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邊關哨所,有這樣一群熱血男兒——戍邊軍人

邊關哨所,有這樣一群熱血男兒——戍邊軍人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魏熙

你看到過這樣的背影嗎?狂風凜冽,他面朝喜馬拉雅山的風口,像雕塑一樣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守護著祖國的邊防。你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拚命把它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 。

當煙雨升騰

當湖山淡隱

我站在神聖的哨位上

挺立得像一根西子湖畔的老樁

守望著這片山水與風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身體在路上」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今天,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有這樣一群「有志者」——他們不是 「驢友」,也不是探險家;他們不為觀賞奇偉瑰怪的風景而來,他們只為堅守祖國的邊境。他們有著堅定的眼神,還有更加堅定的信念。他們的名字,叫做邊防軍人,他們在人之罕至的地方保衛大好河山,守護著我們的歲月靜好。建軍91周年,軍報記者帶你走進邊關哨所,致敬邊防軍人。

在川藏高原海拔兵站:躺著都是奉獻

在西藏昌都邦達鎮,有一個享譽全軍的「高原模範兵站」——邦達兵站。邦達兵站,海拔4390米,是川藏線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的兵站,位於川藏公路南北交匯點的高原風口上。

這裡是生命的禁區——冰雪覆蓋期長達7-8個月,年平均氣溫零下15℃,含氧量僅為內地的50%左右,在這裡正常行走相當於常人在內地隨身負重26公斤。戰士老繆在這裡一呆就是5年。這個90後小伙為什麼會被冠上「老繆」的稱呼,不善言談的他默默摘下帽子、伸出雙手:稀少的頭髮,兩條發白的晒傷疤痕沿著後退的髮際線向後延伸,雙手皮膚皴裂、腫脹得像個樹棍……這裡自然條件艱苦,但老繆和戰友們的作風依然硬朗。早起床集合動作迅速,一日三餐隊列整齊軍歌嘹亮,每天總結例會雷打不動,晚上執勤上哨高度警惕。這裡物資匱乏,但像老繆一樣的,一代又一代的駐藏官兵克服困難,自己動手,在生命禁區創造了養豬、養雞、種蔬菜、種樹等一個個奇蹟。

這裡就是所謂「躺著都是奉獻的地方」,像這樣的高海拔兵站還有很多處,那些遍布在川藏、青藏、中尼、拉日、曲錯等公路沿線的兵站,就像一個個暖爐,驅走了嚴寒,溫暖了過往官兵、軍屬和各族群眾的心,為西藏邊防穩定、民族團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東方第一哨:第一個把太陽迎進祖國

清晨,黑龍江的一個邊陲小鎮上,唯一的一戶居民家裡,炊煙裊裊升起。鎮上的哨所里,幾名戰士整齊站立在操場上,用最標準的舉手禮,迎著祖國的第一縷陽光,注視著國旗緩緩升起。

這裡是與俄羅斯僅一水之隔的撫遠縣,這個小鎮名叫烏蘇鎮,他號稱全世界最小的鎮,常住人口只有一戶人家。從經度上看,烏蘇鎮是中國疆域最東端的行政鄉鎮,在這裡還有一個哨所,稱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東方第一哨」,駐守在那裡的戰士,是每天第一個把太陽迎進祖國的人。

「中國東方第一哨」的哨所設計為「船」字型,寓意揚帆起程。1984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邊境,在三江口親筆為烏蘇鎮哨所題詞:「英雄的東方第一哨」。駐守在這裡的士兵們始終以「代表祖國迎太陽」為激勵,每天迎著初升的太陽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升起在祖國最東方。

這裡的官兵冒嚴寒、戰風雪、抗洪災、斗蚊蟲,雖然條件艱苦,但他們精神飽滿、勁頭十足,有效完成了各項任務。2016年5月24日,習主席視察駐黑部隊時,登上「東方第一哨」看望哨兵,他叮囑大家發揚以島為家、艱苦創業精神,忠誠履行戍邊職責。正如哨兵劉威說:「駐守在祖國的最東方,很神聖!我們一定為祖國站好崗、放好哨!」

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樹好國門衛士新形象

新疆軍區紅其拉甫邊防連,位於帕米爾高原,駐守中巴邊界。曾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6次、集體二等功6次、集體三等功8次,更被軍委授予「衛國戍邊模範連」榮譽稱號。數十年來,雖然連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紮根帕米爾,忠誠戍邊關」的錚錚誓言始終響徹雲霄。

他們在雪山界碑旁書寫無限忠誠。爬冰卧雪的潛伏觀察一趴就是十幾個小時,騎氂牛才能通過的巡邏路一走就是四天三夜,滿臉滄桑、渾身是病的老兵一呆就是二十幾年,但卻無一人退縮。他們在邊關冷月中彰顯樂觀情懷。遠離家鄉、滿目荒涼、高寒缺氧,可現實如何艱苦都不能抹滅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都在他們自建數百平米「生產基地」、一邊吸氧一邊學習娛樂、為牧民送醫送葯、對口幫扶駐地貧困學生的實際行動中黯然失色。他們在絲路古道上護航經濟走廊。紅其拉甫達坂本就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隨著「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通過這裡的商旅貨物愈發多了起來。而檢查可疑人員、幫助往來旅客、維護國門秩序自然成了他們的一項重要工作,「樹好國門衛士新形象,當好一帶一路新衛士」也成了他們新的目標。他們在雲端國門下傳續中巴友誼。他們和巴方邊防軍人在國門下開展聯合巡邏、在界碑兩邊微笑交流、相互救援對方商客,這些已經是中巴邊境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中巴雙方的邊防軍人們已經習慣了一邊守衛著自己的國家安全,一邊傳遞著自己所代表的國家和人民的友好。

丹心戍邊、忠誠報國。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從白山黑水到南沙群島,陪伴邊防軍人的永遠是孤獨、閉塞、艱苦和疾病。但一代代邊防軍人早已習慣了犧牲奉獻和默默燃燒,更習慣了用滿腔熱血在綠色軍營譜寫一曲曲感人的英雄壯歌、用赤膽忠誠在祖國邊陲鑄就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在南沙島礁哨所:一代代守礁人創造著「奇蹟」

在祖國最南端,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南海九段線」區域,有中國變化最大的哨所——南沙島礁哨所。說到南沙哨所,就不能不提「高腳屋」。《南沙衛士之歌》唱到:「在遼闊南海的高腳屋上,有一群好男兒手握鋼槍」。「高腳屋」指的就是在茫茫大海的礁盤上搭建的屋子,它見證了一代代守礁人的歲月。

南沙高腳屋,是我國哨所變化最大的地方。隨著祖國經濟實力和海洋意識的增強,我們不斷完善南沙島礁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守礁士兵的高腳屋進行了更新換代,高腳屋至今已有四代。1988年初,人民解放軍在南沙海域礁盤上建設第一代高腳屋,由幾根竹竿支撐起幾片篾席、幾張油布組成,補給困難,生活條件異常簡陋。第二代高腳屋,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但補給仍然很困難。第三代高腳屋其實已經不能再叫「高腳屋」了,因為它的變化天翻地覆,面積擴大十幾倍,補給實現機械化,居住條件極大改善。隨著南沙島礁擴建工程的完工,第四代高腳屋也已經投入使用,成為捍衛南海主權的軍事前哨。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祖國開始在南沙島礁上進行大規模的工程作業,相繼建設了永暑島、渚碧島和美濟島等大型人造島嶼,工程之浩大令人震撼,各島建築工程已陸續完工,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三島機場已建成,其中永暑礁機場已經實現與大陸的民用通航。現在南沙島礁展現給國人的不再是荒涼的高腳屋,而是美麗的花園海島。即使硬體設施再好,這裡條件依然艱苦,高溫、高濕、高鹽、高曬,但一代代守島礁官兵傳承守礁人「樂守天涯」的精神,在祖國的最南端上好哨、站好崗。

像這樣的哨所,在祖國遼闊疆域上還有太多太多,有的在深山老林,有的在荒郊野外,有的在高山高原,有的在偏遠海島,這些地方常年人跡罕至,自然條件艱苦惡劣,但這些地方都有我們最可愛的人在駐守。這些邊防軍人們用自己的堅守,描繪了最美的風景,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資料提供:慕佩洲、張慶良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跨入噴氣時代:殲-5首飛
「殺、殺、殺!」速度圍觀這場百人刺殺操表演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