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人人都是國寶幫

人人都是國寶幫

人人都是國寶幫

認知偏差

人人都是國寶幫

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在經濟上推動改革開放,文化上也試圖重新建立與傳統的聯繫。文革期間,中國傳統文物被視為進步的障礙,遭到全面破壞、清除,民間收藏幾成真空。

隨著經濟起飛,中國民間收藏風氣再起,開始大量自海外購回中國文物,導致其價格不斷飛漲。

人人都是國寶幫

巴黎蘇富比於6月12日,拍賣一件帶有《大清乾隆年制》款之清乾隆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成交價:1620萬歐元。

清朝雍正、乾隆兩代的官窯粉彩瓷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價格大致漲了十倍;90年代到2000年,又漲了十倍 。

2005年7月12日,一件元朝的青花瓷罐,上面繪有「鬼谷子下山」圖,在倫敦以1568.8萬英鎊(約為2.45億人民幣)拍出,創下中國文物拍賣的天價。

此後中國傳統文物,從器物到字、畫,拍價上億的時有所聞,幾千萬人民幣的更是屢見不顯。

人人都是國寶幫

「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

在收藏與買賣文物的熱潮當中,許多弊端無可避免地出現。

2008年,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被一位謝姓商人以一件「金縷玉衣」的贗品超貸了人民幣十億元。事前有五位中國國家頂級文物鑒定專家為這件贗品背書,不僅表示其為真品,給它的估價還高達24億人民幣。

這個弊案凸顯了文物仿製、詐騙的猖獗、官方鑒定體制的失靈、也反映出一般鑒賞常識的缺乏。

人人都是國寶幫

人人都是國寶幫

西漢 金縷玉衣(局部)

金縷玉衣就算是真的,無論如何也值不上24億人民幣。

因為這些玉衣,只是一堆平素的方形玉片,四角穿孔,用金或銀線綁結而成。

在藝術上毫無美感,工藝上也極簡陋;考古上也不過說明了,過去有這麼一個俗氣、無聊的喪葬習俗而已。這樣的東西,不該被當成國寶而哄抬價格。

人人都是國寶幫

圓明園兔首、鼠首

同樣不該被當成國寶的,是圓明園流出的十二生肖獸首。

稍懂藝術的人都知道,中國傳統雕塑講究含蓄與創意,這批獸首則纖毫畢現、缺乏想像力,與中國傳統美學格格不入。

而且,這些獸首是西洋教士的設計,怎麼會成為中國的國寶呢?

人人都是國寶幫

清 翠玉白菜

長18.7cm

台北故宮

對國寶的偏差認知,每天也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演。

幾乎所有訪客都擠著要看翠玉白菜。翠玉白菜雖然很美,但充其量只不過是個工藝品,在台北故宮就有三件。

真正的國寶,像47.2公分、十七節的良渚玉琮,其製作可謂鬼斧神工,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是民族重寶,可是現在訪客幾乎沒人加以注意。

人人都是國寶幫

玉琮

高15.7cn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

台北故宮

對文物價值的看法錯亂,也反映在許多報導上。

有一本談收藏的暢銷書,講到所謂海底奪寶,做了這樣的描述:

這就是『泰興號』沉船,船上一百多萬件瓷器大部分出自康熙年間的中國景德鎮,多半都是官窯精品。

一百多萬件瓷器裝在船上,那當然就是外銷瓷器。

外銷瓷器是大宗貨物,怎麼可能是精品呢?又如果是官窯,那是給宮廷御用的,又怎麼可能拿去裝船外銷呢?

人人都是國寶幫

紐約蘇富比今年春拍拍品139

清乾隆 粉彩餐具全套

由於錯把外銷貨物當成流失文物,於是就有人誇張地說,中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超過一千萬件;還把打撈沉船的人形容是「海盜」。

又是流失,又是海盜,當然就激起了有些人的民族情緒。

請看下面這段話:

即使把西方列強從中國人手裡掠奪去的所有國土都歸還中華,中國依然會因為那千千萬萬的文物被迫躺在強盜的家裡而不完整。所以,我們必須像解救被劫持的人質一樣,解救那些可憐巴巴的文物。

這樣悲壯地要把以前外銷的大量貨物「解救」回來,可惜沒法搶,只能買。買要花錢,於是外國陰謀論又來了:

官方對流失海外文物的巨資回購,愛國華人對這些文物的高價贖回,都讓那些外國陰謀者賺得缽滿盆溢,不亦樂乎。

把金縷玉衣或十二生肖獸首,當成國寶而哄抬價格,把外銷貨物說成了流失文物還想要「救回」,進而咒罵外國人都是海盜、陰謀家......

這一連串高昂的情緒後面,讓人感覺:有必要加強全民對文物的認識了。

人人都是國寶幫

國家博物館中央展廳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別忘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摶泥幻化-精品瓷器專場(三)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盜墓猖獗,別賴出土文物市場
館藏精品丨首都博物館館藏西周早期青銅器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