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涼風至、暑氣消,立秋時節學保養,安然度過「多事之秋」

涼風至、暑氣消,立秋時節學保養,安然度過「多事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時,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民間有句諺語,「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雖說立秋以後,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涼爽,但並不意味著氣溫會馬上降下來,人們還會經歷一段高溫潮熱的苦夏。此時暑氣還未消退,養生要注意清熱解暑,小心「陰暑」傷身。

由於夏季暑熱濕盛,人體的毛孔是張開的,如果突然受涼,毛孔便會驟然關閉,時間長後會引起排汗機能遲鈍從而中暑。立秋前後,天氣依然十分炎熱,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都有空調,而且溫度調得很低,長期在空調房中就會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另外,立秋時節,遇到颱風降雨,突然降溫,受到陰寒之氣侵襲,也是誘發中陰暑的原因之一。所以,立秋時節養生要以清暑養心為主,不可過於貪涼。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夏秋之交,晝夜溫差大,氣溫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針對這一時期的氣候特點,飲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禦寒。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因此,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並為越冬做準備。

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這一時節的飲食,應當延續暑天的習慣,平時可以多吃些薏仁粥、荷葉粥、涼拌苦瓜等消暑健脾的食物。但要注意,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少吃西瓜、梨等性味寒涼的食物,多食可能傷及脾胃。

立秋是初秋向中秋轉變的階段,季節轉換,濕氣加重,早晚溫差變大,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風濕關節病、心腦血管等疾病容易發作,應當注意天氣變化,儘早預防。

立秋前後,天氣仍然酷熱難擋,暑氣旺盛,最容易傷心,不少人出現了煩躁、失眠、噁心想吐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狀況,可以每天用10克山梔、20-30克百合泡茶。百合潤肺清心,梔子清心除煩,睡眠不好的,在此基礎上加點酸棗仁;如果光是胃口不好,可以用扁豆大麥泡茶,清暑運脾開胃;但如果表現為每天昏昏沉沉,又沒有到中暑的程度,胃口不好,噁心想吐,這種情況以小孩、老年人居多,建議服用防暑健脾化濕開胃的飲品,如用佩蘭泡茶。

立秋時節保養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多吃祛濕熱的食物或藥物。祛濕的藥物最常用的莫過於香薷了。《本草綱目》稱:「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為首葯。」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神農本草經》也把茯苓列為上品,稱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除此之外,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儘管立秋後天氣尚熱,但陽氣已開始收斂,陰氣已慢慢增長,過食陰寒食物易損傷脾陽,應避免進食西瓜、香瓜等寒涼瓜果。

另外,可採用穴位按摩的養生方法。立秋期間按摩豐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豐隆穴是化濕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以上3穴每天按100次,也不失為一種腸胃「避暑」的好辦法。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陰陽生萬物,還是「和」生萬物?一篇文章說明白道家宇宙觀
人生的每一場相遇,都是緣分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