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美少年游——黃永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八年》

最美少年游——黃永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八年》

偶然中讀到一本書,我像挖到了一處寶藏,文筆的美,內容的豐富,思想的純粹,都給我意外的驚喜。那是在圖書館隨手拿起一本《收穫》,翻到連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正好看到序子獲得允許後,把自己釘在吳淑瓊家書房的梯子上,天昏地暗地肆意看書。

一個對知識無限饑渴的孩子,突然推開了一座珍貴書庫的大門,就像阿里巴巴闖進了匪洞,作者把那個對書籍極端渴望後突然被過量滿足,在快樂的浪尖上溺死的幸福感覺,描繪得萬分恰當和誘人,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噌」地坐直身體來看。之前我正在焦灼不堪,想系統學點知識又不知從何著手,突然看到他描繪的得仙人指路的盛景,太羨慕了。

我不由自主去翻了一下作者:黃永玉。查了一下他的資料,才知道他是這麼老又這麼有趣,才知道他是沈從文的表侄,兩人同出鳳凰。沈從文的文字飄逸得不帶一點煙火氣,可他的文字不光有煙火氣,還有濃重的市井氣和匪氣,「這世界真他媽個皮」,和他的刻刀一樣霸氣,入木三分,簡潔精妙,粗線條又講究莫名,一下子就把話說透,還帶有讓人愉悅的美感。

我在圖書館借來整套《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從《朱雀城》到《八年中》,從作者的幼年到少年。看完第一遍,覺得很妙,尤其是《八年》,總覺沒看過癮,總忍不住想我為什麼覺得妙,妙從何來,我就買了一整套,又看一遍。《下》還沒有出版,只在《收穫》連載,我毫不猶豫訂了一年《收穫》,每期追著看。

《八年》每一本都那麼厚,不小心砸到腳上要一直痛到天靈蓋,兩遍讀完斷斷續續花了我快一年時間,不八卦不娛樂不逛街不泡劇,偷時間看點書像做賊,為了看它,我練就了一顆做強盜的粗壯的心。不讀書不知書之樂,讀書成痴也是一種很難被理解的行為。愛恨濃烈恩仇快意的書籍,如物養豐富的牛奶河,也可以讓人在裡面醉生夢死。

我為什麼更喜歡《八年》,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最打動我,讓我忍不住一看再看?我看書的時候不做筆記,根本來不及,一頭埋到書里,讀個酣暢淋漓,若是總想著記筆記,太卡太慢,讀起來就不痛快了。讀的時候,心裡像裝得太滿,喘息都像來不及,我一時厘不清究竟是被什麼東西打動了,看完後給自己放空兩個月,什麼書都不看,能擠出點時間就自學一下素描,慢慢發現我最大的感覺是羨慕啊。

我羨慕那位少年的學習能力,羨慕他的學習際遇,羨慕他史詩般的成長,他描繪出了一位少年所能成就的所有夢想。浮生多有英雄夢,人生有無窮生氣又有朦朧美感的浪漫時光,莫若少年。我少年時不僅想天涯浪跡,還想學有所成,成就斐然。但我的夢想僅僅止於夢想,那個少年輕易就把我的夢想踩到了腳下。他小小年紀,足跡就遍布大半個中國;不僅精通古書古戲,還古今中外,兼收並蓄;不僅會繪畫,會剪影和做瓷,還成了木刻大師。光成就這一切還不能讓人驚訝,真正讓我驚訝和羨慕的是:這一切他主要是靠自學的,或者說自主去學的。

一個多門功課不及格,光留級就留了五年的學生,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好學生,但他確實學到了一手能混到飯吃的好本領,兵荒馬亂惜流年,他靠這些活了下來,這就是最了不起的成就。他就像一隻貓,憑嗅覺就能挖掘出老師的長處,主動出擊,學到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像剪影是吳廷標老師的秘密愛好,他周末幫老師背顏料盒,跟著學會了剪影;朱成淦老師教美術,他跟著朱老師走進木刻的大門;家鄉人畫年畫,他跟著學會了畫觀音財神爺:張光道是童子軍教練,他偷偷跟他學拳擊;第二個童子軍教練年紀大了,學不了拳擊,但他還能跟著人家學會山東面點。他就像一塊磁鐵,自帶磁場,吸附住一切技能為他所用。

他為什麼具有這麼超凡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我,學習是謀生的手段,最後學沒有學好,生也沒有謀好。在他,謀生是學習的手段,做陶瓷,畫瓷畫,進戰地服務團,每一次都是在豐富他的藝術修養,加深他的技藝。態度不同,或者說氣度不同,導致的結果截然不同。

他好像不怕餓死,不怕掛科,不怕留級,只專註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那麼從容地去學得一手好本領。問題是他十幾歲就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我十幾歲的時候對這些門都沒摸清!我們今天好像有更豐富更穩定的受教育資源,但能不能思考好「我要什麼」還是個未知數。

我還羨慕他有貴人相助,處處有高人引領他成長。戰亂時期,惡魔橫生,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獨自流落外鄉,他憑什麼沒有像野鼠那樣凋斃,反而能像史詩般地成長?生活為什麼對這位少年格外優待,能處處有良師益友,逢凶化吉?答案只能從書里去找了。

有仙人指路,不是老天對他特別眷顧,是教養讓他自帶光。說到教養,那其實是一個很實用的問題,若沒有教養,他也混不進文明的圈子裡去,夠不著,消化不了。不要一提到中國的家教就搖頭鄙夷,那是我們太淺陋粗俗,把好的都弄丟了。中國最傳統的家教,是有涵養有人情味的,是溫暖詩意有濃烈的愛的,婉轉綿長。要是一古腦兒都給否定掉,那損失就太大了。

這套書是人物教養修身的模板,那是出大師的年代,那位少年有幸浸染大師之中,我們可以看看裡面的各類人物,然後選一個,作為自己的精神榜樣。先從一件小事來看看他受到的家教。

「有天爸爸輕輕子告訴序子:『你吃飯的時候兩隻手像螃蟹撐得太開,影響坐在旁邊的伯伯和滿滿,你想過嗎?』

『冇想到過。是不是有點對不住人?』序子說。以後就改了。

爸爸又說:『早晨起來,還可以拿把掃帚掃掃前後堂屋的地。你看廚房的那兩爺崽,大清早出門買菜,轉來在廚房忙得要死,還要打掃這堂屋,我都有點過意不去。你練過拳,掃地和練拳也差不多,又減輕他兩爺崽的辛苦……』

『我在學堂當值日生,我是很會做的』。序子說。」

拼爹不一定拼的是錢,拼爹的最高境界,是爹爹身無分文也照樣能給兒子青雲梯,他直接奠定了他的孩子能走多遠的基調。給孩子尊重,給孩子自我認識的機會,給孩子體察人心的善良,給孩子少說多做的大氣。要是我,肯定就是暴喝一聲:「把胳膊收回來!」不好的枝丫我立刻就給砍了,孩子一點自我認識和自我修正的機會都沒有,那樣的枝丫下次還會再冒出來。看到別人辛苦,我頂多是一點過意不去,絕不會付出行動讓孩子去幫他,這一來我那點過意不去,都有假惺惺之嫌。是我沒有教育好孩子們,我心氣都小。

在我們物質稍微豐富一點的時候,就嚷著孩子要拼情商,其實真正好的情商是拼不了的,學不來,那是某一類人的天生物養,就像有人天生容貌妍麗。你一拼,就著了心機,縱使學得七分像,那也著了痕迹,讓人覺得有所圖。書中就有這麼一位可遇不可求的天生高情商人物,比宋江還要及時雨,他就是泉中三年級的學生:吳長庚。這位人物實在讓我驚訝,那麼好,那麼體貼,那麼能呼風喚雨,三教九流,沒有他不認識的,你不敢想的,他都替你做到了,一兩句話就化解了別人的爭執。那麼自自然就是情商的極品,我對這樣的情商根本就沒有發言權,再修鍊十輩子也做不到。

這套書還是寫作文的百科全書,人物,風景,遊記,敘事,議論,哲理,都來得美,通篇都是珠玉,看你怎麼去揀。

寫風景不一定要長篇大段,有時只要簡練的一兩句。「太陽剛出,樹還沒有在地上照出影子」,句子看似簡單,但絕對來自對生活細微的觀察,太陽要升到什麼高度樹才能有影子?我頭腦里立即就勾勒出了那個場景,包括清晨的冷空氣,樹葉上還沒來得及蒸乾的露水。

「沿著植物園走的時候,人多起來。鳥叫起來,相思樹在香,鳳凰樹的花那麼紅……」這哪裡是在寫文章,是在畫畫,廖廖幾筆,就有畫面的即視感。

全書對人物的描寫實在太豐富了,數都數不過來。每個人物的特點都極盡傳神。要看文字的毒辣功夫,這裡就不說好人是如何被寫得繁花似錦,只看他描寫一個人的丑。

「鄒校長兩隻小三角眼分得太開,讓孤零零的大鼻子懸在當中,薄嘴唇帶鮑牙,頭髮禿在腦後沒剩多少,故意留得長長的顯得茂盛興旺。這長相實在太不應該當校長了。難看的校長是學生的不幸。」「沒有圖書館,沒有圖書館……看看鄒校長的臉相早就曉得沒有圖書館。」

一個麻木堅硬、冷漠狹隘的人,還是校長!我們原來有一位校長,真的跟這位校長是一類人。他本來長得一表人才,玉樹臨風,可自從他半夜起來偷偷把孩子們僅有的簡易足球場砍了過後,一天比一天丑,直到最後木訥痴肥得不忍目睹。能把圖書館或者足球場給丑沒了,要心靈乾涸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滋養出一幅那樣的容顏。寫得那麼狠,一點餘地都沒有,彷彿一刀就穿透到人背後去。

好在整個《八年上》、《中》這樣丑的極品不多,只有兩個,另一個是音樂羅幹事的老婆。「他老婆難看得我不想形容;一張彷彿不長鼻子、眼睛、嘴巴、綠綠的大扁臉.......」著墨極少,印象卻是十分深刻,這不活脫脫一個人見人厭的大頭綠蒼蠅么?後文就直接叫她大綠扁臉,一個女人被形容成這樣,就不光是容顏的問題了,那是一點活路都沒有的。看看這兩人是不是丑得又狠又准?

有幾段描寫庄叔唱歌和拉琴的,實在是妙,一反平常素心,華麗至極,段太長,就不抄了,看看這個描寫唱戲的:「嗓子要高有高,要低有低,要細有細,細到沒有聲音的時候還讓你聽得見,這時候,看戲的人好像都死了,一點氣也不敢扯……」用得都是平常文字,但我彷彿也在現場死了過去,也不敢扯一點氣。

這些平常得赤誠的文字里又不乏哲理金句。「一般人聽得懂笑話,不一定能感悟幽默」,讓人開心會意,也讓人陷入深思。有人的痛苦是實心的,像稱砣,永遠釘在了沉重的柱子上。有人的痛苦是性空的,是一片雲,哪怕是一片壓頂烏雲,也是終會飄走的。黃永玉那麼野,像天生天養一棵榆木樹,他用自己漫長的人生經驗告訴你,一定要堅決地甚至狡猾地,保存自己的希望,「逝者如斯夫」,一旦你的希望沒有任何扭曲地保存下來,你還是那個你。所謂的修養應該不只是哪一個時點現象,而是一種行為過程,逃離痛苦和奔向希望,雖然兩者不容易分割,但是兩種絕然不同的立足點,這奠定了你是沉重還是輕盈的基調。

不是說幾句風花雪月就是浪漫,浪漫是一個人骨血里流淌的性靈,上帝給了黃永玉一顆浪漫的心,天生執著又輕盈。就算他年紀近百,時值暮年中的暮年,我想要是寫愛情故事他也能寫得美如風雪。有的人就算正是青春,寫出的愛情也是一嘴蒜沫味,你就是給他幾大筐的甜言蜜語,他呈現給你的藝術形象還是一個黎黑的老農。他們的藝術風格是否浪漫,如人的高矮胖瘦,一看便明。

人生越走越蕪雜,年長些讀書時心總是沉的,在讀之前就會慣性地帶一種冷靜批判、審視挑剔的心理,他的心就像那個陳了的老塘泥,再怎麼攪,他也就起一點濁沫子,很快又淀下去,還要鄙夷地發出一聲感嘆:世事皆不過如此。但看這套書的時候,我沒有這樣,我這塊老塘泥硬是被它攪成了一杯美祿,一丁點沉下來的渣子都沒有,都在空中懸著,就像「轟」地一聲回到了少年時代,那個讀書的黃金時代,那個只要是個書都能裝進去的純凈時代。

文學藝術,是人們內心與這個世界的交流方式,有它獨立的價值,讓我們在這不怎麼盡善盡美的人生中,願意去和解,願意去原諒,願意去努力,叩醒我們心靈深處的活泉,滋養我們幸福的能力。讀一套好書,就像得到一次滌盪身心的蛻變,好像是我自己奔赴了一次那麼熱烈又充足的人生。

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黃永玉你不要死,你要寫完這套書再死」,一下子笑出了眼淚,並深以為然,他一定要寫完這套書才能死!這是讀者能夠給予作者褒獎的極致吧。這位九十多歲還在寫書的老頭子,歸來如嬰兒,與歲月廝磨一個世紀的智慧,都這樣嬰兒般直接又熱烈地捧出來了。

如果你年少,請讀一讀《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八年》。這些生活就在昨天,並不是太久遠的歷史,不過百年。金戈鐵馬樂游原,看世界,見世面,看什麼見什麼?一個祖國東南一隅的福建就有看不完的風景,讀不完的人情,全中國有多少勝地,有多少人文!要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才能把它們吸收為你成長的養分?

如果你年長,請讀一讀《八年》。你的理想,你的情懷,你曾經的豪情萬丈是從哪裡開始隕落的?你的愛情是從哪裡開始妥協的?你被生活揉搓成一雙舊襪子,埋在一灘稀泥里,還能不能抖乾淨自己,找回那些樸素的願望?

如果你年暮,請您讀一讀《八年》。不要悲嘆遲暮,不要借年老的幌子開始全方位損耗、拋擲和可憐自己,那位94歲的老人,老人斑多得像金錢豹,他還在奮力疾書,百來萬字,文風生機彪悍。人從生到死,本就是一場歸路,心不衰處,好風景。

什麼時候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就去努力,努不努力是你的事,能不能成為是天的事,如果成為了呢?特別是在老去的時候,有自己的事做,很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薑花般的女子 的精彩文章:

TAG:野薑花般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