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好英語很簡單,唯一途徑請看這裡

學好英語很簡單,唯一途徑請看這裡

正文共:4897字 12圖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嗨,小夥伴們,long time no see.

有人問我最近都潛水到哪裡去啦,我去學英語了,確切來說,我去為了考試學英語了。

苦心鑽研了半個月,感覺自己的英語水平等到了升華——比如以前我討厭語法,總說學英語就靠語感,但現在我能用英語思維來分析語法,並大著臉說出語法一點也不難這種話了。

然後我覺得,既然學習小有成效,不如分享給大家一些乾貨吧。

《學好英語很簡單,唯一途徑請看這裡》,對,這麼大言不慚的題目,就是我的主題。

別嘲笑我標題寫的大。

有很多普世真理都很簡單,就像我的標題一樣,我接下來要分享給你們的就是學好英語的唯一途徑,你要是能找到其他途徑算我輸。

但正如TED有一期演講,名字叫做《如何跳出你的舒適圈》,演講者說,你想實現的所有目標都很簡單,但簡單並不意味著容易做到。

回到我的標題,學好英語也很簡單,甚至途徑都給你圈定好了,就這一條途徑,聽讀說寫(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我已經聽到有些人的「呵呵」了,來先普及一下這個英語表達怎麼說呢,smirk。Smirk的意思是傻笑、得意的笑、虛假矜持的笑,用在互聯網時代就可以很形象地表示「呵呵」。

好了,雖然你對我給出的答案有些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唯一途徑。

作為一個年齡不大、英語學齡不小,馬上還要開啟我長達半個世紀教齡的英語老師,我不準備給你講一些假大空的話,讓我直奔主題,講講如何用這唯一途徑學好英語。

有效的輸入與輸出

如果你注意到我上面所說的聽讀說寫的順序,你就會發現,它跟傳統的「聽說讀寫」有那麼一點點區別。

聽讀,對應的是輸入(receptive/input),說寫,對應的是輸出(productive/output),而其中關鍵的形容詞是「有效」(effective)。

什麼是有效呢?如果你還能回憶起你上學時你的英語老師是如何給你上課的,大概就能想起來,即使是按照課本走,老師每節課上也都會給你圈定一個話題,然後通過聽相關內容(包括聽老師講)、閱讀相關文章、進行話題討論、學習生詞造句寫作等方式,讓你不斷鍛煉自己聽讀說寫四個技能,從而加深對英語的理解。

假如我們從英語跳到漢語學習,會發現,我們的語文老師每節課上也差不多是用相關內容來加深我們對漢語的理解的,這就說明,想學好一門語言,唯一途徑就是聽讀說寫。

好的老師當然可以通過在課堂上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鍛煉機會的方式讓我們學好英語,那麼如果要自學該怎麼辦呢?

自學者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即使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全英式浸入環境(immersion),做到了有效輸入,但無法有效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即無法確定有效輸出。

在這裡我想先聊一聊輸入的問題,有效輸入其實就是個擴大辭彙量的過程,畢竟想聽得懂的前提是你要能聽得懂。

很多人問,看英文電影有用嗎?如果你只是當劇追了,那肯定沒用,如果你開著原版字幕邊聽邊看,那倒還有一點作用,只有你認真地看著字幕,像精讀文章一樣去分析它的語言點,去理解它的上下文意思,才能起到些微有效輸入的作用——但因為電影往往比較戲劇化,且語言點比較分散,很多時候無法集中話題做輸出練習,對擴大辭彙量的有效性需要打個折扣。

這個推廣到英語原著或者小說也是一樣的,如果是詩歌散文,文體風格與日常應用相差太大,不利於有效輸出;如果是小說,請參照電影分析。

但是無論追劇還是閱讀確實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很多時候,人們喜歡把自己看過的東西當成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面。

我自己實測最有效的輸入方式不是聽讀原著小說,而是聽讀外刊新聞,尤其是那些時事熱點,在自己心中對what happened有了個大概的輪廓之後,看看外國人是怎麼表達、描述這件事情的,就能從中學到很多很棒的知識點。

關於新聞聽讀,我推薦兩個學習app,一個學習網站。

1,流利閱讀【需付費】

流利閱讀是英語流利說app旗下的一款精品閱讀課,微信關注公眾號流利閱讀即可報名,每期199元,每天學習後分享至朋友圈(無分組)滿80天後可以得到學費的返還。

為啥它要做返還學費的活動呢,據我分析理由有二,第一,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在一期活動里堅持讀滿80天的,第二,既然有活動,肯定對你有要求,即要求分享朋友圈,擴大流利閱讀的影響力。

我自己就是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有人在打卡,問她感覺如何,得到還不錯的評價之後去報名的,所以這也是博弈人心。

但是它的內容還是很有保證的,每天一篇熱辣新聞,絕對fresh,且有專人進行新聞生詞、語言點解說分析,對擴大辭彙量、掌握語言知識很有幫助。

它的正確使用方式是先盲聽一遍原文,再邊看原文邊聽一遍原文,然後進行學習,跟著老師對新聞內容進行解讀,學習後再盲聽一遍原文,然後嘗試用新聞里的生詞造句。

這樣一套流程走下來大概半個小時,不至於佔據每日里的太多時間,但可以算得上「高效」。

缺點提示:不過必須得說,它不適合初學者學習,只適合已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進行擴大辭彙量和知識面的學習。

2,每日英語聽力【付費可選】

每日英語聽力是歐路詞典旗下的一款app,應用商城可以搜到,因為我查生詞喜歡用歐路詞典,裡面會有英英詞典和原版例句,這些原版例句就是從每日英語聽力里截取的。

它的聽力資源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了,學生黨可以在這裡找到考試聽力資源、教材聽力資源,工作黨可以在這裡找到求職、行業術語等內容,此外還有各種演講、有聲書、公開課、英美劇原音等資源,還有少兒英語、辭彙發音等專題。但是有些內容需要VIP可用,說白了就是得付費買內容。

而且它還可以當成電台實時收聽,BBC、VOA、CNN甚至CRI都有,想英語磨耳朵就在家裡開著這個電台,隨時隨地浸入式學習,哈哈哈(然而做不到有效輸入怎麼磨耳朵都沒用)。

我自己是用它來聽《走遍美國》等教材,看我最愛的CNN student news(最近夏歇了,我也是從中學到了原來「倒數第二」英語還有專門的詞penultimate),順便看看TED紀錄片,計劃等我把教材都聽完了,就去聽名著、英美劇原音。

缺點提示:這個app就是一個在手,天下我有的學習利器,無論是初學者還是進階者,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感興趣的資源,不過因為內容太多,有時也難以抉擇堅持聽什麼材料,不利於形成學習系統。

3,https://learningenglish.voanews.com【免費】

VOA可以說是初學者學英語最好的方式了,畢竟這就是人家為以第二語言學英語的人專門設置的一檔節目,之前說的每日英語聽力app里也有VOA慢速英語和VOA常速英語。

我給出的是VOA新聞網站,每一篇文章都配有對應的原文聽力,它的上方還有level分級,分為初學者和進階者兩級,也就是說無論什麼英語水平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

Level 1適合初級學習者,文章長度在500字以下,相關生詞在文末會有英語解釋。

Level 2適合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文章長度在500字左右,聽力資源大多由作者本人提供,相關生詞也有解釋,對比初階,有些文章下面還會有小測驗,來看看你是否讀懂了原文。

如果你是學生黨或者考試黨,你會發現這些新聞材料跟你試卷中閱讀理解的材料簡直是孿生兄弟,個人認為有時多做做閱讀考題也是個不錯的擴大辭彙量、知識面的過程。

缺點提示:其實我想不出來還有什麼缺點了,除了它屬於美式英語,對於想練一口女王發音的人恐怕沒什麼幫助,然後畢竟是VOA新聞網站,即使話題內容再方方面面,到底也就是新聞或評論,文材有限。

聊完了輸入,我們再來聊一聊輸出。在每天有意識地讓自己學習這些辭彙、語言點之後,如何最高效地讓它們變成你自己的呢?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在一遍又一遍地背單詞的過程中,恐怕我們最難受的就是「閱詞無數」,在閱讀的時候看到都很熟,但當進行口語會話時自己能主動應用的卻很少。

這些就是傳說中的被動辭彙(passive words)了。將passive words轉化成active words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同樣有意識地應用它們。

不過在有意識地應用它們之前,我建議大家先學習培養一下英語思維,用英語的方式去掌握詞義,學習結構,然後運用。

什麼意思呢?比如遇到一個生詞或者片語的時候,我們不要只記它的中文詞義,畢竟英語是一個非常講究靈活性的語言,一詞多義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果我們要去死記硬背,那記憶量實在太恐怖了。

我舉個例子,比如cut可以做名詞可以做動詞,中文釋義實在太多了,動詞就有切、割、剪、戳四種意思,剪頭髮是cut(hair),降低運營成本也是cut(the cost),然後它的片語 cut out,cut down,cut back等釋義也各不一樣。

我們從小到大也做過多種片語選擇,在一句話里將四個看上去很像,但內容差得千萬里的正確片語選出來。

那麼用英語思維如何來記憶呢,很簡單,只要記住cut的四個基本情況,即分開、弄破、弄短、弄斷,那麼再來理解片語、進入上下文語境就很簡單了。

再來講講語法問題,我們學英語的人對語法都很頭疼,很多外教也鼓吹不要在乎語法,隨便說就好。但其實培養起英語思維,很多語法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比如複合句里經常會有從句,名詞性從句啦、狀語從句啦,還有強調句、倒裝句,如果只看語法解釋,不但枯燥,也不利於學習應用。

但如果我們牢記英語是習慣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最前面,有了這種思維之後就能理解絕大多數從句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構了,也能理解為什麼強調句、倒裝句會長得這麼「奇怪」了。

4,《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付費書】

培養英語思維我推薦一本書,是王樂平寫的,叫《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寫的特別好,我反覆看了好幾遍,在我口譯研究生學習階段也給了我特別大的啟發,做口譯訓練的時候幫助特別大。

最近為了考試我又拿這本書出來看了一遍,讓我總結就是,看完這本書基本上只要你上過初中,你的日常口語就可以解決了,因為他鼓勵用活基本詞,在不會表達的時候試著用上下義辭彙替換,而這些詞數翻了天也不會超過2000個。

他還有本單詞書叫做《1368個單詞就夠了》,我剛買,還沒看,但猜測他是側重講上下詞義,如果看了之後覺得值得推薦,我會再跟大家說。

不過雖然書中自有黃金屋,但只靠一本書就算培養了英語思維,也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還等著我們的大量實踐,這就是我所說的有效輸出。

對於有老師引導的學生來說,因為他們的課上會有必須的說和寫環節,就算不想輸出,每天也在進行輸出,而對於自學者來說,能堅持有效輸出則非常重要了。

如何算是有效輸出呢,把你今天學的生詞造句,最好將它們寫成一篇小短文,並盡量視覺化記憶(visualize),那麼這些生詞就會轉化成你自己的辭彙。

我在大學的時候,我們一個非常有ESL教學經驗的外教就建議我們堅持每天寫英語日記,日記里至少用三到五個你今天新學到的知識點,這就是有效輸出。

當然,有的人寫作水平很高,但口語卻說不出來,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出國或者去找個外國男/女友(這是開玩笑的),讓自己可以將生活的各個方面輸出都鍛煉到。找到志同道合能力相近的搭檔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參加英語角、玩角色扮演。

但如果只有自己獨孤求學的時候,如何練習口語呢?這時候我又要給大家推薦一個app了。

5,雅思哥app【免費】

這是我最近發現的一個超好用練口語的app,它的初衷是幫你搞定雅思,裡面分了不同的話題,但誰說它不是一款適合自己進行話題訓練的app呢。

在自己學了新詞、新知識點之後,找一個相近的話題,甚至隨便什麼話題,讓自己有意識地應用這些詞來輸出,每次三分鐘,盡量說滿,然後聽回放。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你就會發現自己從一開始的嗯嗯啊啊彷彿一言難盡的小電影錄音,進化成為流利地道的正常說話。

在聽錄音的時候,也盡量去找一找自己的問題,比如是時態單複數經常表達不清楚,還是基本只用簡單句?找到了問題後,再有意識地去克服去改進。

其實這也是《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里所提到的體驗式英語學習,一種最有利於自己學習語言、高效學習的方式。

總之,不管怎麼樣,學習一門語言一定是聽讀說寫合在一起才能學好的,但願我今天的分享能幫你在英語學習上少走點彎路,少付出些辛苦,從而高效收穫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然養金鵝 的精彩文章:

TAG:樂然養金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