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鐵腕禁鹽官(民間故事)

鐵腕禁鹽官(民間故事)

食鹽是黎民百姓生存必需之物,一朝一夕離不了它,因此朝廷一直明令禁止私鹽買賣,以穩定市場、鞏固稅收。然而,既然關係國計民生,它又是商人牟取暴利的最佳捷徑,因此,總有些不法商販盯著這塊肥肉,無時不在打販鹽的主意。有一段時間,川陝一帶私鹽猖獗,很多鹽商甚至與當地官府相互勾結,狼狽為奸,明目張胆地偷稅漏稅,搞私鹽交易,結果,大把大把的銀子落入了他們的私囊中,害得國庫空虛,內不能濟災荒,外不能御列強,朝廷為此傷透了腦筋。皇帝幾晝夜寢食不安,最後下定決心,加封大理寺正卿汪學儉為欽差,兼任督鹽御史,趕赴川陝,嚴加查飭,遇有敢以身試法者,准許先斬後奏。

汪御史接旨後不敢怠慢,立即裝備啟程。可就在同僚們為他餞行的宴會上,汪御史突然中風不語,口吐白沫,昏倒在地……御史重病,督鹽的事也只好擱延下來。

這汪御史當真病得如此湊巧?絕對不是。皇上這次欽點他查禁私鹽,主要考慮到他是天下聞名的酷吏,對付犯人手段既多又狠,他汪御史一到場,酷刑之下,誰敢不服?不過,這汪御史又是個老奸巨滑的官場油子,他深知那邊不法商人也並非是白吃的,汪御史這邊沒動身呢,早有京城安插的眼線飛鴿將信息傳遞過去。鹽販子是幹什麼的?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份汪御史的關係網,聽到消息,馬上行動,把汪御史的恩師、密友以及朝中各權貴的親戚,都拉進行列中,成為不納幣的股東。

汪御史一旦到任,如果認真辦案,那麼,扯著耳朵腮動,勢必得罪一大批人,以後他的仕途也就不好走了;可如果他膽敢玩忽職守,那便犯下欺君瀆職之罪,最終,汪御史的腦袋只恐也保不住……所以,這老油條急中生智,想出了這麼個方法,他用致毒致幻的藥材洋金花佐以幾味草藥為丸,酒前悄悄服下,果然就造成了猝然發病的假象。

汪御史有位助手,姓胡名鐵,時任大理寺少卿。餞行時,這胡鐵當然在場,看到汪御史的精彩表演,只是冷冷一笑。當天子夜,胡鐵便以探病之名,三番五次叩門,自稱精通醫術,能使御史之疾手到病除。門吏阻攔不住,到底讓他坐到了仍然"昏睡"著的汪御史病榻前。

胡鐵屏退左右,微笑著說:"御史大人就不要作戲了,下官是專來與大人商量一筆生意的。"見汪御史依舊裝病不語,他乾脆直說了:"這樣的好機會大人不抓住,下官可要當仁不讓了,您只要抱病寫一舉薦摺子,保卑職代您赴任,您我就皆大歡喜;否則,下官略施小計,就可以揭穿大人的伎倆。"

這倒是汪御史做夢也沒想到的。如果讓胡鐵揭穿他是裝病,那就有抗旨和欺君兩項罪名,不但他自己,連家人也難免受其牽連!汪御史嚇出了一身冷汗,馬上起身向胡鐵作揖,接著,喚來文書,由他裝作病中口述,文書代擬成一奏摺,次日,托部屬呈交皇上。也算病急亂投醫,官職卑微的胡鐵就榮升督鹽代御史之職,領欽差命奉旨西行。

其實胡御史早已想好了對應那些不法鹽商的主意。從汪御史處討得承諾退出後,他連夜帶著汪御史的令牌,去署衙提出一個叫徐保的死囚。徐保是因過失殺人被判斬立決,幾日後便要押赴刑場當眾斬首的。徐保押上堂來,匍匐在地,聲稱願意伏法。

胡鐵問:"你傷人致死,死有餘辜,但是,你家中的父母妻兒怎麼辦呢?"

徐保只會痛哭失聲。

胡大人說:"我想讓你多活些日子再問斬,其間讓你享受富貴,只要你聽本大人的差遣。"一個斬立決的囚犯還有什麼可說的,只剩下道謝的份兒。胡大人說:"起來吧,你跟我走。你只要聽我的安排,你伏法後,你的家人我會替你養活的。"

一番承諾,感動得徐保磕頭磕出了血,直呼胡大人是他家的恩人!幾天後,徐保就莫名其妙地"暴病死於牢中"……

有紅極一時的胡御史做主,徐保的死無人質疑。徐家的人將徐保"屍體"領出"埋葬",徐大人暗地裡卻帶上他一路同行。路上,大人與徐保同飲食,共起居。徐保哪裡受過這樣的待遇,簡直是當上了神仙!御史大人一路上教他如何如何演戲,感恩戴德的徐保都一一牢記在心。

大約兩個月,欽差大臣胡御史到任。兩省官員列隊迎接,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都與私鹽有染,真是個個心懷鬼胎。然而,接風宴後,卻並不見這位大人有什麼舉動,這才鬆了一口氣。不法鹽商見欽差御史也不過如此,膽子也就大起來,一邊繼續搞他們的勾當,一邊出重金,讓胡鐵的知己、親戚們出頭,紛紛給御史大人送上厚禮。胡大人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說:"諸位怎麼送這麼厚重的禮物,你們該不是插手私鹽了,想讓我徇私枉法吧?"

誰不知道這是客氣話、套話呢,都答:"我們俱為遵紀守法的良民,送點薄禮,僅僅是慶賀大人榮升,此乃人之常情,絕對沒有別的意思。"

胡鐵說:"既然跟私鹽了無關係,那下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吩咐一一照收,並且登記在禮簿上。然後,朝眾人一揖:"初八中午,下官略備薄宴答謝,盼各位賞光。"

初八日這天,客人們穿著光鮮的服裝,來赴欽差大人胡御史的宴會。胡御史先請過死囚徐保,向大家介紹道:"這是我的救命恩人徐公,沒有他,便沒有下官的今日,除君父之事外,胡某終生不敢相負。現經胡某力舉,徐公已官居六品,雖然暫屈居胡鐵之下,但胡鐵須臾不敢怠慢。今日親友宴會,監酒官非徐公莫屬。"見欽差都如此巴結,眾人哪有不吹捧的?都表示擁護、服從。

徐保當監酒官很內行,連御史都聽他的,很快,眾人吃得半醉,聽胡大人說些歌舞昇平的廢話。這時候,有位隨從悄悄進來,附在胡大人耳畔說了幾句,陡然間,胡大人臉色變得煞白,一拍桌子:"帶進來!"

全場的人都呆住了:出了什麼事兒?但見一些捕頭、衙役鎖進幾個商人模樣的傢伙,摔跪在地當中。胡大人又一拍桌子:"爾等狗膽包天,竟敢在本欽差到任時,販賣私鹽!快將背後撐腰的人供出,免爾等一死,否則,本官有先斬後奏之權力,爾等知道後果。"那幾個商販見了尚方寶劍,哪裡還敢抵賴,說出背後撐腰指使之人,大出賓客之意外,原來卻是胡大人的"恩人"徐公!

聽到有人供出自己,徐保也有些害怕,離席向胡大人作了個揖:"大人,徐某囊中羞澀,一時糊塗,望大人念是初犯,從輕處置。"

"大膽!"胡大人一腳踢翻了酒桌,"我曾經說過,你對我有恩,我理應報答,但必須是除卻君父大事;今天你涉足私鹽,那便是有負聖上。何止胡某,天下無人膽敢姑息。來人呀,與我拿下!"

徐保按照胡大人所布置,嚇得跪地求饒:"望大人看在昔日情面上,饒小人性命。"在座的賓客也都替他說情。

"這面子絕對不敢給的。"胡大人訓斥徐保道,"你睜開眼看看,在座的客人哪一個不是我胡某人的好友、至親?今天在你這裡開了口子,他日若是各位諸公都插手私鹽,教我如何處置,我有多少顆腦袋?來人,綁出去斬了!"

"大人饒命!"徐保事先已知今日必死,但還得假戲真唱,痛哭流涕地乞命。

"事已至此,也算咎由自取,恩公請放心地走吧。儘管公事公辦,但為報昔日大恩,你的父母妻兒便交由胡某撫養。"胡大人一揮手,徐保被拉出去,片刻,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呈了上來……

胡御史望著人頭流下了眼淚:"列位諸公啊,胡某並非那種不仁不義之輩,實在是忠義不能兩全啊。胡某知道,在座的也許有打私鹽的主意者,我考慮,都是受了別人欺騙,胡某不欲追究。但願好自為之,自今日始,如果再有敢違禁者,勿謂下官言之不預也。"

有大恩在身的人,況且說斬就斬,更別講其他人等了。那些在場的人個個涉足私鹽,如何免得了官司?先是都嚇得尿了褲子,而後聽胡御史開恩不再追究,直感激得涕淚橫流,紛紛表示,此後不但絕不涉足私鹽,還要儘力幫助官府監視敢於犯法的人。

胡御史到任不足半月,鹽業的事擺平了。皇上聞奏大喜,降旨召胡鐵回京,官升三級,地位在汪學儉之上!

汪學儉登門賀喜,羨慕地說:"大人既收了厚禮,又送了那些不法商販一個飽滿人情,最後陞官晉級,這筆買賣您可是發大了!老百姓都知道見面分一半這淺顯的道理,胡大人可別想吃獨食啊。"

汪大人不是等閑之輩,他這番暗示,就是提醒對方,你的事我都知道呢,不巴結巴結我,早晚我會讓你難堪。

"不然。"胡御史說,"依大人的主張,胡某應當追繳以往稅收,殺主犯以戒後來者,可那有益於朝廷嗎?經此一嚇,那些販鹽專家都不敢染指鹽業,朝廷再指望哪個繳納稅銀?而不懲前只毖後,讓他們遵法經營,才是充實國庫的絕好良機,掌握此道者,事半功倍。這機會皇上原本是給了大人的,可大人畏難而退,以小私廢大公,如不由下官拾得,恐怕遲早要受追究的,大人應當感謝下官才是;大人收禮之說,下官早已如實陳明聖上,聖上才不計較這點錢財,不但沒追回,還追賞了下官蟒袍、玉帶……這皇上封賞,下官不敢轉讓啊。"

汪學儉這才徹底服了氣,他在做官的技巧上,比胡鐵差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行探寶 的精彩文章:

被販賣的兒童(民間故事)
流淚的紅玫瑰(民間故事)

TAG:西行探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