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厲害!從事了28年航天事業,執行過70多次航天發射,無一差錯

厲害!從事了28年航天事業,執行過70多次航天發射,無一差錯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橋明

李輝:航天發射的忠誠衛士

2018年7月31日11時0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劉橋明 攝

2018年7月31日11時0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在歡呼的人群中,李輝笑得格外燦爛,雖然已經記不清第多少次看發射了,但每一次他都非常激動。

李輝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測站的一名操作手,今年是他在發射場工作的第28個年頭。28年來,他先後執行了70多次發射任務,從事擺桿、推車、塔吊等多個崗位,崗崗叫得響,從沒有下錯過一個口令、沒有做錯過一個動作……

如何能把一件平凡的工作28年如一日干到極致?採訪李輝時,我們找到了答案。

1991年,19歲的李輝第一次爬上了離地面五十多米高的擺桿,好奇心作祟的他朝地面望了一眼,頓時心跳加速、頭暈眼花、雙腿發軟……

人生沒有退路,挑戰才是正途。為了克服恐高症,李輝堅持每天在塔架爬上爬下,一段時間後,李輝能夠在擺桿上工作了,但他還是覺得自己畏首畏尾、工作效率低,於是就用安全帶把自己吊在擺桿上朝下看,逼著自己適應。就是在這樣的訓練中,他終於把自己恐高症克服了,如今近50歲的他,依然能夠在高空中行走自如、嫻熟操作。

從事擺桿專業,不光要膽大、更要心細。

李輝告訴筆者,擺桿作為臨射前1分鐘的動作,一旦出現故障,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處理,將直接影響任務進程。因此,每次任務進場前,他們都要對上萬項組件,每一顆螺絲、每一組元器件進行全方位檢查,每個步驟其實都是對細心程度的考驗。

李輝雖然年齡大、資歷深,在很多同事眼中已經是「大叔」級別了,但他從沒有因為是一名老同志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在前幾次任務中,李輝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為了防止火箭的脫插脫落後回彈碰傷箭體,操作手們需要使用備附線、白布帶、醫用膠帶等將脫插與防回彈機構進行連接固定,費時又費力。於是他自主發明設計了「防回彈機構快速連接裝置」,使用金屬鎖緊套固定電纜,不僅方便拆卸和安裝,還節省了時間,保證了連接更加牢固可靠。

28年風花雪月,28載砥礪前行。出於對發射場的熱愛,李輝還帶著同事們在塔架下用石頭鋪嵌了一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巨幅徽標。李輝說:「那個圖案彷彿就是自己,願意一直默默地陪伴著這令人引以為豪的航天塔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誤差不超2厘米,戰車鐵路輸送的秘籍原來是這樣
最權威的地震逃生手冊,你一定要知道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