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以身殉國後,清廷將他視為叛徒禁止下葬,日軍卻為他立碑厚葬

此人以身殉國後,清廷將他視為叛徒禁止下葬,日軍卻為他立碑厚葬

東漢名將太史慈曾說「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中國古代軍隊中強調將士要「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無論將軍士兵,在戰場上都要不畏生死,才能保家衛國。中國古代軍隊作戰勇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將士們在沙場上浴血奮戰,赤膽忠心。中國歷史上曾有一位將軍,他拒不向敵人投降,最後以死殉國。他死後,他的妻子也吞金自殺了。日本人將他看做是英雄豪傑,對他十分敬重。甚至有日本人說,如果中國多幾個像他這樣的將軍,那麼日本不會輕易的勝利。就是這樣一個被日本人稱讚的人,中國人卻把他當做國家的叛徒,民族的恥辱。這個本應被萬人敬仰卻忍辱負重的將軍就是晚清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丁汝昌,原名先達,是安徽合肥人。他出生在一個小鄉鎮里,早年生活貧困,他曾經幫人放牛以賺取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後來又做過學徒。咸豐三年,18歲的丁汝昌加入了太平軍。丁汝昌加入太平軍後,立下了許多軍功,後來還得到了李鴻章的賞識。李鴻章認為此人很有才華,有很強的軍事能力。1888年,中國近代海軍艦隊北洋水師正式成立。李鴻章執意向朝廷推薦丁汝昌,不顧反對,強行將丁汝昌「空降」到了北洋水師,擔任海軍提督一職。北洋水師是清朝實力最強的海軍部隊,即使是在世界排名上看,北洋水師也是榜上有名。光緒十四年,丁汝昌還曾跟隨李鴻章一同前往日本。

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中國倉促迎戰,不敵日本,最終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在威海衛戰役中,北洋水師軍艦損失嚴重,士兵也傷亡慘重。北洋水師大勢已去。光緒二十年,日本遞送勸降書,丁汝昌拒不投降,堅持血戰到底,留下「吾身以許國」的豪言壯志。1895年2月,丁汝昌自殺殉國。丁汝昌死後,日方拿出了疑似丁汝昌的投降書。丁汝昌以身殉國後,清廷將他視為叛徒禁止下葬,把所有過錯和責任都推給了已經去世的丁汝昌。中國人因為一張疑似偽造的投降書,就給丁汝昌定了罪,否認了他之前所有的功績。

而這張投降書的真假已經無從考證,很有可能是偽造的。然而,日本人的態度與清政府截然不同。日本人為他鳴笛示哀,甚至還舉辦了葬禮以示尊重和敬佩。丁汝昌死後是由日本人收屍並埋葬的,日軍卻為他立碑厚葬。一個民族英雄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被敵軍稱讚,被國人唾棄,是多大的諷刺啊。事實上,在清朝末年,很多將軍士兵都是臨陣脫逃的鼠輩,像丁汝昌這樣,寧可自殺也不投降,視死如歸的人寥寥無幾。無論作戰失敗的原因是不是與丁汝昌指揮不當有關,丁汝昌這種為了民族大義犧牲自己,戰死沙場的愛國精神是不可否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苦命的天子,無力處理乾隆帝留下的爛攤子,年僅30歲便早逝
希特勒自殺後,一大國偷偷帶走德國科學家,一人還被譽為航空之父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