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甲午海戰天下聞名,那麼它對世界海軍有何影響?證明了這兩種理論

甲午海戰天下聞名,那麼它對世界海軍有何影響?證明了這兩種理論

資料圖

1894年9月17日,中日雙方海軍在鴨綠江口附近爆發了一場海戰。中國海軍在數量上佔據優勢,除了八艘巡洋艦和一些魚雷艇外,還擁有兩艘鐵甲艦;而對面的日本艦隊主要由防護巡洋艦組成,外加一些小型或輔助艦艇。為了攔截在河口的中國艦隊,日本編製了一支由4艘最新的巡洋艦(其中3艘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2艘由英國著名設計師威廉·懷特設計)組成的機動艦隊(第一游擊隊)擔任前衛。相比之下,中國艦隊試圖以楔形陣型並排作戰,並分成了分兩個鬆散的編隊,可能是為了衝撞日本艦隊。雙方在戰術上的差異顯而易見,日本在這方面基本上採用了當時英國的做法,而中國的做法似乎是早期鐵甲艦時代的常見做法。日本艦隊的平均航速要比對手快得多(最快的就是機動艦隊中的四艘巡洋艦),而且擁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大量裝備了中口徑速射炮,而其對手在這一方面幾乎為零,並且炮彈質量也比對手更為可靠。假如中國艦隊能夠得到更好的訓練,其採取的戰術可能會有效一些,但在實際作戰中,中國艦隊很難保持隊形,這使得其無法以策略取勝。雖然日本在戰術和艦艇操縱還遠遠不夠完美,如果面對更好的對手,其風險要大得多,但足以應對當時的情況。

資料圖

戰術上方面最重要的是日本機動艦隊的貢獻。當機動艦隊包抄中國艦隊的右翼時,日本艦隊的其餘部分正好在中國艦隊的前方通過,中國艦隊可以發揮前向火力對其進行攻擊,這使得炮艦赤城號,改裝班輪西京丸號和慢速巡洋艦比睿號退出了戰場。日本艦隊分開行動也迫使中國艦隊不得不在兩個不同的方向開火,機動中隊多次繞過中國艦隊的側翼,而日本艦隊的主力向右轉向了大約16個羅經點,切斷了中國艦隊左翼兩艘軍艦與主力之間聯繫,而機動艦隊在中國艦隊的剩餘部分前繞行了2次。中國方面損失五艘軍艦,另有三艘嚴重受損,極大地削弱了其的海軍作戰能力。相比之下,日本方面有四艘軍艦嚴重受損,另外兩艘輕傷,沒有一艘軍艦沉沒。

資料圖

英國海軍情報部門在關於黃海海戰的報告總結到,其強調了「火炮的重要價值……能夠實際消除撞擊和魚雷帶來的威脅」。他說,問題的關鍵在於日本艦隊裝備的速射炮,在近距離內開火能夠造成巨大的傷害。馬吉芬的報道說,一發4.7英寸炮彈從濟遠號的瞭望塔上穿過,「把裡面的人炸成一團」,這證實了對軍艦指揮設施進行防護的重要性。來自這種武器的炮彈也會引發嚴重的火災,中國方面的幾艘軍艦主要是由於火勢失控而損失的。雖然一些軍艦上據說有很好的消防措施,但撲滅艦上火災的努力總是在冰雹一般的速射炮炮彈打擊下破滅。這場海戰也是對機動艦隊在艦隊作戰中的戰術價值的有利證明,它們的速度比敵方艦隊,有能力扭轉局面,包抄敵方艦隊,迫使其分散火力,並與己方主力艦隊夾擊敵方艦隊,這將會給己方帶來巨大的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厲害了我的大國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是否有能力攔截美方導彈?有能力
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能有多少?上千公里作戰半徑,奶媽不可或缺

TAG:厲害了我的大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