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偉:我與中國發生了化學反應

戴偉:我與中國發生了化學反應

英國化學家David Geraint Evans,中文名字叫戴偉。1958年生人,他在中國已經工作生活了20多年了。在國內的化學界,戴偉是好多人心目中的雷鋒。1996年,他選擇辭去了英國的工作,來到了中國定居,並在北京化工大學做了老師。其實,從少年時代起,他就特別喜歡鑽研,最愛乾的就是拿著各種容器,做化學實驗。而除了化學之外,還能夠引起他濃厚興趣的,就是地球另一端古老的國度——中國。

■一個英國學霸愛上了中國

1987年,第25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在中國南京召開,300多位外國代表來到了南京,戴偉就是其中之一。那個時候,戴偉29歲,已經完成了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也拿到了布里斯託大學的博士後,成為了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老師,並從事配位和材料化學的相關研究。這是戴偉第一次來中國內地,也是他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中國人。

雖說物質仍舊匱乏,生活特別簡單,但那時的中國,給戴偉留下的印象特別好。 好印象,最直接的來源,就是中國好人。那次會議結束後,戴偉想到處走走看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剛剛認識的會議副主席陳懿教授。陳教授二話不說,當即就找到了杭州、蘇州和上海的朋友,一路安排食宿,給戴偉整了個深度游。

陳懿教授,當時可是南京大學的化學系主任。這麼一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能這麼熱心腸的幫助一個還名不見經傳的外國小夥子,這讓戴偉深受感動。而更令他感動的還在後面。在杭州,戴偉碰到了兩個粗通英語的年輕人,這兩個年輕人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很熱心地給戴偉做起了導遊,給他講解西湖的各個景點和歷史。中國人的熱情、中國人的好學、中國人的淳樸,還有,中國蘊藏的巨大活力,就此深深地埋在了戴偉的心裡,這些是他以前在雜誌上看不到的。於是,從1987年到1995年,每一年,戴偉都會利用學術交流的機會,來中國走一圈。直到1996年,他終於揮一揮手,拋家舍業,放棄了在英國擁有的一切,一腦門子紮根到了中國。

■定居中國搞科研,很有成就感

發展中的中國,處處都在搞建設。戴偉覺得,中國一定需要他這樣做化學研究的人。在英國,化學研究大部分都是純科學理論鑽研,幾乎脫離於實際生活,研究成果的體現,無非也就是權威期刊上的幾篇論文。但在中國就不一樣了,所有的化學研究都很實用,研究成果是要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掛鉤的。1996年,戴偉正式來到北京定居,而隨著農業大棚塑料膜項目的不斷進展,戴偉心中的那份自豪感更是與日俱增。而他也終於有機會去了一趟他少年時代就嚮往的中國農村。

戴偉和段雪教授共同(參與)鑽研開發的農業大棚塑料膜添加劑項目,其研究的塑料膜添加劑,能讓農產品長得更快,產量更高。只不過,在研究剛剛開始的時候,困難還是很多的。當時,北京化工大學的配套試驗設施還很簡陋,偌大一個項目,只有一間小小的實驗室可供使用,這對習慣了英國優厚科研條件的戴偉來說,當然會感到些許不便。當然了,最難的是學中文。

1996年,戴偉必須要正式學中文了,有人問戴偉,幹嗎不請一個老師來教你呢?戴偉倔強地拒絕了,他覺得自己就是老師,完全有信心自學成功。 1996年,北京電視台曾經邀請戴偉一同重走長征路,長征的故事,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戴偉誓將中文進行到底。而正如長征一樣,戴偉的中文之旅也取得了勝利。

打通了語言關,戴偉眼裡的中國,好像一下子又大了許多。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戴偉的路都越走越順。不知不覺之間,段雪和戴偉的實驗室從一間變成了兩間、三間,直到擁有了一棟樓,遠遠超過了英國的條件,而實驗室也從學校自己的精細化工研究所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直到現在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而他們的隊伍也從七個人逐漸擴大成了上百人。2001年,農業大棚塑料膜的添加劑投入實際生產,保證了農業大棚夜間的溫度,更有價值的一點是,大棚的溫度升高可以減少煤的用量,實現了環保。而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段雪創立的實驗室也參與其中,他們為通向內蒙古的高速公路研究保護瀝青的添加劑,有力地保護了通向西北的道路不受損,實踐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最出色。戴偉不知不覺地融入到了中國高速發展的洪流之中。戴偉記得,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他是騎著自行車到處去轉的,慢慢的,大家都開上了車,可供休閑的地方也更多了。幾年之間,戴偉就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眼看著城市高樓座座拔起,鄉間變化時時不同。

■退休了也要留在中國做科普

不過,隨著他定居中國的時間越來越長,朋友們卻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愛玩兒、愛四處交朋友、甚至還有些愛湊熱鬧的戴偉,休閑的工夫卻是越來越少了。他幹嗎去了呢?戴偉是學雷鋒去啦!

事情,緣起於整整10年前。2008年,北京大學的老師寇遠給非化學系的學生舉辦了一次魅力化學課程,戴偉被邀請來講課。本來這就是極為普通的學科交流公開課,但講著講著,戴偉就看出點兒小問題來了。他回憶說:「那天我就發現,每做一個實驗,下面同學的表情都很吃驚,好像從來沒有見過一樣。後來我跟我的同事了解到,像在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學生們上物理課、化學課,是有機會做實驗的,但是在一些其他城市甚至是省會或者鄉村,實驗,做不到啊。看著很多已經上了大學,卻都還沒體驗過實驗的孩子們,我有點兒鬱悶。」實際動手做試驗,這可是化學的樂趣所在啊,怎麼能沒有呢?此時的戴偉,事業算得上超級成功。2005年,戴偉獲得了中國五大科技獎之一: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這也是五大科技獎中,唯一一個頒給外國人的獎項。而因為在中英化學合作領域貢獻卓著,2004年,戴偉還被英國皇家化學會聘為了北京分會的主席。2008年,戴偉獲得由英國皇室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中的官佐勳章。然而,榮譽傍身的戴偉卻開始認認真真地考慮起一個「不忘初心」的事兒:化學,要從娃娃抓起。

機會很快就來了。2011年,是戴偉來中國的第十五個年頭,也是國際化學年。從這一年開始,英國皇家化學會主席決定,為了紀念國際化學年,給每個分會撥付一千英鎊,用於化學科普宣傳。撥到北京分會的這筆錢,主席戴偉用來去京郊打工子弟學校教化學。

《檔案》欄目的記者全程跟拍了戴偉教授主持的一次科普活動。他幽默非凡,現場也還是一如既往地熱鬧。而我們所看到的,則是一般人很少關注的細節。活動九點開始,而戴偉當天需要五點就起床,到化工大學收拾好所有原料和器材,以備出發。只有這樣,他才能保證七點半到達活動地點,鋪開實驗的攤子。而在活動結束之後,雖然有了助理,但戴偉還是堅持要親自動手,去刷洗所有攜帶化學殘留的實驗器具。這天的午飯,肯定是來不及正點兒吃了。而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想起,戴偉早已不是有著金色頭髮的孫悟空,而是孩子們眼中白髮蒼蒼的聖誕老人。今年,是他在中國度過的第22個年頭,他已經整整六十歲了。

突出新時代和中國的新發展理念,給已經在中國生活了20多年的戴偉,又帶來了新的感覺。講實驗,要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概念揉進去。戴偉想告訴大家,化學,可以讓中國變得更加五彩斑斕,更加美麗。

從1996到2018,戴偉在中國已經生活了22年。每年,他有一周或者十天左右的時間回英國,看望自己90歲高齡的母親。但是,戴偉並不打算回國,哪怕是退休之後,也還要留在這裡。因為科普工作任重道遠,他還要繼續堅持下去。更因為,新時代不斷奮進的中國,依然在無時無刻不帶給他太多太多的驚喜,他還要繼續享受下去。他還在期待著與走入新時代的中國發生美麗的「化學反應」。

本報特約記者馬麗根據《檔案》提供資料編輯整理

該節目每周四 BTV北京 21:18播出

來源:北京廣播電視報

監製:吳鍵

編輯:戴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廣人物 的精彩文章:

TAG:北廣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