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穀物糧食作為營養金字塔的「塔基」,在膳食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但是,由於穀物糧食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保存不好容易生蟲。那麼穀物糧食究竟為什麼會長蟲呢?長了蟲的還能吃么?怎樣才能防止長蟲?下面就向您一一道來:

超市中常見的穀物糧食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紅米、黑米、玉米、燕麥、蕎麥、麵粉等品種。常見的穀物糧食中,大米與小米作為原料型穀物食品,一般可直接烹飪食用;而小麥、玉米和燕麥等加工型的穀物糧食,需要研磨成粉或者軋製成片進行食用。

一般情況下,超市中的穀物產品主要分為包裝產品與散裝產品,其中包裝產品由於經過預先加工,因此在貨架期中一般極少生蟲;穀物生蟲的情況,主要出現在散裝穀物及開袋後的包裝穀物中。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

原料型還是加工型的穀物糧食,一旦有蟲卵存在,當溫度和濕度達到一定條件時,蟲卵就會孵化成蟲。蟲卵的來源一般有三種。

第一個原因是糧食還在地里時,本身就帶上了蟲卵。雖然小麥、玉米和燕麥在加工的過程中,有撞擊的步驟,能夠使穀物中的成蟲被粉碎、殺死。但是,某些攜帶的蟲卵(主要存在於胚部)死不了,會隨之進入加工成品中,在合適的條件下孵化成幼蟲。

第二個原因是糧倉、裝糧工具、器材和運輸工具等存在害蟲和蟲卵。但是這種概率比較小,因為現在主要採用冷鏈運輸,在低溫的作用下,蟲卵不易存活。

第三個原因是倉庫、超市、廚房等環境中可能有蟲源,有些蟲卵藏在米缸底、米袋縫、牆縫、地縫裡,當環境適宜時,蟲卵就會孵化成蟲。如果超市中其他糧食產品生蟲了,成蟲可能會到旁邊的穀物家「串門」,導致穀物生蟲。

在夏季,由於環境溫濕度較高,蟄伏於穀物中的蟲卵開始蠢蠢欲動,首先孵化出「白白胖胖」的幼蟲,經過或長或短的時間,蛻化為成蟲,完成其生命周期。

常見的穀物糧食生蟲包括米象和印度谷螟等,其中米象主要生長在大米、小米等顆粒狀穀物中,而印度谷螟常見於各類穀物中。

米象又稱象鼻蟲,歸屬鞘翅目象蟲科,是貯藏穀物的主要害蟲。其成蟲大約為兩個芝麻粒大小,棕黑色,嘴長而尖,有六足,常見於米、豆類糧食中,幼蟲米白色,長約三至五毫米。成蟲嚙食穀粒,幼蟲蛀食穀粒內部。危害米、稻、麥、玉米、高粱等。米象的生命周期大約為20-50天, 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蛀入粒內,幼蟲期約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蟲羽化。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米象的幼蟲及成蟲

麵粉等穀物中產生的飛蟲主要包括兩種,一種叫赤擬谷盜,幼蟲呈圓筒形,成蟲呈赤褐色或褐色,外殼較硬。赤擬谷盜為鞘翅目擬步甲科昆蟲,分布在中國大部分省區,世界熱帶與較溫暖地區;其最適發育溫度27-30℃;相對濕度70%,30℃完成一代27天左右;主要危害麵粉。該蟲有臭腺分泌臭液,使麵粉發生霉腥味,其分泌物還含有致癌物苯醌。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赤擬谷盜成蟲

另外一種叫印度谷螟,其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國內除西藏尚未發現外,其餘各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印度谷螟幼蟲呈圓筒形,成蟲有翅膀,會飛。印度谷螟幼蟲喜食糧粒胚部,常吐絲連綴糧粒及排泄物,並結網封閉其表面,使其結塊變質,有時我們在長久存放的糧食中會發現如蜘蛛網般的物體,那就是印度谷螟的「傑作」。

印度谷螟成蟲

穀物糧食生蟲了還可以吃嗎?

如果我們發現家中儲存的穀物糧食已經生蟲了,怎麼辦?能否食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而言,穀物糧食生的昆蟲蟲體本身都是無害的,生蟲只要不是太嚴重,是可以吃的。比如米象以米為食,不會叮咬人類,因此如果蟲子不多,只要「篩一篩」,或者淘洗乾淨,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沒有必要一袋米裡面生幾隻蟲就全部扔掉,否則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那麼幼蟲和看不見的蟲卵吃下去有沒有害呢?請放心好了,幼蟲和蟲卵都不帶病菌,對人體並沒有傷害,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是沒有關係的。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穀物糧食生蟲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的。例如赤擬谷盜成蟲聚集在一起會產生一種分泌物苯醌,具有致癌性,如果穀物中出現這種成蟲,就不要吃了。還有印度谷螟蛹會吐絲,容易使麵粉結塊、變質,如果麵粉中出現這種成蟲,也不要吃了。

此外,穀物糧食受到蟲類的侵染後,原有的保護性外層組織被破壞了,容易受到一些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這些病原真菌往往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真菌毒素,比如臭名昭著的黃曲霉毒素以及由鐮刀菌產生的嘔吐毒素等,這些毒素對人體健康的威脅遠遠大於蟲類。因此,在遇到生蟲的穀物糧食同時伴有結塊、發霉的狀況時,就不要再去食用了。

如何防止家庭中的穀物糧食生蟲?

首先,專家建議應當改善儲藏條件,保持貯糧容器的清潔,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儲害蟲的進入,從而減少生蟲幾率。預防生蟲的手段包括以下幾種:

(1)穀物糧食儲存工具要潔凈、嚴實。最好將穀物放進缸、壇、桶中,並備有嚴實的蓋。如果使用布袋,要在布袋外面套一塑料袋並紮緊袋口。

(2)將布袋在煮過的花椒水中浸泡,然後把穀物糧食放在風乾後的袋子中,再用紗布包些當年新花椒,分別放在穀物的上、中、底部,紮緊袋口。這樣既防霉變,又能驅蟲。

(3)將海帶和大米按重量1:100的比例混放,每周取出海帶曬去潮氣,能保持大米乾燥不霉變,還能殺死米蟲。

(4)在儲存盒裡放幾枚螃蟹殼、甲龜殼或大蔥頭,或者撒1寸厚草木灰,鋪張白紙或紗布,密封容器,置於乾燥、陰涼處,同樣可以達到防止蟲蛀的目的。

(5)若保存糧食的量小,也可以通過防蟲包裝或者是在包裝袋中加入長效的氣味驅蟲劑保護。

另外,當儲存的穀物糧食已經出現了生蟲情況,但尚未出現結塊霉變的情況時,可以通過以下手段來除去小蟲:

(1)篩一篩

當穀物糧食中出現成蟲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篩一篩」。 將生蟲的穀物過籮,把小蟲篩去,把清理出的蟲子用火燒掉,把裝穀物的容器進行清掃,特別要注意縫隙中的蟲子,要根除隱患。

(2)凍一凍

放置時間較長的米面在夏季最易生蟲,而冬季生蟲率較低。根據這種情況,將過冬後存放的剩餘米面,分別裝入乾淨的口袋裡,分期分批送入電冰箱的冷凍室內,使其經歷24小時「寒冬」的折磨。如此處理後的米面,在夏季到來後都不易生蟲,大概是米蟲、面蟲抵擋不住「寒冬」的冷酷無情,在「寒冬」里自滅了。

(3)吹一吹

將穀物米面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將筷子插在生蟲的米面內,米面深處的蟲子便會從溫度較高的米面中爬出來。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除蟲時間較長。(江蘇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 王剛 高弢)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開啟信任之門的鑰匙?
暨大:博士生熊科偉論文抄襲剽竊 撤銷其博士學位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