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老北京的寵物情結

老北京的寵物情結

原標題:老北京的寵物情結



北京人飼養寵物的傳統歷史悠久,學問、講究也多。確切地說,過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歡飼養和賞玩的種種動物多稱為「玩物」,而很少用「寵物」一詞。老北京人喜歡飼養的寵物實在是不少,大致分起來有四類,一是鳥類,二是蟲類,三是魚類,四是獸類。飼養寵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種嗜好,也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玩賞寵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老北京人把養寵物當做一大雅事,是和弈棋、品茗、論畫一樣的雅事。

老北京養鳥的人大多生活悠閑。文人多養百靈、靛頦、紅子一類;體壯者多養畫眉;撂地賣藝者則多養交咀、「老西兒」一類。遛鳥不獨是給鳥兒「放風」,主要在於馴鳥兒,教給鳥兒一些小技藝,並觀賞、娛樂。北京人喜歡養鳥,除了圖個樂兒外,還有養心健身的「作用」。過去有句話:「養鳥遛鳥,遛的是鳥,練的是人,心變寬了,體變壯了,日子過得就豁亮。」所以無論文人墨客、梨園名優、杏林國手,還是車夫、轎夫都有好養鳥的,只是貴賤不同而已。


北京人玩蟲兒,主要玩蟈蟈兒和蛐蛐兒。北京人養蟈蟈兒有不少的講究,一是要選上品的蟈蟈兒,講究全須全尾兒、叫聲悅耳;二是顏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選黑、綠、青三種;三是要善動愛跳,越是活潑愛鬧的蟈蟈兒越有人緣兒。北京人買蟈蟈兒時絕少買一隻,而是買一對,一則是老北京人有成雙成對的習慣,雙為吉利數;二則是兩隻可以相互戲逗,叫得更歡。買回來的蟈蟈籠子大都掛在屋檐、門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樹上。從此,蟈蟈兒的鳴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動聽的聲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蟋蟀,北京人稱之為「蛐蛐」,又名促織。民間有「促織鳴,懶婦驚」的俚語。蟋蟀是一種分布廣泛的昆蟲,老北京養蛐蛐、斗蛐蛐的用具極講究,在冬至前用的澄漿罐,是用澄漿泥淀製成型、入窯燒制而成的。養蛐蛐,趣在蛐蛐的廝鬥與鳴唱。一般的蛐蛐拚鬥並不引人注意。自中秋節後至重陽節左右,一些專門養蟋蟀的,備好戰場,隨即下帖約人。請帖外皮寫的多半是「樂戰九秋」。蟋蟀的爭鬥,本是昆蟲的一種自然本能,卻往往摻入許多人的成分在其中。


享譽國內外的水中寵物金魚,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金魚是鯽魚變種,因其色赤而鱗片閃爍若金,故名金魚。在北京人的口語中,宮廷中四尾的珍貴金魚稱為「金魚」,而其他的金魚則被稱為「小金魚兒」,兩者價格相差也甚遠。有身份、有地位的主兒,家中養魚專有魚把式伺弄。老北京家庭養魚的,一般以圓形三足缸或長方形玻璃缸為多,家庭富足者則用瓦盆飼養。因時間用的已久,盆內都有一層綠茸苔,觀魚更為艷麗。

在獸類寵物中,老北京人過去飼養較多的是貓和狗。老北京養貓講究品種,大多以毛長者為貴。一般認為白者、黃者為上品,黑者、雜色者次之。此外,貓眼必以兩色者為貴,名曰「雌雄眼」,俗說「爹一隻,媽一隻」,此為「波斯種」。但老北京人不喜歡養白尾貓,以為不祥。北京人認為養貓乃高尚之情趣,其來源多系親朋間互相贈送,以為禮品。那時的老北京人不賣貓,還把賣貓、賣狗視為破產的象徵。


北京人也喜歡養狗,但狗的數量要遠遠少於貓的數量,有錢人一般會在護國寺廟會的狗市上買觀賞狗:袖狗、叭狗。袖狗僅一掌大小,然生性好鬥,又叫「斗狗兒」,可藏於袖間,因此得名。這些人將狗置於桌案上觀其爭鬥、撕咬,以博得一樂。普通老百姓在四合院里多養些小京叭、小柴狗,


此外老北京人飼養的寵物還有鷹、龜、猴、雞、鵝、隼等,但數量不是很多,只有對它們特別喜好的人才會飼養。


老北京的講究


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禮數多,講究多,禁忌也多。俗話說:「北京有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如牛毛。」確實,衚衕可以說是北京的特色景觀和文化之一。老北京是由衚衕組成的,衚衕是北京的精髓。但是,到衚衕中去參觀旅遊,卻不能用「逛衚衕」或「串衚衕」來表達,這是因為,衚衕中妓院比較集中,一些嫖客今天去這條衚衕,明天去那條衚衕,在衚衕里逛來逛去,串來串去,尋花問柳。日子長了,老北京人便把那些經常到衚衕妓院里嫖娼的人,先說成是「逛窯子」,後來就含蓄地說成是「逛衚衕」或「串衚衕」的了。再往後其意逐漸引申,把那些作風不正派、不正經而在衚衕里閑逛的人也說成是「逛衚衕」或「串衚衕」的。

北京人還忌諱在屋子裡面撐傘,老人們經常告誡小孩子:「屋子裡面不可撐傘,否則房子會漏!」這當然帶有極大的誇張成分,但是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頂棚就是北京平房的天花板,北京的平瓦房的頂棚,都是用木條加高粱桿和葦子桿扎的,再糊上壁紙。頂棚高不及丈,又是紙糊的,所以在屋內揮舞長物,極易捅破。


老北京人還都知道「夜晚不可以剪指甲」!因為在電氣時代尚未來臨之前,夜間照明條件簡陋,視線不明,夜晚剪指甲容易剪著皮膚,十指連心,疼痛難忍,那時醫藥缺乏,全城也找不到一兩家醫院。即使送到醫院,高昂的醫藥費也不是平民負擔得起的。指甲長了忍個一天半天也無所謂,何必犯此禁忌?


北京人還有一種說法,小孩玩火會尿炕,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玩火和尿炕並無必然聯繫。北京人之所以忌諱這個,是因為小孩好奇,喜歡玩火,不但會燙傷自己,又容易釀成火災。小孩不知道玩火後果嚴重,卻都知道「尿炕」後難免挨打受罰,又是不光彩的事,所以聽到「小孩玩火會尿炕」的警告後,也就不敢玩火啦。


在住房方面,北京人也很講究,俗話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這就是老北京人對住房條件的選擇。除此之外,北京人還忌諱在四合院中種松柏樹、桑椹樹和梨樹,因為松柏樹大多種在墳地中,「桑」與「喪」,「梨」與「離」諧音。北京人有句俗語:「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就是這個道理。


北京人還忌諱院子里的地面比衚衕、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進門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門從低向高,如似登山,明顯不吉利。

此外,數目字中,單數不吉利,一般人都能接受。但是住宅間數除外,四合院中的北房或三間,或五間,如果有四間的地方也要蓋三大間,每邊再蓋半間,美其名曰:「四破五」。至於東西廂房,也多以三間為準,目的是在院中建築組合里產生一條中軸線,這條線如似人身上的脊樑,是院落中最重要風水源頭。正因如此,雙數在北京住宅建築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現了這麼一句俗語:「四六不成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元寵物食品 的精彩文章:

養鳥,需要心境的「消遣」

TAG:開元寵物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