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阜外醫院潘湘斌報告全球首次臨床使用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

阜外醫院潘湘斌報告全球首次臨床使用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

阜外醫院潘湘斌報告全球首次臨床使用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

在剛剛閉幕的中國心臟大會(CHC)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介紹了關於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的全球First-in-Man試驗報告。

據他介紹,當前現有生物可吸收封堵器並非完全可吸收,多帶有金屬骨架或標記點。因為可吸收材料如聚乳酸在放射線下不顯影,操作時無法在X放射線下看到封堵器的位置和形態。但可吸收部分降解後,金屬標記點是否會脫落導致腦栓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能否成功研發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是未來先心病封堵術邁進新時代的關鍵。

潘湘斌教授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研發出全球首款完全生物可吸收VSD封堵器(見圖)。

阜外醫院潘湘斌報告全球首次臨床使用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

該款封堵器採用聚對二氧雜環己酮(PDO)作為骨架,聚左旋乳酸(PLLA)作為主輪膜,無任何金屬標記點和金屬殘留,可在超聲指導下操作。

安全線突破傳統,起到固定的作用的同時放置時幫助塑形。此外,輸送系統經特殊設計,拋棄傳統螺釘採用夾鉗,保證封堵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但輸送鞘管直徑較傳統金屬大1~2 French(1mm ≈3 French)。

潘湘斌教授團隊創新地使用超聲引導經胸小切口技術完成了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的First-in-Man 試驗。

該試驗納入了5 例室間隔缺損患者,其中2 例已經完成為期半年的隨訪,隨訪期間沒有任何併發症的發生。

該研究結果證實了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標誌著中國在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邁入世界領先行列。

完全可吸收封堵器在體內完成「橋樑」作用後,在體內降解吸收,最終使得缺損完全由自身組織替代,潘湘斌教授表示,這是近年來簡單先心病治療領域內最具前景的技術之一。

歡迎購買《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就是這樣一本書。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阜外醫院潘湘斌報告全球首次臨床使用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

歡迎關注「阜外說心臟」微信公眾號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直播時間請關注本微信號「阜外說心臟」。網路直播視頻也會以微視頻的形式在本公眾號發送,以滿足不能觀看網路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301醫院學者發明精確溶栓再灌注方法
美國42萬人研究證實:多吃魚有助延長壽命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