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文化名鎮】代縣陽明堡鎮

【歷史文化名鎮】代縣陽明堡鎮

GIF

陽明堡鎮位於代縣西部,南界滹沱河,北至雁門關,全鎮總面積110平方公里,陽明堡鎮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歷史名鎮,陽明堡鎮之名稱來源於春秋時期,陽明堡之所以稱「堡」,有其濃郁的軍事色彩,是長城雄關雁門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雁門關也稱勾注塞,兩千多年來,發生在這裡的大小戰役成百上千次,其中不乏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因而被長城專家譽為中華第一關。

雁門關,以古雁門關和明雁門關為兩個基準點,中間連接長城為中軸線,南北設太和嶺隘口、白草口隘口、廣武隘城和南口,雙關四口互為犄角,整體聯防,堪稱軍防體系之傑作。宋明以來,為防止北敵入侵,又以代州古城為中心,在東西兩側交通線上,按五里一堡布局,修建構築了三十九堡十二聯城城堡聯防工程,與雁門十八隘一道形成嚴密倚守的雁門軍事聯防體系,陽明堡便是這三十九堡中的重要一堡。

唐末五代時期,晉王李克用在此招募驍勇善戰者組成雁門軍,繼而南下伐梁,奠定後唐社稷基業,被尊為太祖武皇帝,李克用墓就在該鎮的七里鋪村,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遠離京都的皇帝墓葬之一。墓側建有柏林寺,為敕建護陵寺院,是稀見的墳冢與佛祖一體供奉、帶有宗祠性質的後唐皇家建築。寺內的晉陵古柏,則是代州古八景之一。

1937年9月底,古鎮被日本侵略軍佔領。閻錫山修建的陽明堡機場也被日軍佔據,成為其進攻忻口的後方空軍基地。10月19日八路軍一二九師三五八旅七六九團在陳錫聯團長指揮下,夜襲陽明堡飛機場,擊毀日機24餘架,斃敵百餘人。此役聞名全國,有力地支援了忻口戰役,在抗戰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在陽明堡鎮西北茹山,保留有歷史名剎白人岩寺廟遺迹,白仁岩寺為東晉高僧、凈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創建。慧遠,雁門樓煩人,自幼飽讀儒家經典,精通老莊哲學,後師從高僧道安研習佛法,相傳白人岩寺就是他所創建。其後,他避亂南下,在廬山東林寺和十八高賢黃結蓮社,同修凈業,成為凈土宗的首創人,白人岩也因此被奉為中國凈土宗祖庭。岩寺晚鐘則成為代州古八景之一。到明代,州人張鳳翼和孫傳庭都曾在白人岩讀書休性,相繼出任明朝的兵部尚書。

2006年11月27日,陽明堡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圖文:王建鑫

作者:李培林

來源:忻州歷史文化叢書《文明尋蹤》

編輯:潘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裡是忻州 的精彩文章:

【長城博覽】崞陽古城

TAG:這裡是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