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接納自己 與生活言和

接納自己 與生活言和

拼搏

王宇良

00:00/03:40

陳傑的日常生活

貧窮如一根刺,觸向心靈深處。經歷過貧窮的人就好像經歷地震後的廢墟,雖然時光可以抹去一切痕迹,但是內心中有些東西卻永遠沉落了。

堅強、自尊、努力、向上,如同石縫裡的一粒種子,努力突破限制,櫛風沐雨,挺拔生長。

貧窮的土壤里,孕育了一棵不斷成長的心靈,告訴我們什麼叫起死回生、什麼叫絕地反彈。

感謝努力的自己,直面貧窮,活出了優秀的模樣。

掙脫貧窮,優於昨天的自己

我走過的路啊,如同一部曲曲折折的黑白影片,貧窮的背景卻從未改變。

很艱難,但是都挺了下來。

在我的周圍,有很多和我一樣出身草根、努力奮鬥的朋友們。可能我們奮鬥十八年,還買不起大城市的一套房,還不能和富二代們坐在一起喝咖啡,但是,這並不遺憾,相比於父輩,我們已經走出很遠了,為了彌補差距,我們做出的每一寸努力,都讓生命更富質感。

我感謝所有走過的貧窮時光,它激發了我去追求生命中美好的東西,讓我看到了生命里還有那麼多種可能。」

人生的每一步奮鬥,都是為了優於昨天的自己。

超越貧窮,抵禦人生的風雨

人生由多維度構成,不是考上大學就功成名就了;

人生是一場修行,不是走好一段路就大功告成了。

擺脫物質的貧瘠之後,還要和精神上的貧窮做鬥爭,這就需要有一顆富足的心靈。

一個歷經坎坷而仍然熱愛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著從痛苦中提煉的珍寶。」

一個人,只要擁有一顆「富」心,哪怕陷入絕境,哪怕顛沛流離,也會從容豁達。

窮,不只是物質的貧乏,心靈的困頓,才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貧窮;

富,也不單指物質上的充裕,心靈的富足,才是感受幸福的本源。

從苦難中尋找快樂,這是富足的心靈帶來的生活智慧。

涵養心靈,掙脫命運的束縛

在貧窮的成長環境中想要涵養一顆富足的心,並不容易。

相信知識和教育的力量。

每一個做父母的,心中有應該有這樣的信念:

或許我們無法帶著孩子走四方,但是可以讓孩子在讀書中認識世界;或許我們無法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但是可以培養一顆永遠成長著的心靈。

而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讓讀書成為生命里的一部分,自我成長。

面對貧窮有三種常見的態度:一種是甘於貧窮、麻木無感;另一種是憎恨貧窮,走向極端;最後一種是接納貧窮,改變自我。

顯然,前兩者都不可取,如果貧窮的出身無法改變,如果貧窮的過去無法改變,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接納不完美的人生,和不完美的自己握手言和。

這是一個化繭為蝶的過程。然而,若一個人永遠按著命運的方向隨波逐流,生命要力量還有何用?

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如果貧窮是那黑暗的地底,對美好的追求就是高處的陽光。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觸碰黑暗和嚮往陽光的過程中尋尋覓覓。

如果說奮鬥可以改變出身寒門的命運,心靈的富足就是成長路上無堅不摧的鎧甲。

願世間的你我,都能夠不為心靈帶鐐銬,讓自己變成富足的人,不攀比,不張望,過好奮鬥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傑 的精彩文章:

毀掉一段感情,有時候一句話就夠了
人生平凡之路

TAG:陳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