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煙雨太湖,踏浪三萬六千頃

煙雨太湖,踏浪三萬六千頃

煙雨太湖

踏/浪/三/萬/六/千/頃?

刊載於

《汽車自駕游》雜誌

2018.08 第132期

在太湖流域,130多條河道連同180多個大小湖泊,形成了密如蛛網的水系,哺育著萬頃良田和沿岸百姓。這裡是吳越文明的發祥地,色彩絢麗的漁獵文化、稻米文化和桑蠶文化,也為華夏文明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沿著390公里的湖岸線,我們開啟了這次環太湖之旅?,找尋范蠡詩中「太湖三萬六千頃,多少煙波浩渺中」中的詩情畫意,拾掇一顆顆散落在太湖沿岸的遺珠。

有情無錫 太湖佳絕處

我們從太湖北岸的無錫出發。無錫是市區離太湖最近的城市,也太湖流域絕美風光的所在地。碧水蕩漾的太湖水在無錫的湖岸線雕琢出多個曲折湖灣,給太湖增添了些許層次和靈動。這裡流傳著范蠡和西施泛舟隱居的傳說,也讓無錫顯得浪漫多情。

這其中,有一座小山風光最甚,它就是曾被郭沫若贊為「太湖佳絕處」的黿頭渚。其西南麓的石脈伸入湖中,從空中俯瞰,彷彿一隻天降神黿伏卧水中。早在蕭梁時期,這裡就是文人墨客鍾愛的江南「桃花源」;明清時期,絡繹不絕的遊人前來觀賞勝記;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遊歷一生,也是多次從這裡的古碼頭起航。如今的黿頭渚,在時光打磨下煥發新生,每年煙花三月,這裡的櫻花如漫天雲霞飄落,點綴在太湖山水間,成為不輸日本的世界級賞櫻勝地。

在無錫城中行駛,寬闊的馬路、摩登的大廈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活力,讓你完全想不到,這座城市居然擁有32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事實上,精進務實的無錫,既懂得「有中生彩」,也善於「無中生有」。比如從零起步無錫靈山景區,一步跨越千年,創造了震驚世界的藝術奇觀,讓這顆「太湖明珠」大放光彩。

靈山大佛面對的正是萬頃太湖。北部小靈山像個金交椅,東部青龍山、西部白虎山像兩個扶手,南面太湖猶如一根玉帶從腰間繞過,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座世界上最高的青銅佛像,它都微笑著,低眉垂視,眼神始終「關注」著你。

與寶相莊嚴的靈山大佛毗鄰的是氣勢恢宏的梵宮,這裡已成為世界佛教論壇的永久會址。梵宮的妙不可言,源於登峰造極的藝術水準和震撼心靈的文化張力。在這裡,既能看到中國古代建築的氣息,又能看到歐洲教堂的影子;既能近距離欣賞揚州漆器、東陽木雕等國家非遺的精湛絕倫,也能品味西方油畫史卷的雄渾大氣。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在這裡交融,讓梵宮擁有一種超越古今的曠世之美。

太湖最西部的拈花灣是靈山最後一塊處女地。近幾年,一座禪意小鎮在這裡平地崛起。拈花灣的命名,一方面源於佛經中「佛祖拈花,伽葉微笑」的典故,同時也緣於它所在的地塊形似五葉蓮花的神奇山水。這是一個暫離世俗塵囂的天堂,一捧青綠苔蘚,一排木藤欄柵,一扇半掩木門,一間黛瓦古屋,你都能從中感受到無處不是禪意,無處不是生活。

白髮蘇州 水陸相鄰

從無錫開往蘇州,我們沿著環太湖高速,只花了約1個小時。蘇州擁有太湖最長的湖岸線,近280公里,占太湖全長的三分之二;相較於浩瀚神秘的水域和漁船密布的漁港,古老的姑蘇城一直是人們對蘇州的第一印象。

「水陸相鄰,河街並存」,從城門到建築布局,蘇州古城還保存春秋時期吳國宰相伍子胥的手筆,2500多年了,城址未變。她就像一位長髯老者,默默地端坐著,迎來送往,安分度日。

要想領略「古城縮影」,最好的去處就是平江路,這裡是古城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區域。從石橋到古井,從青石板路到老房子,平江路仍然堅守著傳統民居生態,漫步其中,你會不由自主地慢下來。直到過了白塔東路,平江路的畫風變得混搭,融合了前沿時尚的商業元素,不少網紅咖啡館、酒吧、奶茶店,成了文藝青年的打卡地;古色古香的店鋪里,則低調地展示著蘇綉、旗袍、軟木畫等老底子手藝;小販沿街叫賣著桂花糕、梅花糕、海棠糕等特色小吃,增添了幾分市井的聒噪;評彈館裡傳來的一曲悠婉的旋律,瞬間又將你的心境撫平,你若有時間,不妨坐下沏一壺茶,好好欣賞這世間最軟最糯的呢喃,短短几句就令人心醉了。

不同於平江路,位於閶門附近的山塘老街,自古就流淌著濃郁的商業氣息,被譽為「神州第一古街」。在「店肆林立、會館齊聚」的繁盛景象里,既有老字號采芝齋、五芳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木刻年畫、紫檀木雕、石雕、刺繡等特色商鋪。

如果說老街是「下里巴人」,講述著最接地氣的市井生活,那麼園林可謂是「陽春白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讓蘇州名揚外內外的,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園林,全盛時期的蘇州,竟然有200多處園林遍布古城內外,如今對外開放的就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19處,各有千秋,積納了千百年來蘇州最精雅的風韻。

非要說哪一座園林最合我心,我的答案不是姑蘇城裡鼎鼎大名的拙政園、獅子林,而是低調隱藏在古鎮里的退思園。有人說,每座園林都緣起於繁華過後的落寞心情,退思園的主人任蘭生也不例外。「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這就是主人一生跌宕起伏命運的真實寫照。退思園能被奉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不是講求氣勢排場,而以主人獨具匠心的哲思和審美取勝。

園內的亭台樓閣,都貼水而建,使整個園子看起來猶如浮在水面。主人在正對著窗的牆面安裝鏡子,這樣就能將窗外美景折射進來,如同置身於自然之中;鎮園之石並非當時名流追捧的太湖石,而是從安徽老家搬來的一塊石頭;漏窗之上,刻有「清風明月不需一錢買」。園林的各個角落,空間和意境都達到了高度的契合

低調黎里 錫世珍寶

太湖流域水網密布,先民枕水而居,因此形成了眾多水鄉古鎮的格局。在許多人心靈深處,白牆青瓦、小橋流水、雨巷美人,已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江南情結」。如果你不喜歡喧囂人潮和商業氣息,那可以不選擇周庄、同里這類景區。太湖沿岸還散布著許多未開發的水鄉古鎮。其中,黎里古鎮是最與世無爭的,仍然保留著原生態的居住環境,幾位高齡老人們倚門而坐,曬著暖暖的陽光,閉目養神,看見我們這群外來者,表情淡然,彷彿外界一切都打擾不到他們,似乎日子在這裡可以過得很慢很慢。

古鎮中心街上,一幢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建築里藏著中國最大的錫器博物館。雖然門廳不寬,但宅院特別深,前廳後堂,共四進,古建築和博物館很好得融合在了一起。博物館搜羅了全國各地的錫器文物1000多套,包括食具、酒具、閨房、文房、照明、祭供等,做工精美,細節處理很有創意,不少都是模擬動物造型,栩栩如生,還兼具實用性。看著這些「錫」世珍寶,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古人采錫用錫的場景。

絲韻震澤 穿越古今

太湖古稱震澤,震澤古鎮是因水得名。古鎮先民逐水而居,在與太湖相連的這片淺水灣生存下來,繁衍生息,聚成村落。兩千年悠悠歲月,將這個位於「吳頭越尾」、曾經商客繁華的河埠,淘洗成如今古樸寧靜的古鎮。古鎮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清代古橋,勾連南北兩岸,取名為「禹跡橋」,意在紀念大禹治水。歲月的滄桑已入侵了它石磊的肌膚,河水溫情脈脈地拍打著橋頭。石橋安詳地閉著雙眸,任身上的遊人來去穿梭。震澤古鎮的溫婉,就體現在河岸的兩邊。禹跡橋與對岸的慈雲寺塔一起,構成了「拱橋塔影」的水鄉美景。

當地最具特色的古建築要數師儉堂了,這座亦商亦官的私家宅第,建於清同治年間,融經商、從政、家居及園林於一身,被譽為江南的「大宅門」。雖說主人是豪門望族,但取名「師儉堂」,是希望以崇尚節儉教育後代,原意是效法東漢督郵張儉的高風亮節。

整座宅院的布局獨特,街中建宅,宅中含街;前門上轎,後門下船,水陸兼備。一旁是集散貨物的河埠,用來停靠上下貨物的船隻,經營的絲、糧米及其他貨物從這裡通過河流運輸出去,碼頭緊靠著的店鋪是一個米行,古時鎮上的糧食買賣估計都在這兒進行;另一旁是其他店鋪和主人居住的宅院,庭院深深,一共六進。門頭、木窗、房檐上,都精雕細刻著神話傳說、戲曲故事、吉祥圖案等,惟妙惟肖。特別是門樓上的磚雕,都是用質地細膩的水墨青磚,大多採用浮雕。師儉堂保存相對完好,八處屋檐雕刻的是神話故事《八仙過海》中的八仙形象,就連木門上的雕花,也依稀可看出「武松打虎」的場景。

最令我們驚奇的是,師儉堂內還藏著一座江南最小的園林,布局十分精巧,每一寸空間都被挖空心思利用地很好。園內假山壘落,地上文石鋪成水波狀,將古代園林講求的「山水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由於面積狹長,迴廊是貼著牆壁修建的,高低起伏;就連亭子都倚牆而築,而且只修築了半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逛得有些累了,我們沿街的四碗茶樓,臨水而坐,品嘗震澤著名的「四碗茶」。這裡的「茶」,不只是茶葉,而是用各種材料製作成的飲品,風味獨特。

一根蠶絲,傳承了世世代代震澤人的記憶,是深植於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從唐代開始,震澤地區已是無家不蠶,唐宋時期,形成了蠶絲貿易集市;至明清鼎盛,一鎮出口生絲已經佔全國的總量十五分之一;早在1929年,這裡便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現代工藝繅絲廠——震豐繅絲廠,書寫了「中國蠶絲之母」費達生為中國絲綢上下求索的動人篇章。

跨過一個世紀的風雨,如今一座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在舊廠房邊拔地而起,民國風格的主體建築群,帶我們開啟了一場穿越古今的絲綢之旅。在展廳里,你可以欣賞到蘇綉、宋錦等各種華美的絲綢,觸摸到震澤人「振興蘇州絲綢」的初心。

漁鎮七都 湖鮮天堂

沿著湖濱公路繼續往南,太湖邊的風景熱鬧了很多。七都、廟港、吳江、東山島,成片城規劃的漁業村一個接一個,湖鮮捕撈售賣以及餐廳的招牌更密集起來,不過禁漁期期間,很多店都是大門緊閉的。

我們在七都鎮稍作歇息,吃飯之餘和當地人聊了起來。提起太湖,生活在沿岸人們都帶著滿滿的自豪感,不僅因為旖旎壯美的湖泊風光,關鍵還在「靠水吃水」,他們懂得如何在最合適的時間按照大自然的指引去獲得美味

七都,這個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逐漸變成江浙滬食客的「湖鮮天堂」。每逢九月太湖開捕節,天剛蒙蒙亮,一艘艘漁船就會乘著風破著浪,去到幾公里以外的捕撈區,將成片成片之前撒下的漁網從水中提起來往船上拖,網兜里數不清的花鰱、草魚、白魚,在撲棱撲棱亂蹦。在第一批捕獲的魚蝦中,漁民會選出個頭最大的「魚王」、「蝦王」在開捕節拍賣;現場還會架起幾口大鍋,由幾位烹飪高手不間斷烹制紅燒魚塊,供食客免費嘗鮮。

中秋前後是大閘蟹上市的時節,來自上海等周邊城市的私家車、大巴車就會停滿堤岸,漁業村裡人潮湧動,慕名而來的食客佔據著這裡,大街小巷的飯館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大閘蟹。要知道,這可是平時難以吃到的上好美味啊。

「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正如30年前的民歌《太湖美》所唱的那樣,廣闊的太湖水域,孕育出了品種豐富的各類湖鮮,吃一頓太湖三白,剝幾隻大閘蟹,再配上一碗熏豆茶,吹著太湖的微風,欣賞浩渺的太湖風光,是近幾年備受青睞的玩法。

清麗湖州 深閨人未識

沿著環湖路驅車,和風吹拂下,波濤有節奏地拍打著堤岸,我們駛向此行的最後一站——湖州。湖面出現點點帆影,有幾對新人在觀光帶上取景拍婚紗照,視野中,一地建築起水陸之間,狀如指環,我們立馬意識到,這就是近幾年網路熱傳的「馬桶蓋」建築——「月亮酒店」,而身處的這片現代化的區域,就是湖州太湖旅遊度假區了

白天的南太湖寧靜而幽雅,夜幕降臨後,這裡變得流光溢彩,遊人一下多了起來。夜色中月亮酒店,猶如一輪明月蕩漾於太湖之上,不換變換的燈光秀,帶來一場如夢似幻的視覺盛宴。

轉眼到了晚上9點,本想回酒店洗洗睡,同伴卻說,夜生活剛剛開始。於是我們一行人驅車半小時,來到湖州市中心的衣裳街。這條形成於唐代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湖州商業發展的標誌。沿街建築古色古香,不少店鋪都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比如周生記雞爪、丁蓮芳千張包、震遠同糕點……這些大名鼎鼎的湖州小吃,都是清朝時期流傳至今的美味。漫步在古街巷弄,湖州古城2300年的歷史在這裡靜靜流淌,一種歲月交織、穿越如梭之感油然而。

湖州是太湖周邊唯一一座以湖命名的城市。「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元初文學家戴表元曾作詩點贊湖州。「蘇湖熟,天下足」,水網密布、土地肥沃的湖州,歷來是物阜民豐的魚米之鄉。但一直以來,它被周圍太多城市的光芒所掩蓋,對大多數人來說,湖州依然養在深閨人未識。初次來這裡我才發現,原來湖州也可以這麼摩登與時尚。蜿蜒65公里的黃金湖岸線,繁華中透著寧靜,湖濱有鷗鷺翔集的濕地,有鐘聲悠遠的古寺,有綠草茵茵的山地高爾夫球場和怡人的天然溫泉。

對於我們的湖州之行而言,這只是一個開始。湖州和境內的長興、德清、安吉一個接一個的度假天堂在路的前方迎接我們。

由濱湖大道往西,拐入圖影大道,十分鐘就抵達長興太湖圖影濕地景區。山為圖,水為影,環繞在浩瀚的太湖與秀麗的弁山之間。乘坐畫舫徜徉濕地中,水道縱橫交錯,一群飛鳥掠過輕點水波,河面泛起優美的漣漪。上岸後,木棧道將我們引入一方天然荷塘,嬌艷的花苞正探出腦袋,醞釀著一場盛大的綻放。

到了夏季,中國傳統避暑勝地莫干山,人氣一直很旺,在《紐約時報》評選出的「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個地方」中,莫干山排名第18位。其實,早在上世紀,莫干山就稱得上是消夏「網紅」地了,外國人紛紛在這裡建造「暑屋」,至今還能看到山林間散布著200多幢別墅遺存,有著歐、美、日、俄等十多國的建築風格,來「打過卡」的近現代名人也數不勝數。而來自城市的我們,為了睡一晚爆款民宿,也不惜「一擲千金」,只為躺在床上聽竹音、數星星。

區別於莫干山的高端度假,沒隔多遠的鄰縣安吉更注重融入鄉村生活了。這裡的美麗鄉村,滿眼是綠,處處是景,我們都不禁羨慕起當地村民的愜意生活。對我們來說,綠色無公害的高山蔬菜、大竹海中生長的鮮筍、清水河裡捕捉的野魚、散養在竹林里的土雞……都是在城裡吃不到的山鄉土味。

一場300多公里的環太湖之行,讓我們遇見了最純粹的自然風光和最燦爛的太湖文化。絢麗的文化、淳樸的鄉情以及靈動的水鄉風光,都將是我們再次啟程的理由。

TIPS

| 行車路線 |

無錫市(環太湖高速)—45公里—蘇州市(S230)—60公里—震澤鎮(S230)—20公里—七都鎮(環太湖路)—35公里—湖州市(G104)—50公里—莫干山(S09、長赤線)—35公里—安吉縣

|環太湖自駕|

太湖沿岸線有390多公里長,環湖自駕並遊覽大概需要3至4天時間。在無錫、蘇州、湖州境內,均有路況良好的二級或三級環湖公路;從無錫通往蘇州,還有環太湖高速公路可供選擇。

|太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周邊包含眾多風景區,有48座島、72座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有「太湖天下秀」之稱。

太湖流域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有「太湖三白」(銀魚、白魚、白蝦)、太湖珍珠、太湖蟹等特產。

|最佳季節|

春天可以去香雪海賞梅,也可去黿頭渚看櫻花爛漫。夏天可以在太湖領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9、10月秋高氣爽,且從寒露到立冬,是太湖蟹大量上市的季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丫頭亂步 的精彩文章:

TAG:丫頭亂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