州事件中的軟弱態度,連慈禧太后都覺得「甚屈」。


雖然翁同龢曾向光緒舉薦康、梁等人,並支持維新變法,但他的維新理念與康梁等人存有不小的差距,據說光緒帝曾向翁同龢索閱黃遵憲的《日本國志》,翁的回答讓光緒很不滿意,因而受到「詰難」。光緒帝罷免翁同龢的說法還可從一件事中找到依據,翁同龢被開缺的第二天,光緒便任命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其後又頒發一系列地新政措施,從光緒的反應可見一斑。



光緒


三、慈禧、光緒罷免翁同龢的說法最為普遍,此外還有一種說法也值得注意,即認為是以剛毅、榮祿等為代表的朝中守舊大臣彈劾的結果,歸根到底是翁同龢援引維新派、支持戊戌變法。此外,也與翁同龢在朝廷目中無人,樹敵眾多有關,《四朝佚聞》一書中說 : 「光緒朝局系翁一言,同僚議事,偶有不合,翁輒拂然,常入報帝必伸己意,眾已側目。」不過這一說法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必須得到慈禧和光緒的同意。

參考文獻:


謝俊美:《有關翁同龢開缺革職的三件史料》,《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戴逸:《戊戌變法時翁同龢罷官原由辨析》,《故宮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1期。


楊天石:《翁同龢罷官問題考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謝俊關:《翁同龢開缺、革職原因考》,《江海學刊》2008年第3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嬤嬤說 的精彩文章:

如果諸葛亮攻打東吳,劉備守蜀中,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
為什麼清朝沒有像奧斯曼土耳其一樣被西方列強肢解掉?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