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立秋養生:吃好3樣,喝好3樣,做好3樣

立秋養生:吃好3樣,喝好3樣,做好3樣

授權圖片 | 呂志耘 攝

原創文章|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整理

老話說「葉落而知秋」,秋天意味著涼爽與收穫。雖然天氣並未涼快下來,但秋天已經來臨。因為雙中伏的原因(中伏從7月27到8月15,共20天),所以今年的立秋在中伏。

今年立秋的確切時間為8月7日21:30,我國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也就是說如果立秋的時間在早上,那麼接下來天氣可能會變得涼爽;反之,立秋的時間發生在下午或者晚上,秋老虎可能會發力,高溫天氣可能還會持續。

今年立秋時間在晚上,估計還要熱上一陣子。天氣雖然炎熱不改,但時節發生了改變,我們在飲食起居上也要做出相應調整,順應自然變化才能更好的保持身體健康。

吃好三樣

立秋是進入秋季後的第一個節氣,我國民間有「貼秋膘」「啃秋」的傳統。進入秋季,雨水變少,天氣變得乾燥,潤肺去燥成為首要功課。

1 蓮藕蘿蔔排骨

蘿蔔中含有大量水分可以對抗乾燥的天氣,且蘿蔔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營養豐富。此外,秋季人們可能會出現各種腸胃不適的問題,蘿蔔中的芥子油,能夠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其含有的纖維素也能預防便秘,老年人可以適當多吃。

蓮藕是秋季的應季蔬菜,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將蘿蔔蓮藕與排骨同煮,既美味又養身。

2 拌銀耳

在我國古代,銀耳被視為滋補佳品,有「菌中之冠」的美名。銀耳是滋陰潤肺的一把好手,具有益氣清腸、補肺益氣的作用,很適合在乾燥的秋季食用。

銀耳除了煲湯還可以涼拌、清炒,銀耳拌三絲、炒雙耳都是適合在秋季食用的菜品。

3 清炒百合山藥

百合理脾健胃、利濕消積,具有清火、潤肺的功效,對於很多秋燥上火的人來說,很有好處。山藥味甘,中醫說它「補而不膩,香而不燥」,山藥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纖維素、澱粉酶對於心腦血管病人有好處。

喝好三樣

1 蜂蜜水

蜂蜜是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常見食材。它具有滋陰潤燥、補虛潤肺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說蜂蜜「除百病、和百葯」「多服久服不傷人」。

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去燥潤肺,沖泡蜂蜜水水溫不宜過高,最好在四十度以下,且飲用蜂蜜水的時間最好在早上喝完溫水之後。

2 白果雪梨湯

白果是銀杏的果實,宋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

白果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白果不能生吃,也不宜多吃,使用白果最好把果仁中的綠色胚芽去除,避免接觸果核。雪梨潤肺人盡皆知,將雪梨與白果一起煲湯,不僅潤肺而且清甜美味。

3 紅豆陳皮湯

赤小豆營養豐富,能夠加速腸道蠕動,同時還有減肥去浮腫的功效。陳皮味苦性溫,能夠幫助消化,具有理氣祛濕的作用。在乾燥的秋日裡來一碗紅豆陳皮湯不僅開胃說不定還能減肥哦!

做好三樣

1 減少辣、涼食物的攝入

秋天來了,預示著天氣將要轉涼。此時如果還過分貪涼,大量吃一些冷的、涼的食物就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引發腸胃疾病。

秋季氣候乾燥,要減少辣味食物的食用。吃辣過多天氣乾燥更容易上火。

2 增加運動

秋天來了,空氣濕度降低,早晚溫差加大。早晚變得涼爽起來,也更適合運動。立秋之後可以適當加大運動量。可以清晨爬爬山或者跑跑步。

3 春捂秋凍要記牢

老話說「春捂秋凍」,夏秋之交,天氣多變。秋季添加衣服不宜過快,不宜過多,最好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樣才能減少感冒。

點擊試聽楊鵬老師《道德經》90講

點擊試聽賀偉老師《周易》40講

· 儒風生活館嚴選 ·

【超強抗菌毛巾】蜂窩純棉毛巾浴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老樹畫畫:天氣特么真熱,涼風沒有幾許,提刀宰一西瓜,吃個痛快淋漓
養生:人體9大器官,最怕這9樣東西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