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新聞分析:「刷臉」究竟有多靠譜

新聞分析:「刷臉」究竟有多靠譜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新聞分析:「刷臉」究竟有多靠譜

新華社記者李宓

2009年,多名美國亞裔消費者投訴,尼康相機的「眨眼提醒」功能總是錯誤地提示他們拍照時眨眼了;2015年,美國谷歌公司基於面部識別技術開發的一種圖片應用,將一位用戶的黑人朋友標記為「猩猩」。

面部識別技術越來越先進,並不斷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一些人樂觀地認為,「刷臉」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可是,「刷臉」真的靠譜嗎?至少從目前看,還得打上一個問號。

準確度欠缺

最近一段時間,「刷臉」接二連三地出糗。

在美國,有機構使用亞馬遜公司的面部識別系統掃描了535名國會議員的面部照片,並與相關資料庫中的2.5萬張罪犯照片比對,結果28名議員被系統識別為罪犯。

英國多個城市的警方開始試應用面部識別技術。但最近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倫敦警方使用的面部識別系統錯誤率高達98%,被批評為「幾乎完全不準確」。倫敦警察局局長克雷茜達·迪克對此辯護說,她不認為這項技術會帶來大量逮捕行動,但公眾「期待」執法機構測試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英國警方曾將面部識別技術應用在音樂會、節日慶典或足球賽等場合。據英國媒體報道,在威爾士加的夫舉行的2017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中,警方使用的面部識別系統產生2400多次匹配,其中2200多次是「假陽性」匹配,即把普通人錯認為犯罪嫌疑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研究人員測試了微軟、IBM(國際商用機器)和中國曠視科技3家公司的面部識別系統,讓3個系統判斷1270張圖片中人物的性別。結果顯示,3個系統對膚色較淺男性的判斷錯誤率都低於1%,識別效果較好;但對膚色較深女性的判斷錯誤率從21%到35%不等,識別效果差。

訓練數據不理想

對於「媒體實驗室」的研究,IBM公司沃森和雲平台業務首席架構師魯奇爾·普里說,人工智慧系統深度學習的有效性有賴於訓練的基礎數據。即使人工智慧模型本身設計優異,不理想的訓練數據只能導致高錯誤率及帶有偏見的判斷。曾有研究顯示,在美國廣泛使用的一套面部識別系統訓練數據中,超過75%的圖像為男性,超過80%的人為白人。

英國《自然》雜誌在近期一篇評論文章中也指出,無論在學術界還是產業界,開發出複雜演算法會廣受讚譽,但相對而言,很少有人關注數據如何收集、處理和歸類。導致人工智慧產生偏見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訓練所使用的數據質量不佳。

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喬納森·弗蘭克爾認為,很多用於面部識別的圖片質量不佳,尤其是那些街頭監控攝像頭拍下的圖片,也是導致面部識別技術在實際應用上經常出錯的一個重要原因。

憂心隱私安全

除本身存在技術問題,面部識別大量使用還引發了對個人隱私的擔憂。美國喬治敦大學法律中心一份關於技術與隱私的報告顯示,美國目前有16個州允許美國聯邦調查局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將犯罪嫌疑人照片與相關資料庫中的駕照照片進行比對。

美國數字化權利保護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的詹妮弗·林奇說,很多人並不同意警方在尋找罪犯時比對自己的照片,他們並不知道州政府有這種政策。

出於對隱私和安全的擔憂,一些人甚至研製推出了反監測裝備。德國人亞當·哈維曾在德國混沌通信大會上介紹了自己研製的「假面」產品,比如在衣服上繪製起迷惑效果的圖案,讓面部識別系統難以識別真實的臉。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粥療養生!熬粥不難,好粥不易
英國婦人與兒子到古建筑前騎單車拍照 驚見維多利亞時代女鬼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