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封無險可守,定都在此無異於自殺,趙匡胤為何還要這麼做?

開封無險可守,定都在此無異於自殺,趙匡胤為何還要這麼做?

從地理角度看,北宋定都開封無異於自殺。開封位於黃河邊,四周都是平原,基本無險可守。北宋創立時,北方的契丹非常強大,因為「幽雲十六州」早已不歸中原王朝掌握,契丹騎兵兩三日就可殺到黃河北岸,冬季甚至可以踏冰渡過黃河。北宋滅亡時,南方還有50萬正規軍,因為首都被攻下太快,甚至來不及勤王。

開封無險可守,定都在此無異於自殺,趙匡胤為何還要這麼做?

首都危險至此,但是整個宋朝,只有趙匡胤一人提出遷都洛陽;弟弟趙廣義是最堅決的反對派,他說守國土「在德不在險」,搞得趙匡胤下不來台。此後整個宋朝,君臣都不論遷都之事。可見,北宋定都開封,並不能證明統治者昏庸。

首先,當時的開封是大都市,有很高的地位。早在夏朝時,開封就做過首都。西漢景帝時,此地改名「開封」;北周時期改名汴州,由縣治改為州治。唐朝時期,開封已經成了國際大都市,僅次於長安、洛陽。五代十國亂世,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定都開封,足見開封的地位。

開封無險可守,定都在此無異於自殺,趙匡胤為何還要這麼做?

第二,定都開封是政治需要。趙匡胤的宋朝是奪了後周的基業,在道德上是有很大問題的。為了政權的穩定,趙匡胤不僅繼承後周的制度,也不殺後周大臣。開封經濟繁榮、人口眾多,周邊十多個割據政權環伺,宋朝可能沒有能力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遷徙。另外,官員、百姓都不想拋棄繁華的都城走向一個未知世界,開封做首都符合大家的一致期望。如果因為安全問題去遷都,也是對其他政權示弱的表現。所以,就當時的政治局面看,無論是穩定內部,還是示強於敵,都得定都開封。

開封無險可守,定都在此無異於自殺,趙匡胤為何還要這麼做?

第三,是開封的地理優勢。經過後周的經營,開封城內水運暢通,外面漕運發達,是一個水陸交通樞紐。通過汴河的漕運,每年可以從江淮地區運送百萬斛糧食,供應幾十萬軍隊的開支,要是運到長安、洛陽就非常困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元朝滅亡,蒙古人逃入大漠,回頭又把明朝滅了
只有四百萬人口的克羅埃西亞,體育水平極高,不僅僅是足球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