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始於「首因效應」,陷於「低球理論」,談談你投資踩雷背後的心理邏輯

始於「首因效應」,陷於「低球理論」,談談你投資踩雷背後的心理邏輯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好評與差評」(ID:ihaoping),作者:奇齊,36氪經授權轉載。

過去半年,P2P大面積的踩地雷,讓P2P從「peer to peer」變成了「police to people」。

這樣的局面,誰都不想看到,今時今日,互聯網金融已經臭名昭著。

從傳銷拉人頭,微商賣三無產品,龐氏騙局拆東補西,再到互聯網金融裡面的自融,假標等等,一個個熟悉的套路,換個形式就能再收割一波,一次次,一茬茬的割韭菜,背後的高明之處到底在哪。

P2P背後的投資心理與樓市投資心理有諸多相似之處。

好評與差評是買房測評號,我們來談談二者之間的相似性。


入坑

銀行利息年化不到2%,貨幣基金的利息年化不到5%。

為什麼這麼多的市民如此大膽,敢把錢放在年化10%甚至20%的p2p?

很多人說,貪。其實真實情況下,p2p玩家很大一部分並不貪。

我見過很多投資p2p的朋友,都是程度很深的風險厭惡者,他們投資前會很謹慎的篩查平台,通過天眼查看公司資料,法人情況等等。

但依然中招,為什麼?

這其實是「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 在作怪。

很多p2p帶給我們的初始印象是什麼?

實現夢想,家庭美滿,買車買房,這是初始印象帶來的主觀判斷。

p2p給我們初始印象的主流來源是廣告。我們在小區的電梯間看到的分眾廣告,熱播劇《扶搖》,《琅琊榜2》等,都能看到p2p廣告。

廣告畫面和語言,傳遞的信息都是p2p帶給你家庭美滿,積蓄中產。

前一段爆雷的唐小僧理財,很多追劇的人都熟悉:「零錢交給唐小僧,財富隨手噌噌噌」的廣告語簡直洗腦。

初始印象往往帶著陷阱,但卻是最鮮明,最固化的印象,很多pua的男性都是利用初始印象效應來進追女生的。

p2p的廣告利用初始印象,偷換概念。讓你主觀把投資p2p和實現夢想,買車,家庭幸福划了等號。

現實中,到現在為止,我也確實沒見過,有人靠p2p實現夢想的。

這種「首因效應」的坑,在樓市買房的對象選擇中也會遇到。

譬如旅遊地產把莊園,海景,草地,雪山作為賣點,讓你產生一種錯覺:

買了他的房子就等於選擇了面朝大海的生活方式。

我想問,你作為一個職業離不開北上杭的白領上班族,面朝大海的生活方式,跟你有一毛錢關係?

剛需都沒解決,你就敢買一年也住不上幾天的三亞海景房?

深陷

萬千少女對彭于晏的熱愛,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而萬千投資者對於p2p是始於「首因效應」,陷於「低球理論」。

對p2p的態度,因為初始印象好而放下防備之後,第二個坑在等著你:「拋低球理論」。

通常而言,老師在推銷課上都會教你這個理論。

簡單來說,就是先給對方一個誘人而又容易接受的要求,讓對方先答應,再提出自己更高的要求。

在大街上,碰到有人向你推銷東西,通常都是先搭上話,然後要聯繫方式,最後推銷東西,步步為營。

這樣的做法,比起直接向對方提出高要求,拋低球更容易被接受。

在p2p的修羅場中,很多客戶為了保險起見,往往第一筆投資都不是大幾萬的,而p2p公司也深諳這一點,經常會推出低門檻、短期高利潤的新手標的。

譬如,5000元,投資7天,可以獲得年化20%的收益,還送你一個紅包。

這對於消費者很誘人。很多投資者就是接住這個p2p的第一個拋低球後,開始第一筆投資,慢慢放下戒心,逐漸把全部身家投進去。

拋低球的伎倆在生活中經常發生。

汽車銷售會給電話諮詢的客戶報一個很美好的價格,吸引客戶到店,然後等到客人到店,銷售會以各種理由加價,或者捆綁銷售把價格抬上去。

房產中介在賣房子的時候,也會給房東報一個很滿意的高價,讓房東回絕掉其他中介。

這時候,房屋中介再以樓層,戶型,環境來挑刺。這時候的房東,已經失去其他中介的聯繫,急於出手的話只能任憑中介宰割。


怪我咯?

p2p的很大一部分的受害者是老人。

前一段南京錢寶網爆雷,還有一家就是專門做線下p2p的公司,他們業務員的業務邏輯就是「認阿姨做乾媽」。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專門去小區和各種空巢老人套近乎,陪嘮嗑,修電腦,裝燈泡。

這些老人常年沒有子女在身邊,哪裡能抵抗的住這樣的送溫暖。

於是,把養老錢,朋友的養老錢,借銀行錢等等方式,放在這家p2p,給「乾兒子」拉業務。

然後,平台跑路了。

這些業務員一個個變了臉孔,電話拒接,手機關機,實在沒辦法被老人攔在大街上了,當街對著老人一頓毒罵:老不死的,自己一把年紀還這麼貪,怪我咯?

地產中介也是一樣,買過二手房的人不一定能了解到中介的人品,但是如果買的二手房的產權出了問題,一定能知道中介的人品。

先不說交中介費錢和中介費之後兩幅面孔,如果房屋產權出現惡意毀約,質押或者原房東是個老賴,這時候你想通過法律途徑去起訴。

你會發現,中介擬好籤訂的二手房買賣三方合同,中介已經把責任撇的一乾二淨了,因此買二手房自己多留個心眼太重要了。

這是最好的時代,我們從果腹到溫飽,甚至略有閑錢去投資。

這也是最壞的時代,A股和p2p讓無數家庭一夜返貧,甚至負債纍纍;

這一波浪潮,你踩坑了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創投觀察 | VR頭顯初創公司做C端平台機會或仍渺茫
重回 C 位,資本寒冬中的教育新藍海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