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果是我們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因果是我們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為他人做事,不能懷有圖報之心,也不是為了在人前表現,方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索達吉堪布

你可以置信佛法,但你不可不畏因果,你可以不信奉善行,但你不可不忌諱惡行。因果是不僅僅是善法,更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與獎懲,如是因,如是果。

行了什麼因,就得到什麼果,一切的果報都是必然的,我們一言一行,一起心一動念都已既成了因,相應的果必然到來。如果是惡果,不管你怎麼彌補,都只能改變其發生的形式。

說話要符合因果,避免輕易出口,多說好話

很多人嘴巴總是比思想快,輕言承諾的人無法兌現,失了信更丟了人心;輕言是非的人得罪他人,結了怨更招來禍害;輕出惡言的人傷了人心,積了業更得惡果煩擾。

言語一出,果相隨。不要輕易說任何一句話,尤其在發脾氣的時候,寧可沉默也不要多說一句,寧可多說一句好話,也不出一言惡語。

行事要隨因果,避免斤斤計較,多些寬容

凡事不要太盡,給別人多留一分,人生總會有起有落,不要在巔峰的時候目中無人,不要在低落的時候處處計較。人可以貧錢,但不能貧智,何為智?就是人性與心智。

大氣之人必有大福,對人要寬容,對事要大氣,對己要大方,那麼你就會得到萬事萬物同樣大度的寬待,人生道路上結下厚道,就會成為你的福運。

每一次善惡都會改變自己的命運,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把控自己的因,這想把控自己的因就要切身修行,修正自己的心,了知因果的準則,未來才會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釋迦精舍 的精彩文章:

父母與子女的四種因緣,你是哪種緣?
要想一輩子自在,記住這兩句話!

TAG:釋迦精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