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那麼多的屍體是怎麼處理的?塵歸塵土歸土,戰爭永遠殘酷

二戰中那麼多的屍體是怎麼處理的?塵歸塵土歸土,戰爭永遠殘酷

原標題:二戰中那麼多的屍體是怎麼處理的?塵歸塵土歸土,戰爭永遠殘酷



在二戰這場全球浩劫當中,數千萬人的生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在今天的我們來看,那數千萬人可能只是一個數字,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那是一種絕望以及悲哀,在一場戰役中,死亡人數通常都有幾萬甚至數十萬,而最血腥的戰役,無非就是東線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了,這場戰役交戰雙方付出了百萬人的傷亡代價,只為了一座城市,而二戰其他戰役當中死傷人數也不低,這麼多的屍體,在當時該如何處理?


資料圖


塵歸塵,土歸土,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每次戰役結束後,當士兵去打掃戰場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絕望的感受,遍地散發著腐臭味的屍體,坦克內傳出的烤焦的氣味等等令人作嘔的景象,而為了防止瘟疫這類疾病的傳播,屍體處理都要非常的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大規模傳染疾病爆發,導致己方軍隊被傳染。在二戰時期,對於犧牲在戰場上的士兵通常有3種處理方法,第一種,就是火化,將屍體集中在一處坑內,在屍體上潑灑大量汽油,然後一把火全部燒乾凈,這個方法其實最好,火化能夠避免屍體腐爛變質帶來的瘟疫以及各類疾病,但是火化的過程就十分作嘔了,你在幾百米外都能聞到屍體生肉被燒熟的味道。第二種方法,就有點粗暴了,這種方法其實不算處理屍體,就是將屍體丟在荒郊野外,不去管,讓屍體慢慢腐爛,被蚊蟲野狗啃食,讓野獸撕咬,最後都只會剩下一堆白骨。


資料圖


而最後一種方法,就是塵歸塵,土歸土的方法了,這也是二戰中最常也是最大規模使用的處理屍體的方法,戰鬥結束後,戰勝一方會對敵方死在戰場上的士兵進行掩埋,通常是讓戰敗一方俘虜去挖坑,然後把所有屍體丟進去,拿土蓋上,就算是塵歸塵,土歸土了,這種方法也是歷次戰爭常用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是不好的,死後埋在萬人坑或者暴屍荒野,都無碑無墓,大部分都在異國他鄉,最好的做法就是沒有戰爭,沒有犧牲,沒有傷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遠軍事 的精彩文章:

「野牛」型大型氣墊登陸用途艦船的動力系統具體如何?動力洶湧
相比普通飛機,「大飛機」為何技術難?只因這三點原因

TAG:思遠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