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常提醒孩子「要有出息」,不過是在緩解父母自己的焦慮

時常提醒孩子「要有出息」,不過是在緩解父母自己的焦慮

1

畢業三年的弟弟從長沙回到老家,決定休息一段時間,當我得知此消息時,便知道要引發一場家庭大戰。

果然,老媽隔三差五就要來電抱怨,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那幾點:弟弟不求上進,做事不考慮後果,不成熟不懂事,讓她在鄰居親戚朋友面前失了面子。

讓我媽最崩潰的來自一場酒席,我媽和弟弟參加表弟兒子的滿月酒。席間,弟弟和我們家族一個當老闆的表弟同桌,結果舅媽逢人就給那個表弟介紹媳婦,完全忽視了坐在旁邊差不多年紀的弟弟。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媽聽到這些話好像心裡扎了一根刺,覺得這是公然挑釁和看低我們。氣沒處撒,回到家就把我弟臭罵的一頓,說的無非就是我弟沒用之類的話。

我弟更是一肚子苦水,為什麼工作累了想回到家裡休息一段時間都成了犯罪,各種問題都要拿自己沒出息來說事。

2

說到底,孩子要有出息,更多的是在解決誰的焦慮?弟弟一直覺得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不過是賺錢不多,沒有順父母意早點結婚而已,但他才26,有這麼罪孽深重嗎?

他不明白的是,他自己並不覺得焦慮,為什麼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天看到他都苦大仇深,這就是問題所在,你不焦慮,但是你引起了父母的焦慮,而且他們習慣了焦慮。

小時候你成績不佳,他們怕被老師看低;長大後你事業無成沒有按照她的要求成為所謂有出息的人,他們怕親戚指指點點;你年長尚未婚配,他們怕淪為大家的笑柄;等你好不容易找到心儀對象步入婚姻殿堂,他們便催著你生兒育女,甚至生了娃還要催二胎。一路升級打怪,你成長的每一步都布滿了父母的焦慮。

而他們認為化解這些焦慮最有效的就是「聽話照做」常常給孩子設置一個既定的軌道,覺得是經過人生實驗的,肯定比孩子的選擇正確。

3

許多父母有一個共性——我掉過的坑,你千萬別走。

「我當過醫生,辛苦又枯燥,你還是別學這個了!」

「我是做生意的,風險太大了,你一定要去考公務員!」

「我種過田,沒啥出息,你千萬別涉足和農業相關的,省得被人笑話!」

曾經,弟弟大學畢業後想在村裡養牛,開個牧場,結果被爸媽拚死阻攔,我們眼中的田園生活詩酒歌賦,是他們眼中的自甘墮落。因為他們以自己的經驗來評判這是一件沒有出息的事。

(配圖為摩西奶奶的畫)

上一代人的思想其實已經固化,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我們不好評判他們的教育方式和價值觀是否正確。就算我媽今天看到我寫的這些文字,也並不認同,但我們可以以此來反思自己對下一代的教育,歷史重演才是最大的悲哀。

現在很多小朋友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各種培訓,親朋好友一聚會,「來,寶貝給阿姨們跳個舞,來一段新學的鋼琴曲吧,把你得過獎的那張畫拿來給叔叔阿姨欣賞一下吧。」

如果孩子沒有一項拿的出手的才藝,就害怕淪為別人眼中沒出息的娃,歷史驚人的相似,孩子是否有出息,同樣變成了各種攀比。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80後和90後彷彿在複製我們的父母,不難想像,諾干年後又是孩子事業、婚姻的攀比。

4

父母眼中孩子有出息,更多的不過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他們連自己都不確定學那麼多才藝是否就能過上璀璨的人生,只覺得那是他們小時候不曾擁有的,所以希望孩子能全都擁有,以為這樣就能堆砌出美好未來。

他們也不確定給孩子規劃的路線到底是否正確,就像當年父母給他安排的路線一樣,只不過同樣是覺得,自己掉過的坑一定要幫孩子繞過去。

但比起有出息,培養一個懂得感恩與慈愛的孩子更重要。演員黃磊說過,「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用愛去養,」而什麼是真正的愛呢?

愛是感同身受,理解孩子內心渴望的,不強迫他做內心抗拒的事情,這樣他才會在之後的歲月里和你坦誠相待,減少隔閡。

愛是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他,而不是一味的訓斥,自己卻做不到,比如有的父母總是一天到晚拿著手機刷劇玩遊戲,卻告訴孩子少玩手機少看電視,這樣在孩子心中就會覺得父母的意見並不是對的,因為他們自己都做不到。

愛是積極引導,你可以引導他培養一門興趣,但不是替他選擇,如果父母每天都看一會書,即使你不說,他也會覺得閱讀好像很有趣值得嘗試。

愛是用心陪伴,很多父母總是責怪子女不懂體桖不貼心,你該試問自己每天花了多少時間陪他聊天學習,如果小時候不懂和孩子溝通,那麼長大後他叛逆和你梳離也是情理之中。

5

育兒即育幾,把自己的心態管理好,別給孩子增加無謂的負擔,健康積極的父母才能培養陽光快樂的孩子。

育兒過程中,每位父母都應該少一點「我以為」,更別把你認為的有出息拿來抵擋親朋好友的閑言碎語,難道孩子自身的幸福快樂,會比你的面子更重要嗎?

相反的,我們那麼希望孩子有出息,那麼你能成為孩子眼中有出息的父母嗎?沒有多少個人可以成為馬雲和董明珠,所以你的標準和要求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又何必為難孩子。

6

最新一期的好聲音里,來自清華的博士對李健說,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李健一樣的人,一個對生活有感知力的人,我覺得這句話很正。

如果孩子能體會到平常生活的幸福,懂得感恩,那麼不管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科學家還是農民,是國家領導還是外賣小哥,都是對這個時代有用的人。也不管他是否選擇婚姻,生不生孩子,也都能讓自己感知幸福。

這才是真正「出息」,不愧對自己,一生無悔。

而作為父母除了在成長中用愛陪伴,逐漸放手才是最好的愛。

有點矯情

有點瘋狂有點趣味

還有點執著和神經

關注小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野拾夢 的精彩文章:

從一個瘦子變成一個胖子是怎樣的體驗
「大家好,我沒有什麼特長,就是一個家庭婦女。」

TAG:清野拾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