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奪命地下陷阱:路面塌陷「吞噬」祖孫二人 掉入排水管屍體漂流2公里

奪命地下陷阱:路面塌陷「吞噬」祖孫二人 掉入排水管屍體漂流2公里

文 | 高佳

編輯 | 王曉

被發現的時候,楊淑美面朝下,浮在水上。

7月27號下午,晚上8點鐘左右,雨漸漸停下來。在山東省濱州市中旺食品廠做門衛的劉長慶像往常一樣,走進廠房關了燈。從廠房裡出來的時候,他看見食品廠門口的河邊擠滿了人。

「有救援隊的,也有旁邊村裡、小區里過來圍觀,幫助救援的。」遠遠地,劉長慶聽見從河邊傳來的哭聲。

在外面買菜回來的工人傅鵬湊近到河邊去瞧了瞧。「那天下了雨,旁邊草滑,四五個人都抬不上來她(楊淑美)。」傅鵬說,楊淑美留著很短的頭髮,身架很大,看上去很重,岸邊還有一件破雨衣。他留意看了她的肚子:「不像是喝水喝飽的,扁扁的,沒漲起來。」

據傅鵬回憶,救援人員把繩子拴在腰上,下水把飄在河面上的楊淑美拖到了岸邊。「要不是河中間有棵樹擋著,(她)可能又被沖走了。」

此時,距離楊淑美掉進地下排水管道已經過去約兩小時。

當日傍晚5點多鐘,楊淑美沿著高十一路,走在路右邊的人行道上。高十一路是濱州市高新區的一條南北向公路,北邊通往小吳村,楊淑美一家就是小吳村人。

她往北走著,途中路過了濱州市高新區實驗學校,經過學校之後又走了十幾米,突然地面塌陷,楊淑美掉了下去,沒了蹤影,和她一起消失的,還有她年僅4歲的孫子張睿軒。

在地下排水管道中,楊淑美順著水流飄了約兩三公里,被衝進中旺食品廠前的河流當中。這條河是引黃濟青工程的主幹流,水體渾濁,岸邊長滿雜草。

楊淑美被救護車送往醫院之後,救援人員繼續在水中打撈。直到晚上約十點鐘,張睿軒在出事地點下游幾十米處的排水管道中被發現。

7月27日晚8點鐘左右,楊淑美的屍體在此處被發現。高佳/攝

「一下子就不見了」

「我當時就懵了。」事情發生時,張睿軒的爺爺張長勝正跟在兩人身後。

7月27號下午5點多鐘,楊淑美準備到小營幼兒園接孫子放學。前一天下午,濱州市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27號大部分縣區將出現50毫米以上降水,局部超過100毫米,要求「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張長勝不放心老伴自己去,就跟著一起出了門。

接到孫子之後,楊淑美和張睿軒在高十一路旁的人行道上走著,張長勝推著電動車,走在下面的瀝青路上,和他們隔了有兩三米遠。

「就聽見『哐』一聲響,兩人一下子就不見了。」張長勝急忙走過去,只見塌陷的磚下已經沒了土,地下鋪設著一條直徑約1.5米的地下管道,南北兩邊完好,中間有一個大窟窿,水從窟窿里湧上來。

兩人已經完全不見身影,張長勝給在附近幹活的街坊打電話,「他來了一看,說得想辦法救人,我們村裡有一台小型挖掘機,就先叫過來幫忙,在上游挖(管網)。」

張長勝的兒子張文龍接到電話時,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爸當時已經說不清楚話了,他告訴我,人掉到下水道里了。我問他,現在能看見人還是看不見人?他說看不見人。」

張文龍趕到事發地,看見洞口往上冒水,「我就覺得完了。」

根據濱州高新區官方微博@濱州高新區 發布的公告,18時17分,消防、公安部門相繼到達現場。消防隊員攜帶設備下到坑中搜救落水者,由於管道中水流湍急,不具備進入管網搜尋的條件,隨即聯繫藍天救援隊協助搜救。

公告中還提到,期間,救援組聯繫的第一台挖掘機到達現場,立即在事發地管網上游開挖堵截水流,第二台到下游開挖管網搜尋落水者。

但根據張文龍回憶,他到達現場之後,救援組並沒有馬上開始行動,「一兩個小時之後,救援方案才確定下來。」

張文龍心裡著急,拿了磚頭就往腦門上磕,想以此促使救援組抓緊行動。「等我媽被找到時,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孩子被找到,已經過去四個小時了。」張睿軒最終在事發地下游幾十米處的排水管道中被發現。

張文龍頭上被磚頭砸出的傷口,已經結成了血痂。事情發生之後過了四天,他只睡了不到五個小時。「我一閉上眼睛,就是孩子在搶救台上的場景,全身已經僵硬,泥水順著鼻子和嘴巴往外流,眼睛怎麼都閉不上。」

「(他)當時一定很害怕。」張文龍抿住嘴唇,停頓了一會兒。

他想起和兒子的最後一次交談。「平常我們去上班的時候,他還沒醒。那天他早早地醒了,很懂禮貌地和我說了再見。」

事情發生之後,張文龍和妻子每天下午都到太平間去看看兒子。他把兒子的手機帶過去,放在他手邊。「他喜歡用手機自拍,上面有很多可愛的動物圖案。」

20多天之後,張睿軒就要過5歲生日,他不止一次地向爸爸提起,想買一個蛋糕帶到學校里和小朋友一起吃,張文龍早就把這事牢牢記在心上。現在,兒子的生日願望再也無法實現。

事發之後,人行道地下排水管道已經被拉走。高佳/攝

「沒法給他們一個交代」

一老一少同時離開,使張文龍一家人到了崩潰的邊緣。

張文龍妻子聽力不好,多數時候,她都躺在沙發上,或者坐在一旁,一言不發。「她憋在心裡,哭不出來,更加難受。」事情發生之後,張睿軒的姥姥到張家來住,守著女兒,生怕她想不開。

張長勝患有心臟病,家裡的親戚也都陪在他身邊。「現在兩個人躺在太平間里,(家人)都不讓我去看。」張長勝聲音顫抖:「看著好好的一個道,比豆腐渣還危險,就像陷阱一樣,一下子陷下去了兩條命。」

根據張長勝描述,在事發之前,塌陷處的地面看上去和別處並無兩樣,是正常的磚道。負責給高十一路附近小區送快遞的快遞員李成也向搜狐號後窗回憶:「這附近有兩個小區,一個學校,人行道上經常過人,沒下雨的時候,這條人行道看上去沒什麼異常。」

@濱州高新區 在7月28日凌晨發布的通報中稱,「18時10分,城管辦在例行巡查至高十一路與新五路交叉口附近時接到群眾求助,稱兩名行人不慎落入雨水管網。」

「不慎」這個詞讓張文龍感到氣憤,「這就像是說路面有問題,我媽是因為自己沒看清楚路,才掉下去的,那個地方也沒有井蓋,就是好端端的路。」

「要是人行道上有坑,隔挺遠就能看見,她還會往裡邁嗎?」張長勝說:「孩子奶奶170多斤,這麼大的身架子,要不是管道爛了個坑,她能掉進管道里嗎?」

關於事故原因,7月29日,《齊魯晚報》記者接到濱州市高新區的書面回復中稱:7月27日,暴雨導致兩人死亡。此前7月28日下午,@濱州高新區 發布的情況說明標題是「關於27日暴雨致兩人死亡情況的說明」。

「他們一直不提塌方和管子爛掉的事情,一開始說不慎落水,後來又說暴雨致人死亡,聽起來像是一場天災。」張文龍說:「現在我沒辦法給他們兩人一個交代。」

事發之後,濱州市高新區新聞宣傳辦公室稱,「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之中」。7月30日,濱州市交警支隊高新區大隊官方微博@濱州高新交警 稱:7月27日下午暴雨致兩人死亡事件發生後,為保證各部門有效組織開展救援,開挖沿線管道,影響施救的幾處路燈被移除,安裝在路燈桿上的電子監控設備暫時拆除停用。

「除了要考慮目擊者所說的地面塌陷這種情況,確實也要考慮是否存在(人)從井蓋處掉下的情況。只有看到監控錄像,才能確定當時的現場情況如何。」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謝雄耀告訴後窗。

「現場情況和我爸說的是不是一樣,路面情況是不是正常,看了監控就知道。」張文龍說,「但現在距離事發已經過了四天,我們看不到監控。」

張文龍稱,地面塌陷後,兩人墜落進此排水管道中。家屬供圖。

管道爭議

事發之後的第四天,高十一路上圍著臨時圍欄,上面寫著「前方施工」。事發地的地下排水管道已經被拉走,正在工地上幹活的工人說:「實驗學校南北兩邊的地下管道都要挖出來,重新修。」

工地上立著施工單位的旗子,印著「山東濱州盛豪水利建安有限公司」。濱州高新區管委會於2016年6月30日發布的「關於山東濱州盛豪水利建安有限公司高新區建設工程公示」顯示,盛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盛豪水利建安有限公司變更後的名稱)曾承包「濱州高新區高十一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工程造價為1252.31萬元。

2016年7月份,科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就高十一路排水工程施工進行公開招標,在招標公告中,工程規模一欄寫著:「濱州高新區高十一路鋼筋混凝土管:DN1000(直徑1000mm)的364m,DN800的1400m,DN600的840m,DN300的62m。」

根據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國家標準(GB/T11836-2009),鋼筋混凝土管被定義為管壁內配置有單層或多層鋼筋骨架的混凝土圓管。

「在工程當中,涉及受力的管材都需要用鋼筋。」土木工程行業從業人員艾力平認為,從楊淑美兩人掉入的排水管道圖片中可以看出,管道斷裂處呈現出明顯的脆性斷裂口,「在有鋼筋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生這種斷裂的。」

曾從事市政工程建設的李建民認為:「看斷口可以斷定(管道)是無鋼筋的,估計混凝土包管和管道填沙也沒做好,管頂重量大,壓塌了。」混凝土有防水功能,混凝土包管和管道填沙能夠防止管道漏水滲入土層,同時也能起到防止管道下沉錯位的作用。

張文龍記得,「管子上有一個長約50公分、寬約50公分的洞」。「但如果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管,管道上不會有大的破洞,出現問題的話,也只是有裂縫。」謝雄耀說。

「實際上,沒有鋼筋的管材,在建築行業里很常見。工程承包方選用素混凝土管(即沒有鋼筋的混凝土管),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問題,素混凝土管比鋼筋混凝土管便宜3到4成。」李建民說:「這種管如果做好基礎處理的話,鋪設在人行道下面,一般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人行道受力不大。」

李建民認為,此次事故發生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或許混凝土的墊層基礎沒有做好,導致管道下沉錯位,出現了破損。「也有可能管道上剛好有塊石頭,回填的時候,機械在上面一壓,石頭就把管道給壓穿了。管道一旦有了漏洞,土流到管里,管頂上方的土層被掏空,地面就會塌陷。」

濱州市高新區新聞宣傳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後窗,目前調查報告還未公布,並不清楚排水管材料問題以及事故的最終原因。

更深的「傷口」

楊淑美和張睿軒掉入地下排水管道之後,在高新區高十一路附近居住的居民墜入惶惶不安的情緒中。

「不光是他們家,我們住在附近,說起這個事來,都覺得痛心。」劉長慶仍然在微博上關注著@濱州市高新區,等待著事情的調查結果。在高十一路做環衛工作的李如喜,最近走在人行道上也都小心翼翼,他拿著掃帚在身前的地面上壓一壓,確定沒問題之後,才敢邁出下一步。

近三個月來,濱州已發生了多起道路塌陷。

5月2日,濱州市區黃河十二路、渤海八路西北處一路面發生塌陷,面積在2平方米左右,從縫隙能夠看到路面下方已經中空。5月17日,黃河八路新立河西路路口西南角人行道塌陷,長度將近兩米,寬度比人行道寬度的一半還多。7月26日,濱州市黃河十三路、渤海十六路北100米路東的人行道塌陷,路面出現一個直徑大約兩米的大坑。

7月6日,濱州市黃河五路和新立河西路交叉口西南方向右轉車道上,出現了一個長約3米、寬約2米,最深約2米左右的大坑。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大眾網採訪時稱,塌陷位置因地下排水管線老化嚴重出現縫隙,水流多年反覆沖刷帶走附近泥土,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空洞,造成路面塌陷。

該工作人員同時稱,濱州市政管理處將根據汛期雨水頻繁沖刷侵蝕城市道路實際,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強市政設施管理維護。

道路上爛開的裂口經過修復和改造,就像結了痂的傷口,時間久了,疼痛感逐漸消失,直到下一次有了更深的「傷口」出現。

7月27日的天氣預報上寫著,濱州,白天雷陣雨,最高氣溫32攝氏度。這是在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天晴的時候,太陽似火一般烤著地面。傍晚時分,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人們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一天晚上5點多,楊淑美和張睿軒在距離到家一公里遠的地方,一腳踏進了「地下陷阱」。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長慶、傅鵬、李成、艾力平、李建民、李如喜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狸罐頭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結束了,我很懷念它
備戰半年,兩分半鐘被ko,「武僧」一龍被打敗的前後

TAG:狐狸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