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後代首次北京之行,說了3句話,當場人都落淚了

蔣介石後代首次北京之行,說了3句話,當場人都落淚了

原標題:蔣介石後代首次北京之行,說了3句話,當場人都落淚了


1949年,蔣經國隨蔣介石到台灣後,把他的兩個私生子也安排人接了過去。


他們就是章孝嚴、章孝慈雙胞胎兄弟。


這一去,兩兄弟再也沒有機會回故鄉。


上學、出國、就業、結婚、生子,一直到了年過半百,兩人也沒有踏入大陸一步。


1994年11月13日,台灣東吳大學校長章孝慈飛抵北京,借兩岸法學學術交流之際,應邀到北京大學做學術報告。


晚上,北大校長吳樹青等宴請章校長,章不能飲酒,喝了些飲料,十分盡興。


不料,當晚出事。在其下榻的友誼賓館住了一宿後,章孝慈次日再沒有醒來。


隨行人員怎麼也叫不開門,賓館服務員打開門後,發現章孝慈昏迷在被窩裡,枕邊還有些許嘔吐物。


立即送醫院。


在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內科,北京多家大醫院最著名的專家全部到場,盡全國之力緊急搶救。


經診斷,章孝慈是腦血管病變,腦幹出血,腦中風。


此病緊急,死亡率極高。即便搶救回來,也是個植物人。


當章孝慈的妻子趙申德聽到這一病危通知時,如晴天霹靂,當場痛哭。


孝慈和孝嚴是命運悲苦的蔣家之後。


當年,母親章亞若與蔣經國婚外戀,生下他們雙胞胎兄弟後,剛半年就被人謀害死於醫院。


自此,兄弟倆隨姥姥生活。遷台灣後,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無父無母,唯有外婆,家境十分窘困。


童年記憶中,他們曾「靠花生米充饑」。


雖有蔣經國在暗地關注扶持,但至死也沒有與兩個孩子見面。


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第二天,兒子蔣孝勇將兩兄弟帶到太平間,兩人才第一次叫了聲爸。


最遠父愛,莫過於此。



逆境之博,終身受益。

兩兄弟學習加倍努力,考上大學,留學美國,分別考了博士、碩士,回台灣後入了國民黨中央委員。一個進台灣名校東吳大學,一個進外交部門。


為紀念母親,兄弟倆一直不改姓。


為了紀念母親,兄弟倆一直想到大陸建墓拜母。


但是,根據當時台灣方面有規定,不得以官方身份前往大陸。


章孝慈遂決定脫離中央委員之職,以單純的學術身份來到大陸,到桂林為母親修建墓碑。


是年,乃1993年9月。


一別40年,再見母親時,兒已白髮,陰陽相隔。


當日,大雨滂沱,桂林七星區鳳凰嶺下,50多歲的章孝慈雨中跪地,口誦祭母文,訴盡40年辛酸悲苦,感天動地。



誰料,這次到北京講學,次日竟一病不起,再也沒有醒來。

這時,孝嚴正在美國訪問,接到弟病危消息,立即返回台灣。並請求當局破例准許他到北京看弟弟最後一面。


次日,他被允許以個人身份去北京。這令章孝嚴十分感念。


1994年11月16日下午3點,章孝嚴乘飛機降落首都機場。


這是章孝嚴第一次踏上大陸的歸途。


這也註定是一場充滿悲情和淚水的旅行。


一下飛機,他當場被記者包圍。


「謝謝。」章孝嚴話未開口,眼圈先紅了。


「謝謝每一位關心孝慈的人!謝謝幫助他的人!謝謝各方面的協助!」面對記者的諸多提問,他連連道謝。



40多年了,兩兄弟本想一起回大陸給母親掃墓,卻沒想,到頭來竟然是在醫院與弟弟見面。

病床上,見到口鼻插著管子的弟弟,章孝嚴淚水奪眶而出:


「孝慈我來了,希望你能聽見!」


弟弟沒有任何反應,心跳每分鐘67次。


從14日發現昏迷到現在,腦中風的章孝慈已經度過了48小時。醫生稱這已經是了不起的奇蹟了。


這時,令人難忘的一幕發生了:在親人的輪流呼喚中,昏迷2天的章孝慈有了反應,右眼流下了一滴淚。


這令在場人激動萬分。


然而,最精湛的醫學力量仍然沒有留住腦中風的章孝慈。


在昏迷中,他被運回了台北。


24日,逝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雲海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晚年在日記中寫到,此人若在,大陸就不會丟
這個女孩真不簡單, 13歲嫁人, 14歲生孩子, 兒子和老公都是皇帝

TAG:歷史雲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