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學者話外資

中國學者話外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國際貿易室主任東艷:

外資對中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判斷是非常敏銳的,已經逐步看到中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這些新的增長點,對中國是非常有信心的。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石良平:

外資成為要做好的六個穩之一,這表明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沒有變,吸引外資的政策沒有變。同時也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充分融入全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楊長湧:

在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應繼續擴大利用外資,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和效益,更好利用全球資源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與自主創新相結合跟上全球科技進步步伐,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趙忠秀:

營商環境是檢驗市場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外資看重的不僅僅是短期的政策優惠,而是當地可以提供的綜合的、長久的、集成的、有利於創新發展的環境。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黃志龍:

改革開放40年後,中國的開放路徑發生了變化,從最早競爭性比較充分的製造行業,到近期逐漸開放金融業,未來還將逐漸開放教育、醫療等服務業。

諾亞財富派投研部基金研究經理李懿哲:

外資私募加速布局A股:一方面,對比海外市場,A股市場已經提前調整到位,橫縱向對比估值均嚴重低估。因此,雖然市場情緒低迷,但機構對於長期發展前景並不悲觀;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對金融服務加快對外開放,從制度設計上也為海外機構提供了入場渠道。

(本報記者張娜據公開報道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時報 的精彩文章:

各方熱議金融開放與監管新範式
應對美國貿易大棒:日本的經驗與教訓

TAG: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