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審核標準趨緊,轉網播能成為《延禧攻略》等宮斗劇的避風港嗎?

審核標準趨緊,轉網播能成為《延禧攻略》等宮斗劇的避風港嗎?

今年的大女主戲可以說是不太順遂,延期的延期,重補鏡頭的重補鏡頭,改名字的改名字。特別是周迅重回小熒幕之作《如懿傳》一再延期。延播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劇方不甘心網播。

《如懿傳》等戲上星難的背後,是相關部門對大女主戲、古裝戲等管控的進一步收緊。2011年,廣電總局就禁止宮斗戲在上星頻道黃金檔播出。2015年,《電視劇管理規定》要求古裝劇題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總集數都不得超過總數的15%。2017年,網傳「最嚴限古令」,嚴禁戲說胡編的宮斗劇在一線衛視播出,很多古裝劇的播出也變得遙遙無期。

監管愈加嚴格,必然將推遲作品的播出時間。《如懿傳》2016年8月開拍,至今還沒跟觀眾見面。但現在,與《如懿傳》題材撞車的《延禧攻略》頗為投機地轉為網播,從2017年7月開拍,到今年7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開播,既蹭了熱度,又利用電視劇實行專審制、網路劇實行自審制的便利。但這,對於別的劇集來說,或許並不那麼公平 。

管控背後:對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自《甄嬛傳》時起,大女主戲漸起的同時,也帶熱了宮斗戲,這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大女主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 大女主在宮裡各種殺伐決斷,各種工於心計,升級打怪,見招拆招,這或許能讓觀者感受到所謂「爽文」的快感。

但獲得觀劇爽感的同時,觀眾或有可能接受到錯誤的信息, 比如歷史信息混亂,脫離歷史的各種胡編亂造。而不少觀眾,是沒有判斷力的,是沒有甄別能力的。更為嚴重的或是,對於那些青少年兒童來說,這些工於心計,爾虞我詐的作品,傳輸了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實際上,自今年以來,影視行業能明顯感受到對於大女主作品管控的進一步收緊。

去年上星無望後迅速轉網播的大女主劇,其實細究起來,很多也禁不起審查。《獨步天下》編造努爾哈赤及其兒子們五個人都愛著女主,儼然一出超級瑪麗蘇大劇, 在皇太極人物塑造上嚴重脫離史實。

《獨孤天下》則扭曲了歷史權臣宇文護的情感經歷,極易誤導人們樹立不正確的愛情觀。可見嚴管法令之下,宮斗劇中的亂象仍會鑽漏洞出現,在網路播出的劇未必就是價值觀正確的劇。

最近播出的宮斗題材的《延禧攻略》也是問題多多,女主以暴制暴,其獨立自強的人設建立在其他人智商下線的情況下。從女主開掛的劇情來看,此劇實質仍是用歷史的外衣包住瑪麗蘇套路的內核。且為了打造霸道總裁的人設,《延禧攻略》對乾隆惡意醜化,劇中皇帝會不顧皇家禮儀懟天懟地,口出惡言。而皇后與妃子百合線,也有扭曲歷史的嫌疑,不利於青少年了解歷史。

早前,就有人將《甄嬛傳》中的厚黑學視為「職場寶典」來鼓吹;《羋月傳》播出,被網友戲說宮斗要從娃娃捉起;《宮》《步步驚心》讓阿哥們都愛上深諳後宮謀略的佳人。《延禧攻略》中,從綉坊到長春宮,再到後宮,女主角始終處於戰鬥之中,睚眥必報、行事狠厲的性格,放大了古裝劇中人與人之間針鋒相對的關係。

這些宮斗劇導致一種畸形的生存觀念誕生,誤導人們認為掌握權謀、性格狠厲才是生存之道。這顯然是對古文化的誤讀,使文化產品的生產進入誤區,產生錯誤價值觀和思想導向。

有意思的是,這類作品在調性上不甚進步,其流於表面、套路化的拍攝手法讓觀眾審美疲勞,也讓真正靜下來拍攝歷史好劇的創作者叫苦不迭,大量跟風作品的出現讓市場抵禦風險的能力也羸弱了一些。

網台趨同收緊背後:標準是否同一?

正是基於此,廣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管控宮斗劇,在一定程度上壓住了這股火,近兩年甚少有鼓吹宮斗的古裝劇在上星頻道播出。去年,大量湧現的古裝劇更是受到了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核,沒有全部湧上上星頻道。

但好景不長,隨著網路平台的發展,有些可能在人生觀、價值觀不甚正確的劇有了網路播出平台這種選擇,當下網播的《延禧攻略》正是走了這種捷徑 。無需否認的是,這個劇確實有一定的熱度,甚至在拍攝手法上有些許創新,但從其本質上,還是在宮斗戲中打轉,各種設計、計謀層出不窮。

為了爭寵鞏固地位,反角們各種要拿掉別人的孩子,用新批把葉製藥使人流胎,皇后剛懷孕就流產。隨著劇情的推進,為了塑造女主宮斗強人的人設,後宮眾妃子組團來陷害女主。女主金手指大開的情節,一時間吸引了觀眾,但也嚴重脫離了歷史現實,更引起大眾肆意忖度意淫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網台管控趨同下,網播電視劇的審核標準也將愈發嚴格。

在2015年,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網路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分別就電視劇、網劇的管理進行了主題報告:儘管依然採用自審自播的模式,但未來網劇的標準應與電視劇一致,「電視台不能播的,網路就不能播」。

去年9月份,廣電總局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按照媒體融合的總體思路,對電視劇、網路劇實行同一標準進行管理。鼓勵各視聽節目網站投資製作、購買、播出優質國產電視劇。

這表明,電視劇和網劇的播出審查應該是建立在統一標準之上的。近期,《天乩之白蛇傳說》等作品的下架,也說明網劇、電視劇審核標準的整體趨勢還是趨同。那些或僥倖上架的片子,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嚴肅創作者的信心。從電視劇的審核標準來看,不管是《延禧攻略》中如「做朕的女人」這樣過於輕佻直白的對話,還是臉譜化歷史人物,都不甚符合電視劇的標準。但網播,或許為其避開了總局「網台統一導向、統一行業標準」。

電視創作者:保持社會責任當擔

廣電層面對於這類劇的管控,還有網台標準趨同等條例的存在,不僅制約著古裝劇的播出,對於電視劇創作者,更起著警示作用,提醒從業者要時刻保持警醒,創作也要有社會責任當擔,不要「花式作死」,污染整個電視劇市場。

首先在內容和價值觀導向上,應該堅持正向創作方向不動搖。部分古裝劇不尊重歷史、影響青少年對歷史的正確解讀,而這也是古裝劇被禁的最主要原因。政策並非「罪魁禍首」,古裝劇創作偏離藝術正軌才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當市場呼籲古裝正劇的回歸時,有一些古裝劇卻將古裝劇的創作拉回到戲說歷史的桎梏中。女主金手指大開,人人都愛她,這種開掛的劇情俘獲觀眾快感一時爽,但扭曲了歷史,誤導了觀眾,對整個電視劇市場創作容易產生消極影響,下一個「魏姐」,下一個「步悠然」或將很快出現在其他古裝劇中。

再者,古裝劇的創作應該沉下心來。前幾年,若行業內選擇「量少而有質」的精品路線,則古裝劇的境遇或許大為不同。畢竟,很多古裝劇只為藉機賺錢,造成了題材井噴、跟風模仿的現象,真正沉下心來創作的作品很少。

當市場上同質跟風的作品多起來,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則相關部門的審核將會更嚴格。古裝劇想尋求上星播出,無疑將會更難,這對真正好的作品而言,是令觀眾感到惋惜的,畢竟網播的「爆」和在電視上播出後,被全國人民觀看,打響國民度,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過,優質的古裝劇仍有望回歸一線衛視,只是需要更長時間的考驗和審查。好事多磨,也希望那些籌備久、審核久的劇集能夠順利播出,同時不辜負觀眾的期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只有她才能降伏球星!盤點球星那些女神妻子們!
戚薇女兒正面首度曝光,簡直長得一模一樣,網友:母乳喂得太值得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