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3年的人人網要扭虧為盈,陳一舟把品牌的明天交給用戶?

13年的人人網要扭虧為盈,陳一舟把品牌的明天交給用戶?

文 | Ben

編輯|Bob

最近,人人網CEO陳一舟的文章《13年了!曾經記錄青春的人人網,你還記得嗎?》引來了不少關注,該文講述了人人網的前世今生和日後規劃,讓人在緬懷青春的同時,重新對人人網產生了興趣。

人人網的用戶,絕大多數已經和人人網「不相往來」了。即便有用戶心血來潮,偶然登陸,只能感到物是人非,往事如煙。有些用戶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賬戶和密碼。

作為一個擁有13年的社交品牌,人人網的前後巨變,讓人不禁想問:當初在校園裡「人手一個」的人人網,為何走向衰敗?跌入谷底的人人公司,採取了何種措施自救?未來的人人網,還有機會重振雄風嗎?

強勢崛起,稱霸校園

人人網的崛起,離不開陳一舟。陳一舟前兩次創業,都和社交有關。其中創辦了紅極一時「ChinaRen校友錄」,並賣給了搜狐。

2005年,陳一舟看到Facebook發展迅猛,就創辦了5Q校園網。靠著發放雞腿等營銷方法,搶佔了一半校園市場;另一半,則掌握在王興的校園網手上。2006年,陳一舟將其收購了,正式稱霸校園。

人人網作為當時少有的實名制社交網站,將目標用戶,放在了校園裡。一名曾經是人人網的用戶告訴Morketing,當年許多同學都在用,連一些老師都用,彼此之間能相互交流。

「當時校園內看到喜歡的女生,不敢靠近,就上人人查。」該用戶還說,除了社交,還能觀看一些視頻和文章,學到不少東西。

此外,人人網後來還加入了遊戲,吸引了更多的用戶。當時紅極一時的偷菜遊戲,人人網上就有好幾個版本。

憑藉校園市場,人人網是一路向前,被人視為對抗騰訊的主力軍。2011年,人人網在美國上市,價格是70美元一股,最高峰漲到124美元一股。

用戶流失,難以盈利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人人網處於下滑狀態,用戶規模萎縮,公司很多得力幹將離開。

面對用戶的大量流失,陳一舟想盡一切辦法挽回,前後不惜燒掉3億美元,然而收效甚微。微信和微博的鯨吞蠶食,宣告著人人網的大勢已去。

人人網的落敗,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人人網的用戶數落後騰訊,產生的網路效應遠遠比不過騰訊。用戶數和網路效應成正比,人人網在巔峰時,用戶數也只有騰訊的十分之一。可以說騰訊贏在了起跑線上。

其實不僅是人人,諸如阿里的來往、網易的易信和小米的米聊,都沒能抵抗住微信。

「為什麼輿論偏偏質疑我們?後來我想明白了,因為阿里、網易和小米的主業都不是社交,而我們的主業是社交。你的主業被對手打爛了,理應接受批評。」陳一舟說。

第二,環境改變,用戶流失。陳一舟後來也意識到,不同的環境,用戶會選擇不同的社交工具。人人網當初主打校園,原本看重年輕人之間的交流;但用戶一旦離開校園,走向工作,則勢必轉向其它社交工具。比如微信,囊括的人群更多,有利於開展工作。

第三、用戶體驗感較差。一些用戶選擇離開人人網,在於無法達到預期的體驗。知乎上有用戶吐槽:聊天消息接受不到、垃圾廣告和小遊戲滿天飛、「新鮮事」功能沒有吸引力、用戶運營不到位等。

第四、移動端取代了網頁,註定人人網競爭不過微信和微博。智能手機時代,用戶的社交可以是無限場景,不用限制在固定住所。有人曾經如此評論,人人「成了無數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移動浪潮之下的犧牲品,只是這場巨變之中,有的人受傷較輕能緩過神來,有的人一錯再錯,最後輸得一敗塗地。」

用戶的大量流失,導致人人找不到一個穩定的逐利點。尤其是在廣告投放上,沒有廣告主願意在人人上投放廣告。為了吸引廣告主,人人採取了反覆投放的策略,但這樣讓用戶不厭其煩,促使一些用戶選擇出走。

為了生存,人人網開始引入直播,卻進一步加劇了用戶的不滿。這一舉措,也被外界評論為「求生慾望」強烈。

不得不說,人人網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轉型趁早,拓展副業

「當PC變成手機,社交變成通訊,網路效應太強,我們就做不過騰訊了。」當陳一舟明白這一點時,開始帶領人人公司轉型。

陳一舟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金融。

2012年,美國的互聯網金融大爆發,陳一舟決定順勢而為,把轉型的方向重點鎖定在互聯網金融上,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資力度。

目前,人人公司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資的公司超過20家,投資額佔到對外總投資額的七成。

在陳一舟看來,以往做社區,用戶的ARPU(單個用戶的平均價值)不夠高,用戶群又做不了太大,只能通過遊戲和廣告變現;但做金融社區,單個用戶價值很高,變現更有賺頭。

除了投資互聯網金融,陳一舟還投資了互聯網運輸和二手車市場等。

人人公司向互聯網金融的轉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6年第二季度,人人公司轉型的成果就有了體現。人人公司互聯網金融收入從150萬美元增長到680萬美元。2017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245%,達到6180萬美元,第四季度收入增長3675~392%,收入在9500萬美元~1億美元。

公司轉型後,人人網在公司的地位,頗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重新崛起,交給用戶

陳一舟的文章表明:作為公司副業的人人網,預計在今年Q4或者明年Q1,實現扭虧為盈。

按照陳一舟的設想,盈利之後,公司可以將利潤投入社交產品的研發上。

陳一丹還給出了具體的規劃。一是誰來做,陳一舟坦言,自己不再適合做年輕人的社交產品,將由公司大牛承包或外部團隊合作。二是怎麼做,人人網將會廣泛聽取意見,包括核心老用戶、流失老用戶、現在不用人人網的學生用戶,以及未來新用戶的聲音,同時,還會參考微信、微博、QQ、陌陌、探探、脈脈的做法,從這些社交工具的薄弱環節切入。

值得注意的是,陳一舟將採用用戶投票的方式,「合作夥伴選擇,他們準備怎麼干,合作條件,我都準備貼在公告牌上,最後大家投票決定!」

陳一舟在文章里,不斷號召用戶參與,開頭和結尾都提出了「人人網的明天,由你定!」的口號,因為人人網收藏了大家的青蔥歲月。

那麼,投入研發金額後,人人網是否能夠起死回生,重振雄風?

有人做出了這樣的評論:無論誰接盤人人網、採取何種打法,都無法撼動移動社交現有格局,只能在夾縫中艱難存活,註定無法重現昔日風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orketing 的精彩文章:

《2018美妝社交白皮書》發布:愛美不止女性,也是男性「剛需」
阿里巴巴與微博開啟「U微計劃」,打造社交×消費的全域解決方案

TAG:Morke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