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在原始森林一個幽深的洞穴里,一群原始人簇擁在火堆四周。一位中年的原始人,正在手舞足蹈地說著一個神秘的故事:

一位小嬰兒降生後,一個長得像獅子般兇惡的巨人出現了,他一手把小嬰兒抓到眼前,仔細地看了一眼後發出一陣怪叫聲,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小嬰兒送回到那位害怕得渾身發抖的母親的懷裡,接著就像風一般地消失了。沒多久,巨人「轟隆隆」又出現了,懷裡抱著牛、羊、野豬、兔子……當然,還有無數紅燦燦的果子,「嘩啦啦」全部堆在了那位剛分娩了小嬰兒不久的母親面前……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火堆周圍的原始人,一個個目不轉睛,完全沉浸在那位中年原始人的故事中。這一幕,以各種相似的方式,出現在無數進化學家們的書籍里,記錄著故事的誕生過程。

一開始,這些故事皆來源於自創,給當時的人類帶來了特別的意義:比如娛樂和消遣作用,成為對過去的回憶方式,成為對當時人類的教育方式,也是人類一種自我創造力成長的表現。後來,那些特別精彩的自創故事,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了下來,最終成為經典。

其實,給孩子們講一些父母自創的故事,對我們現在的家庭也有相似的作用。簡言之,為什麼父母們要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創造或虛構的故事?

▲家庭自創故事,親子關係會如何受益?

有一位朋友,6歲時,她的爸爸便因為生病永遠地離開了她和媽媽。她每次想起自己的爸爸,便想起了她爸爸生前曾經給她講過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很久很久以前,一隻螞蟻在河邊喝水,一不小心滑進了河水裡,這時一隻蚱蜢伸出長腿,把螞蟻救了起來。兩隻小動物因此成為好朋友,誰也不想離開誰。但是沒多久,蚱蜢生病快死了,螞蟻很難過。但是蚱蜢跟螞蟻說:「別難過,當一位名叫貝貝的小朋友出現時,便是我們重逢的日子。」果然,過了很多很多年,有一位名叫貝貝的小寶寶出生了,貝貝的媽媽,便是很久以前的那隻小螞蟻,而貝貝的爸爸,便是很久以前的那隻蚱蜢。而我的這位朋友,小名便叫貝貝。

這個《蚱蜢螞蟻和貝貝》的故事,是他們家庭的「獨特回憶」。裡面有她爸爸對媽媽的愛、爸爸對女兒的愛、爸爸對家庭的不舍,以及對未來的期盼……我的這位朋友說,她已經把這個故事無數次地講給自己的兒子聽。對於那位從未見過外公的小男孩來說,《蚱蜢螞蟻和貝貝》的故事,就是他對外公的認識。每當有人問:「你見過你的外公嗎?」小傢伙總會點頭,接著用稚嫩的聲音,給別人講述這個《蚱蜢螞蟻和貝貝》的故事。

這份家庭的「獨特回憶」,還有助於家庭關係的提高。因為爸媽的自創故事,是父母愛孩子、陪伴孩子、養育孩子的見證,會讓孩子們即使長大後,每次想起就會溫暖滿滿。除此之外,家庭的自創故事,也是親子間一種良性的互動方式,因此也會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家庭自創故事,如何有利於家庭教育?

美國有一位知名哲學家,名叫邁克爾·桑德爾,他曾經向父母們推薦過通過自創故事實現教育的做法。因為他和妻子就是通過家庭的自創故事,讓家庭教育獲得更好的效果的。據說他的兩個兒子小時候脾氣很壞,他的妻子就自創了一個「怪物故事」。據說這個怪物也是壞脾氣,一發怒就會導致身邊的小動物受傷。後來小怪物到了一座神秘島,壞脾氣就變好了,因為小怪物這時學會了慢慢地好好說話,而不是還未張嘴就大發脾氣。孩子們從故事中也學會了慢慢地好好說話。

為什麼?我們知道,小朋友在聽故事時,如果故事足夠讓孩子們喜歡,這些小朋友就容易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中的角色。當故事的角色或人物做出良好的行為時,實際上也會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榜樣作用。在這樣的前提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便有效多了。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一個人到處亂跑,有時是陌生的小叢林,有時是不認識的人家裡。在大人看來,我到處亂跑很危險。我當時70多歲的奶奶,跟我說了一個她自創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也很短,但我記到了現在。她的故事是這樣講的:

有一位小女娃,穿著紅色的小裙子、光著小腳丫走進了一個黑黝黝的小山洞,再也沒回家。後來村裡人曾經結伴、舉著火把,走進那個黑黝黝的山洞,但是裡面除了黑黝黝的石頭,什麼也沒有。再後來,有人曾經在半夜裡聽見小女孩的哭聲。反正,小女娃再也沒出現。

在聽完奶奶這個故事後,我再也沒有到處亂跑了。

▲對小朋友來說,爸媽的自創故事與讀繪本有什麼區別?

顧名思義,讀繪本是照著繪本一字一句地閱讀給孩子聽,帶著書面語或字詞工整的句子,能幫助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相比之下,爸媽自創的故事,更多地是表達意義或傳達想法,有助於小朋友理解能力的提高。

2014年,美國早期教育專家Rebecca Isbell曾經與同事做過一項研究。他們邀請了一群小朋友到實驗室,讓這些小朋友聽故事,並且把小朋友分成了A,B組。而這兩組小朋友聽故事的形式是不同的,A組小朋友聽到的,是經過別人理解後講述的故事;B組小朋友聽到的,是按繪本字眼讀出來的故事。接著這些小朋友被要求講述他們聽到的故事。結果發現,A組小朋友表現出了較高的理解力;而B組小朋友,更注重語言和句子的使用。

有一種故事,父母們很少講,卻最應該講給小朋友聽!

爸媽的自創故事,其實跟經過理解後講述的故事是相似的。簡言之,爸媽給孩子讀繪本,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而爸媽通過給孩子講述自創的故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所以,父母平時給小朋友講故事時,兩者結合可謂「雙劍合璧」。還能通過家庭的自創故事,創造一個家庭的「獨特回憶」,還有助於家庭教育效果的提高。

所以,父母們,你今晚打算給孩子們講一個家庭的自創故事了嗎?

關鍵字:自創故事、故事繪本、親子互動、親子育兒、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孩子學習能力超強的3種表現,苛勒猩猩實驗告訴你答案
不想毀了孩子寫字興趣,學齡前該用什麼「筆」是有學問的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