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為何被稱為「清錢之王」!

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為何被稱為「清錢之王」!

在古泉收藏界,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是咸豐錢中最珍稀品之一,鑄行於清文宗奕詝咸豐年間。 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佔南京建都後,開始大舉北伐和西征,清廷內外交困。咸豐皇帝苦於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地丁、漕糧、鹽課、關稅等主要財政來源早已不足以供軍需所用。為了籌措龐大…

在古泉收藏界,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是咸豐錢中最珍稀品之一,鑄行於清文宗奕詝咸豐年間。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佔南京建都後,開始大舉北伐和西征,清廷內外交困。咸豐皇帝苦於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地丁、漕糧、鹽課、關稅等主要財政來源早已不足以供軍需所用。為了籌措龐大的軍費開支,咸豐帝命多方設法,開捐輸、清家底、挪閑款,迫令各省交錢,甚至將內府所藏大鐘都用來熔銅鑄錢,仍不能解燃眉之急。當時,朝廷所用軍費銀已近三千萬兩,而此時戶部庫存的正項待支銀不過二十餘萬兩,連京官的俸餉尚且不夠給付。為了挽救財政危機,應付日趨浩繁的軍費開支,只好大量發行「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紙幣,以此代銀、錢流通使用;同時又陸續開鑄大錢來彌補虧空,以圖解決財政危機。

咸豐三年,軍務日滋,滇銅不能繼,壽陽相國權戶部議,請鑄當十大錢,兼增鐵冶以供度支。旋推及當五十、當百錢。巡防王大臣續請鑄當五百,當千兩種」。此時所鑄行的咸豐大錢,其種類冗多,版別繁雜,創有清一代鑄錢之最。其名稱上有「通寶、重寶、元寶」之分,幣材上則有銅、鐵、鉛質之別。咸豐大錢從三年五月首鑄當十錢起,到八月又鑄當五十,十一月又增鑄當百、當五百、當千,短短几個月時間,大錢的折當是一路飆升。由於咸豐大錢的折當過高,造成「利之所在,趨之若鶩」;官私競相鼓鑄,使大錢的信譽掃地,以致物價騰貴,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咸豐三年六月,在戶、工兩部京局首鑄大錢之時,閩浙總督王懿德奏報:「事關創始,自應奏明請旨,再行籌辦,但閩省值軍務緊急,經費不資,民用支絀之際,不得不……先行辦理……俯准閩省寶福局添設兩爐,試鑄大錢」。

福建因素稱貧瘠之區,財政十分困難,當時正值軍務緊急,度支不敷,在向朝廷上奏摺請鑄大錢的同時,自行開鑄非部頒標準的折當大錢。在各省局所鑄的咸豐大錢中,以寶福局鑄錢最富有地方特色,按照咸豐錢通常慣例,平錢叫法為「通寶」,當十至當五十稱之為「重寶」,當百至當千大錢則名為「元寶」;而寶福局鑄錢對此名稱則無明確界定。除雕母、母錢、樣錢外,其系列中以「咸豐通寶」大錢面文帶「大清」國號的寶福一十,以及背文上下紀值「一十、二十」,右左紀重「七錢五分、壹兩五錢」最為珍貴。「咸豐重寶」大錢則以背無滿文、右左紀值五十;和背文內紀值「一百、紀重五兩」兩種最為珍貴。

在2009年中國嘉德舉辦的秋季拍賣會上,曾上拍過一枚品相完好的寶福局所鑄「咸豐通寶·大清壹百」大錢(見圖)。該錢直徑72.5毫米,重197克,面文為「咸豐通寶」,背有「大清壹百」和滿文寶福紀局,可謂集國號(大清)、年號(咸豐)、紀局(寶福)、紀值(壹百)於一身,系前譜無載之物。其錢文為寶福局特有的山谷體,秀美絕倫。錢體形制大而厚重,製作甚為精湛,當屬初鑄試樣錢,未曾流通。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孫仲匯稱其為「清錢之王」。

錢幣收藏價值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點:

屬於什麼幣種?

當時鑄造局發行量?

現存世量?

屬於什麼版本?

發行背景及歷史意義?

備註:收藏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從古至今,錢幣收藏價值最主要的一點,一定要分版本。並不是每個錢幣都是幾十萬幾百萬。非專業人士還是謹慎接觸較好。

以上藏品圖片均來自網路,真偽不做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聚天下 的精彩文章:

王莽的小泉直一不溫不火的古幣!
廣東孫像壹仙銅幣,目前僅發現幾枚!

TAG:匯聚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