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信仰信仰再信仰

信仰信仰再信仰

僧侶的姿態

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中國賽區人物類一等獎

《僧侶的姿態》

一列飛馳的火車上

酣睡的疲憊旅人中

這個結跏趺坐、長袖低垂的沉靜身影

讓人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的震撼

2015年也曾有一組照片

感動了無數人

在太原火車站的候車室

一位老人不幸猝死

周圍的人或恐懼、或茫然

不知如何應對

一位僧人走過去

握著老人冰冷的手念經超度

2010年玉樹地震

上萬僧人自發組織搶險救援隊

帶著從當地專門訂做的帳篷

以及食品等救災物資

晝夜兼程

前往災區救援

你可明白他們的心?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

如此遺世獨立的身影已不多見

所以,每當這樣的形象

出現在我們眼前

都值得被恭敬對待

他們以無聲的語言告訴世人

生命有另一種姿態

人生可以有更高遠的追求

人性中還有如此珍貴的品質

信仰支撐的人

理察德貢布里:西方最負盛名的梵文、巴利文學者,也是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南傳佛教研究專家之一。

當記者問道:「佛陀的見地,給您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發?」時,理察德貢布里這樣回答——

「我更願意用『學到』這個詞,我從佛陀的見地中學到了什麼?

我人生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是從佛陀那裡學來的:

他告訴我,眾生平等;

他告訴我,地位不同,性別各異的人們, 內心深處, 都有一般無二的智慧與能力;

他告訴我, 當別人用暴力,或者不友善的方式對待你,保持內心的慈悲平和,以智慧應對,永遠比在嗔怒憎恨中反擊更有效;

他還告訴我,財富不能使你快樂、地位不能使你快樂。 就像我父親所說:『金錢,是這世上最乏味的話題。』 擺脫了追逐名利的慾望, 我們的心將無限趨近於自在與智慧;

佛陀還讓我懂得了一切只是因緣和合。比如今天我們的通話,要有電話被發明的因,要有你能講英語的因,才能叫因緣具足 而一切和合而成的事物,是一定會因因緣的改變,這就是『無常』,所謂緣起性空。這也讓我們對一切,不必執著;

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佛教中『評判』一件事情的善與惡,重點要看做事人的發心。然而,光有發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真的需要學會觀察因緣,理解他人,才能生髮出解決事情的智慧。」

他寫了一篇《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的詩篇,來闡述他心中的佛教: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別人更純潔善良

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需要去除

我需要佛陀的智慧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我比別人更具足智慧

而是我被太多的傲慢包裹

我需要用謙卑來體味更浩瀚的世界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好或壞

而是我了解到眾生的平等無二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因為我只能愛自己所愛的人

而佛陀卻能愛自己所恨的人

並使他們具足智慧與慈悲

所以我選擇學佛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從此求財得財

而是為了了斷自己對一切慾望的執著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為了人生一帆風順

而是為了坦然接受無常

在任何殘酷的境遇下

從容如君王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不是說以愛的發心

綁架他人

而是為了用周到的智慧

在隨順眾生中自利利他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虛無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

活在當下就是在修行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

但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會轉化成助我成長的因緣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

單單想到今生有緣生而為人

且具備修行的能力

又有機會遇善知識、得以聽聞佛法

就深心感動因緣不可思議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外在有一個神

而是我發現了我本具的自心本性

來源:搜狐網、上海玉佛禪寺、令見、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大地之舟」,一座零碳房屋
學文鈔 人不可不自重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