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作者:加加媽媽

一日乘公交車外出,前面坐了一對母子,孩子看起來兩歲左右的樣子。

孩子舉起小手跟媽媽說:「媽媽,蜘蛛!」

我也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原來他在指固定在兩個車窗之間用於緊急情況時砸破車窗的小鎚子旁邊貼的圖片標誌。以前從來沒注意過,這樣一看,那圖片倒還真的像個大蜘蛛。

這時,聽見媽媽說:「那怎麼是蜘蛛呢?你看,中間那個黑的代表小鎚子,旁邊幾條線代表玻璃被砸破的裂紋,那不是蜘蛛!」孩子一邊盯著圖片一邊聽媽媽講,沒有出聲。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又過了一會兒,孩子又伸出小手往車外指:「彩色的天空!」

公交車穩穩前行中,我看到外面街邊的一幅廣告畫閃了過去。

這時,聽見媽媽說:「天空應該是藍色的,你看,就是這種顏色,這叫藍色。」她一邊說一邊指著自己的座椅靠背。

媽媽說話的聲音非常溫柔,口齒清晰,普通話標準,很有耐心。可是不知為何,我突然覺得有些乏味起來。

剛好,車到站了,我一邊下車一邊禁不住去想:估計這一路上,那孩子得學到不少知識。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我想起很久之前在雜誌上看過的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文章的作者說,他問五歲的小侄子,你知道月食是什麼嗎?話音剛落,小侄子就口若懸河地解釋了一遍關於月食的科學原理,把作者驚得目瞪口呆。而他原本是想給孩子講講天狗吃月亮的故事,可是發現在五歲的孩子面前已經完全派不上用場,深感失落。

他失落的不是自己炫技不成,而是孩子的腦洞過早的被各種所謂科學正確的知識填塞擠壓,留給幻想的空間越來越少,世界在他們眼裡越來越不生動。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我猜想,那個小孩子以後坐公交車的時候,估計再也不會想到「蜘蛛」,因為他的小腦子裡,「蜘蛛」已經被正確答案所取代,沒有了位置。

可是,如果那位媽媽沒有著急揭曉正確答案,而是順著孩子的想像把對話進行下去,可能會出現什麼景象呢?


孩子:媽媽,蜘蛛!

媽媽:哦,真的是只大蜘蛛啊!

孩子:蜘蛛趴在那裡幹嗎?

媽媽:在幫我們趕蚊子吧,車裡的蚊子看到它就嚇跑了,就不會咬到你了!

這只是我有限的想像力使勁兒瞎編,可能你也覺得這不靠譜。可是如果這樣的話,他可能以後每次坐公交車都會想到蜘蛛嚇唬蚊子的故事,以他那個年紀奇妙的想像力,故事可以豐富到你我這些大人完全跟不上的程度。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那麼對孩子來講,少知道一個正確答案,又有什麼所失呢?況且,那個正確答案他不是早晚會知道嗎?

可是,很多大人是等不及的,甚至忍受不了孩子的「幼稚」。大人們總是不停地把他們往前趕,要看到進步,要用知識快速將他們武裝起來,以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十萬個為什麼》總是最早買給孩子的書。

殊不知,他們的想像力就在大人們冷酷的「理性」中被漸漸抹殺。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前幾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兒子要喝水,我從壺裡倒水給他,倒的時候由於氣流作用壺裡總是發出「嗚嗚」聲。兒子問我,為什麼倒水會有這種聲音。我一時無法做出準確的科學解釋,猶豫著是不是該一起上網查一查。

突然,我想起他小時候我們經常玩的遊戲,於是對他說,因為你要喝水,水很高興,所以唱起了歌!誰知他聽後甚為不解地說:水應該不高興才對啊,因為我喝進去,等會兒它出來就變成尿了。

我倆一起笑噴。

雖然到現在他也不知道倒水時壺裡為什麼有響聲,可是他那個不靠譜卻生動不已的答案卻是我最喜歡的。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而我說的我們以前經常玩的遊戲就是指對問題給出各種不靠譜回答。

比如,他問,月亮上黑黑的地方是什麼,我說,是玉兔坐在樹下涼快呢;他問,瑜伽是什麼,我說,是印度人的廣播體操;還有一次他拿著張塑料的港幣問,問為什麼香港的錢是這樣的,像玩具一樣,我說,因為香港本來就是去玩的地方嘛!

我的瞎編並不高明,甚至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才疏學淺所至。可是就在我覺得他可能已經過了幼稚期應該正經學點兒知識的時候,有一次說起地震是怎麼回事,他說地震不就是土地爺在翻身嗎,我馬上放棄了自己的理論講解,依然覺得好欣喜啊。

有時,「忽悠」孩子不是錯

所以,什麼幼稚期不幼稚期,我倒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麼幼稚,幼稚的人的世界永遠不會無聊。

因此,我們大可不必那麼著急地給孩子灌輸「知識」,告訴他們那麼多的正確答案。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忽悠」他們不是誤導,而是儘可能給他們多打開一道門,一扇窗。

兒子八歲生日得到的禮物是一個簡易的天文望遠鏡。天氣好的時候,他拿著天文望遠鏡去樓頂看月亮,清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環形山時興奮地大叫,然後就給我這個科學盲做科普,說的頭頭是道。

可是同時,他依然執著地尋找著月亮上的小兔子。

我覺得,這樣挺好!

作者介紹:

加加媽媽,愛碼字的大學老師,80後媽媽,已出版育兒書《家有小小男子漢》,個人微信公號是「加加媽媽」(qiyiguojiajia)


大J叨叨叨

1、昨天分享了小D認知老師告訴我如何挑選好幼兒園的標準,戳->30多年從業經驗,幼兒園園長分享如何給孫子挑選幼兒園,後台收到不少媽媽和我分享,說這篇文章很實用,也是很好的提醒,不能光聽人介紹說好,還是要實地考察一下。是的哦,幼兒園還有以後小學,這些不能偷懶,都需要實地去參觀。我計劃今年下半年也要開始考察這邊的幼兒園了呢。

2、昨天還轉發了一篇關於我的採訪稿,又被大家的留言和祝福刷屏了。很喜歡一位朋友之前和我分享的一句話,「人活著不是為了證明苦難,而是親歷過黑暗,才配擁有光明!」 對了,所有看了我照片,說我越來越好看,越來越瘦的,我愛你們,哈哈(我轉換頻道是不是有點快啊~)


推薦閱讀

嫌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是我們沒有保護好他們脆弱的專註力

「Yes, I can!" 如何打造一個自信的寶寶?

Terrible Two,孩子的第一次獨立宣言,你懂嗎?

3歲內寶寶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聰明玩具庫|1歲以後每個寶寶都該有個娃娃

情緒管理|憤怒的家長,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軟弱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跟早教專家學兒童潛能開發》的作者,微信公眾號:大J小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如何幫寶寶度過厭奶期、迷糊奶和實現親喂轉瓶喂
美法日墨印,五國媽媽管教孩子誤區,也許也有你我的影子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