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煌煌帝後禮佛圖:愚藏齋分享石窟寺石刻藝術

煌煌帝後禮佛圖:愚藏齋分享石窟寺石刻藝術

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區東北的河洛鎮寺灣村,坐落在黃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嶺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凈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區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禮佛的聖地。

開鑿於北魏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餘塊。其中的《帝後禮佛圖》是我國現存的唯一石刻圖雕(另一處位於龍門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石窟寺背山面水,環境幽雅,風光秀麗,被稱為「溪霧岩雲」的聖地。

據唐龍朔二年《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明弘治七年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相繼於此造窟鑿像。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 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2則、時代不詳的30則。

第一石窟為正方形,高、闊各6米。門內兩側雕有「帝後禮佛圖」,餘三壁雕佛像和佛傳故事。於壁角雕神王、怪獸、樂伎等。左側三幅是皇帝禮佛圖,右側三幅是皇后禮佛圖。帝後禮佛圖分為三層六組,每層由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導,帝後、侍從,前呼後擁,反映皇室之宗教信仰。帝、後身後跟著文武大臣和成群的嬪妃,帝後皆有侍女攙扶,前有僧人導引。禮佛圖構圖協調,刀法熟練,造型逼真,充分表現了工匠巧奪天工的藝術技巧。正中有一根方柱,四面雕有佛龕。龕內各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座下面最小,兩側有一對石獅子,蹲伏披毛,形象逼真。佛像的背光刻有火焰紋,兩側有對稱的飛天、化生和蓮花。彈琵琶、橫吹笛的會樂飛天,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構成以佛為主的對稱協調的成組石雕。方柱的基座每面都雕有力士,力士下面雕有姿態各異的神王。方柱上端每面都有化生、蓮花和垂鱗紋、彩鈴、飄帶組成的垂幔,刻工精細,美麗而莊重。此等雕像多已破損,且經後世加塑補彩,大抵失去本來面目,然其構圖簡練生動,是我國現存浮雕中較為完整者。

鞏義市鞏縣第一窟東壁北側第一龕有「維摩、文殊對坐說法」的畫面。維摩舒眉垂目,眼光略有下視,左手舉起一麈扇,食指上翹,一副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神態,似乎正在辯說「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的真正通達佛道的「菩薩行」。

石窟寺內壁下端的壁腳雕刻的伎樂天、神王和力士也都富於表現力。第三窟東壁壁腳和第四窟西南隅壁腳均有伎樂天雕刻,也都是世俗樂隊演出時的寫照,篳箴、琵琶、竹笛、雙面鼓無一不是現實樂器的再現;伎樂天頭作雙髻,內著圓領衫,外披短袖對襟袍。

壁腳高浮雕還有所謂「神王」的形象,面相均較為豐滿,神情自得,儼然是當時有權勢的貴族、將軍形象的翻版。處於壁腳下端、雙手上托的力士、異獸則筋肉飽綻,孔武有力,有千鈞之勢。這些題材無一例外用高浮雕手法完成,手法相當粗獷而造型形神兼備,顯出石窟寺簡約質樸的雕刻風格。

第三窟又有「飛天」一對,下方均以弧形忍冬紋相托,飛天造型瘦俏靈秀,體態輕盈,清癯的面龐和修長的十指都隱現出南朝士人的清羸之風。而後掠的飄帶和衣裙下擺上舉張揚的幅度甚大,加強了飛動的節奏感。形象平面上陰刻的衣褶線條流暢簡約,也增添了飛天凌空神遊的動感。

石窟寺的十五幅《帝後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養情形,構圖嚴謹,技法嫻熟,人物性格鮮明,可謂佛教藝苑中的珍品,又因另一處位於洛陽龍們石窟的《帝後禮佛圖》被盜往國外,石窟寺的《帝後禮佛圖》就成為國內孤品,更顯其珍貴。

本圖片集已獲作者授權發布,圖片由作者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雅雨書屋閑話水滸之十:「鎮關西」也許是魯智深的綽號
宋代筆記中巫師施手段勸人向善的故事:祥宏講夷堅之廖氏魚塘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