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卓:一曲燕園情 一場傾心夢

曾卓:一曲燕園情 一場傾心夢

一曲燕園情

一場傾心夢

自我介紹

『I"m A Dreamer』

我是曾卓,來自美麗的石油城克拉瑪依。我性格百變,既可文靜靦腆,亦可活潑瘋癲。喜歡在獨處時捧書靜讀,也喜歡在排球場上揮灑汗水,愛琵琶輕攏慢捻的古風雅韻,也樂于欣賞花樣滑冰的優雅細膩。我相信當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也不會一味安於現狀。我自詡是個夢想家,總是大膽地做著綺麗的夢,雖然一時還不能具體勾勒出那些夢的藍圖。但總而言之,我想要走得更遠,見得更多,變得更好。

北大的代校歌《燕園情》中這樣唱道:燕園情 千千結,而這千千情結的編織定非一日之功。今天,我且用拙筆記錄下我的燕園情結從無到有、由一生髮至千的過程。

『燕園情 千千結』

在一個陰雨連綿的夏日,我被克拉瑪依市第一中學的四年制高中部錄取,從此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四高一時期的我還處在叛逆期的尾巴上,對自己的要求僅僅是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因此那時的我絕非刻苦努力的好學生,心中唯一稱得上夢想的,只是希望能在下次段考中取得一次數學優勝獎。後來,四高一學部發起了「我的夢想大學」徵集活動,出於完美主義者的某種執著,我在表格上有些猶豫而又十分大膽地寫下了「北大」二字。

從那時起,祖國西部的一座小城裡,一個少女小心翼翼地將目光投向了那片塔影湖光。這,算是我燕園情結的起點。

四高一的尾聲悄然而至,在這悄然中,我不曾料到會迎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我被母上大人逼著去考烏市某重點高中,卻由於初二的荒廢連卷子都沒能寫完。回程中,坐在顛簸的麵包車上,我第一次陷入一種沉思、下定一種決心:並未投入許多精力於學習,卻仍能在考試中取得還算優異的名次,只因我所處的環境還不夠殘酷;這次考試既打擊了我,也敲醒了我,也許,是時候要開始認真一點了。同樣是在這個暑假,我被學校派往北京十一學校參加化學競賽集訓,在那裡,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北大人——一位負責給我們代課的化競教師。他為人隨和幽默,學識在當時的我看來淵博有若汪洋,授課風格也很風趣,這些足以讓我視他為「男神」。更令我有些感動的是,老師並不「嫌棄」因聽不懂有機化學而無奈退課自習的我,反而邀請我重回課堂,聽他認為更易於掌握的元素化學課。有才、有趣、真誠,這是北大人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集訓結束後,我和父親打算在北京稍作遊覽,期盼已久的北大之行卻因我未辦理身份證而作罷。第一次站在北京大學門口,我感到她離我是那麼的近,卻又是那麼的遠。父親招呼我與頗為著名的西門牌匾合影,我站在往來如織的遊人中稍作思量,還是拒絕了:只有當我考上這裡、成為這裡的學生,與校門牌匾合影於我而言才有意義。於是,我來到北大面前,只仰望了她片刻便離去。這離去看似決絕,但實際上,我正期待著下一次與她更加名正言順的相遇。

告別北大,回到克拉瑪依後,我將愛玩的天性稍加收斂,家裡有床有網有零食,而我又難以抗拒它們的誘惑,於是,我開始嘗試周末也到學校,並按正常上課時間規劃學習。高二一年,我幾乎「以校為家」,有時也會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到校自習。那時的我即是堅定的,又是迷茫的。堅定的是知道自己必須努力,迷茫的是由於各學科成績均衡,我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興趣點。正當我苦惱地想為自己確定一個專業方向時,「元培學院」四字跳入我的眼帘,通過網路對其做了初步的了解後,我認為在一年學習後根據個人興趣自主選擇專業方向的這種模式,無疑是我的最佳選擇。至此,我關於燕園的夢變得清晰可感,我的心中漸漸明了:I have a dream.北大元培。

然而,在高二的暑假,我迎來了我的低谷期,與北大暑期學堂的擦肩而過和我起伏不定的化競成績為那個七月蒙上了一層陰霾。那時,我沒有與北大相關的紀念品可承載我的信念,只能每天晚自習後在回家的路上,聽著耳機里播放的《燕園情》,一遍又一遍。是《燕園情》的曲調給了我無盡的精神力量,讓我能夠淡然面對低谷,儘管有太多沮喪和不甘;讓我敢於展望未來,儘管不知道通往燕園的路途還有多遙遠。

或許是與北大仍有緣分,我有幸參加了那年的化學金秋營,得以與北大真正地相遇。孤身一人來到北京,懷著好奇又敬畏的心情,我終於第一次邁入了北京大學的校門。考試結束後,我走出理科教學樓,伴著耳機里的《燕園情》,我也不看地圖,便直奔著遠遠就能望見的那個塔尖行去。行至塔下,我不得不抬起頭來仰望這座出現過在無數學子夢中的塔,在那陰沉沉天穹的襯托之下,博雅塔顯得更加古樸莊重。未名湖邊,秋風瑟瑟的寒冷使我的手機被凍到關機,我只得在拜訪完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後便匆匆結束了這場「朝聖」。離開北京的前一天下午,我心中仍渴望再赴燕園一游,但想到同學們此刻都在教室里為了高考而拼搏奮鬥,我強按捺住澎湃的心潮,低聲自語道:不去了,若將來我真的能成為北大的一員,何愁沒有時間去盡覽燕園芳容!陰暗的旅店單人間里,手機播放著鋼琴曲,我埋頭塗寫著桌上的複習資料,向燕園許下來年金秋再相見的諾言。

接下來便進入了讓我愛恨兩難的高三:這期間既有月考取得突破性高分的欣喜雀躍,也有區模考狀態持續低迷的煩悶不解。而我身邊的老師同學們一直都有帶給我感動:得意鬆懈時,有老師贈予我「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諄諄教誨;低迷失落時,有同學遞來一封鼓勵安慰我的、字裡行間滿是暖意的信;還有沙麗老師一直以來給予我的鼓勵、幫助以及最為珍貴的信任。正因為有這樣一群美好的人存在,我才得以在區一模二模的失利之後不妄自菲薄,依舊嚴謹地度過高考前最後的幾十天。坐在高考考場上,我絲毫沒有自己正在書寫未來四年命運的凝重感,反倒是平和如同面對一場習以為常的模擬考試。英語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我沒有像想像中一樣感慨得揮淚考場,而是十分平靜地放下筆、收拾好物品,然後忽略各種網傳估分的答案,愉快地跑去和小夥伴們擼串了~

這之後,不論是參加博雅面試時,還是出分後與招生組見面時,我都遇見了很多風格各異、但都優秀而有趣的人。與他們的相遇,讓原本對自己的高考成績並無太高要求的我開始動搖:對於在博雅認識的小夥伴們,我希望能與他們燕園再會、共同成長,對於各位教授老師、學長學姐,我則希望自己能成長為像他們一樣,讓人對北大心生嚮往的北大人。燕園啊,我是那樣渴望走進你!

出分的日子一天天地臨近,由於我始終沒有準確地估分,我的心情漸漸變得不安、焦慮,甚至是恐慌,但在24號當天,聽了一遍《燕園情》,我竟出奇地平靜下來,只想安心等待著那個結果到我眼前來、到我耳邊來。很快,七點到了,父親母親都擠在電腦前有些不安地查詢,我卻還坐在後面的沙發上翻看手機上的訊息。聽到母親激動的拍掌聲,我這才起身湊到屏幕前,當看見屏幕上顯示的分數與位次時,我分明聽見心中有一個聲音說:成了

『收拾山河 待百年約』

填報志願時,我只寫下了元培學院這一個志願,因為它是我的初心,更因為我對元培學院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有著深深的認同和嚮往。我期待著能在這裡遇見一群優秀的夥伴並肩同行,我期待著能在這裡找到我願意為之付出的學習方向,並深入鑽研,我更期待著能在這裡實現我小腦瓜里那些大朵大朵絢麗的夢。《燕園情》的歌詞中,私以為最豪情衝天的當屬這一句:收拾山河 待百年約。雖然現在的我還遠遠無法「收拾山河」,但不妨先收拾整理好自己。我只願未來在元培不負點滴時光,不失孩童的天真與好奇,不失少年的執著與無畏,收穫青年的雄心與擔當。四年後,我願與更好的自己相遇。

供稿丨曾卓

小編丨曾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名阿達西 的精彩文章:

TAG:未名阿達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