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封特殊的推薦信為何引出了一段佳話?

一封特殊的推薦信為何引出了一段佳話?

來源中國軍網

近日,一場「軍中好人」推選活動正在兵城南京展開。在眾多推薦信的,有一封信顯得有些特別——警校學員張弛推薦國防生楊辰洋。這封信還引出一段佳話,這是怎麼回事?

南京雙擁刊出的推薦信

河海大學2016級海軍國防生楊辰洋是名軍娃,從高中在團組織的引領下在志願北京平台註冊成為志願者,他一直熱心公益事業,身體力行的踐行雷鋒精神。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他的故事。

捐資助學,為老區脫貧盡微薄之力

今年初,一篇題為《河海大學七名軍娃捐資助學告慰老兵》的稿件在河海學生中廣為流傳。稿件里提到,是慈善將軍張玉華的故事感染了他們,他們要向老將軍學習,讓老將軍的精神永傳承,楊辰洋帶領六名軍娃把自己的獎學金、競賽獎金全捐給了甘肅鹽池等革命老區的貧困兒童。據警校學員張弛介紹,楊辰洋做出這個選擇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張弛還記得高考完,楊辰洋找到張弛,問他高考的教輔還用嘛?張弛以為楊辰洋家裡有人要高考,誰知楊辰洋給了張弛一個甘肅的地址,讓人用郵政小包給匿名寄過去,還堅持承擔運費。而這只是楊辰洋捐資助學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受資助的小朋友寫的回信

在河海,曾有同學在看到貧困地區貪官被抓的新聞後問他,他為什麼要不留姓名地捐資助學,就不怕捐到貪官手上?他的回答很簡單:「脫貧要靠經濟和教育,發展貧苦地區經濟咱可能幫不上,可發展教育咱可以,寄一個包裹可能就堅定一個孩子的求學路。如果有同學不看的書什麼的,就去查查什麼地方需要書,偷偷給寄過去。從來都不直接捐款,要捐物也是走扶貧基金會,是退休老幹部發起的基金會,我信!」

關愛老兵,為軍隊寫日記

假期,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好時機,大多數大學生都會選擇專業實習,而楊辰洋的社會實踐顯得有些特殊。從高考結束,他每個寒暑假都要去拜訪一些老兵,把他們講的故事寫下來。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為了慶祝建軍90周年,他參與組建的軍魂尋訪團走進老紅軍老八路老革命家中,挖掘老戰士頭腦里關於戰爭的記憶。由於成果顯著,團隊三分之一的同學被中共河海大學黨委評為社會實踐先進個人,一人被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評為先進個人,多篇作品在全國青少年紅色才藝大賽中獲獎,並得到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後代的認可。為什麼一次團隊尋訪能獲如此殊榮?這得益於楊辰洋長期堅持關心關愛老兵。楊辰洋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給老兵寫日記是他很想做很願意去做的一件事,他也在不斷思索該講述老兵的故事,讓老兵的故事能教育我們年輕一代。由於不是軍史專業科班出身感到自身能力不足,他一有時間就去干休所,干休所上下都認識他這個小夥子,他說他要多和老兵在一起,先感動自己,再去下筆。

楊辰洋採訪老兵

談及未來,楊辰洋表示,不管工作和生活環境怎麼變,這兩件事他都會堅持下去。

楊辰洋每年都會和同學去烈士墓前祭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2035年,我的戎裝里是否依然套著那抹神聖的白?
陸軍參賽人員啟程赴俄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8」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