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立秋:一葉梧桐一報秋,物於此而揫斂也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立秋:一葉梧桐一報秋,物於此而揫斂也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國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農業社會,有著悠久的農業生產歷史。而農業生產活動,受氣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區位條件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條件的制約,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不違農時,為此,我們的祖先發明了中國的傳統曆法,也就是俗稱的農曆。

二十四節氣之立秋

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二十四節氣表

春夏秋冬四季是一年中氣候變化的直觀反映,所謂夏季是指一年中氣溫較高,白晝較長的季節;而冬季是指一年中氣溫較低,白晝較短的季節;春秋兩季是夏季和冬季之間的過度季節。也就是說秋季是從夏季轉換為冬季的過度季節,不過在地球上並不是所有地區的氣候都是四季分明的,在低緯度熱帶地區多表現為常年如夏,而在高緯度寒帶地區則表現為冬季漫長嚴寒,不過我國的緯度位置位於中緯度地區,表現為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徵。二十四節氣就是我國先民在常年的生活和勞作中,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的規律性變化總結出來的。

今日立秋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135°時,約在大暑節氣之後15天,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8月上旬,2018年8月7日為今年立秋節氣。

立秋節氣是關於氣候變化的節氣,「秋」的含義就是指暑去涼來,從字面上來看「秋」這個字是由「禾」和「火」兩個字來組成的,代表了禾穀成熟的含義。立秋節氣正是農曆的7月,所以又稱為7月節,當然立秋節氣並不意味著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季的開始,立秋時在我國各地往往天氣還是很熱的,依舊要注意防暑降溫,有時候還會出現高溫天氣,稱為「秋老虎」。不過,立秋之後天氣還是會出現一些變化的,雖然正午時分天氣依舊十分炎熱,但是早晚開始有了些許涼意,而秋雨過後,更是明顯,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

立秋對於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古人有雲,如果在立秋聽到打雷,那麼冬季農作物往往可能會欠收,而立秋如果天氣晴朗,那麼預示著農業生產風調雨順,不會有旱澇災害,這些說法都是源自於對規律性氣候變化的總結。在我國各地,立秋節氣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由於在之前的夏季高溫季節,人們的胃口往往較差,飲食以清淡為主,一個夏季下來往往體重都有所下降,秋風一起,胃口稍開,就想吃點好的,在立秋節氣多會燉肉烤肉,以增加營養「以肉貼膘」。

立秋民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沙龍 的精彩文章:

今晚將接連上演火星沖日和月全食兩大天象,能否觀賞還要看天氣
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六十一:烏克蘭敖德薩州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