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2P爆雷下的道德情操論

P2P爆雷下的道德情操論

每天都有新的P2P平台噩耗傳來,提現困難、負責人跑路、警方介入調查,頻頻傳來的「雷聲」已經造成了P2P行業的一場瘋狂地震。三三集團、唐小僧、牛板金、銀票網、錢爸爸……一家家金額均在百億級別的P2P平台相繼「爆炸」,十餘家平台在本月被警方通報立案偵查。7月13日,行業最大的第三方平台網貸之家的關聯平台投之家因涉嫌集資詐騙而被立案偵查,更是將投資人的恐慌情緒推至頂峰。

P2P學名為點對點個人借貸,是Peer-to-peer的縮寫,屬於直接融資範疇,區別於銀行貸款的間接融資。這個行當古代就有,只是名字叫做高利貸,在建國前的電視中常常有「印子錢、利滾利」等順口溜,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可。建國以後,《合同法》及司法解釋明確界定,超過貸款利率4倍為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而對應的籌集資金行為往往定性為非法集資,受到法律的嚴懲。情況在互聯網金融興起後,有所變化。一是披上互聯網+的外衣,組織形式有較大變化,不再完全是個人點對點借貸模式,而是通過網路平台籌集資金,並以此為資金池投放項目資金,放款的對象可以是個人,但絕大部分是項目;二是13年錢荒以後,低等級的房地產項目、政府平台融資項目大量需要資金,對資金價格相對不敏感,但在監管合規要求下,正規金融機構較難給其放款,給這些非正規金融一個較大的市場。

行業本身沒有善惡之分,發展之初P2P還起到了部分積極的作用,填補了正規金融產品不足的空間,服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較高的投資收益,通過互聯網可達的海量投資人群體,可以說這個市場供求空間是非常有想像力的。在中國這個金融壓抑還比較普遍的背景下,加上互聯網+的概念包裝,以及「長尾」經濟學理論支撐,儼然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發展之初,可能部分從業人員還沒有將此作為騙局,但進入行業不完全是傻白甜,也有資深老手,還有無專業背景、但有一定人脈背景、受自媒體衝擊的媒體人。隨著越來越多的P2P玩家跳入了局中,競爭對手林立,資金池的流動不暢而被動地玩起了借新還舊的龐氏遊戲。最關鍵的環節便是「新錢填老錢」,只有保證源源不斷的新投資者湧入,才能填上老投資者的利益窟窿,從而引來更多茬的「待割韭菜」,如何吸引新肥羊入局,便成為了最關鍵的所在。

從業人員心知肚明這個「擊鼓傳花」的把戲,今朝有酒今朝醉,部分人員將大量資金揮霍在個人生活上。e租寶實際控制人丁寧贈與他人的現金、房產、車輛、奢侈品的價值達10餘億元。號稱互聯網金融第一美女總裁張敏交代,為了講排場,辦公室幾十個秘書把全國的LV店,愛馬仕店都買空,剩餘部分要國外空運過來。

金融行業天生具有負的外部性,不能自由生長,否則一定會讓全社會付出代價。這個淺顯的道理監管是很明白的,但不一定能做得到,特別是新興金融領域,知識結構、人員數量和質量均有很大差距,監管半徑很難覆蓋。以非銀監管為例,財務公司、信託公司、融資租賃等均由一個部門監管,單純信託公司最高峰的資產規模接近100萬億元,「陽光不到的地方,一定弊病叢生」。其次,與我國分業監管、「九龍治水」的格局也有一定關係,目前互金協會掛靠在人民銀行,同樣經營類似信貸業務,但沒有諸如資本充足率、合意信貸規模以及MPA考核等約束,更不需要將吸引的資金按照一定比例繳存人民銀行。在自由的環境下,P2P發展很快,但「生長激素」下可能長的很快,也可能很快的「長殘」。

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除了巨著《國富論》外,還有一部很少讓人提及的《道德情操論》,強調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融從業人員更應該提高道德標準,而不能掉到錢眼裡。實在來說,相對其他行業,金融行業效率不高,幾千年傳承的櫃檯手工操作,現在還在延續,自然不應該給出遠高於邊際產出的效率工資;同樣,服務實體經濟,金融行業應該也只能獲得整個行業的平均利潤率。給了從業人員這麼高的工資,更多是金融行業的負外部性和我國的金融牌照壟斷導致的金融壓抑,大量社會負擔的諸如危機等社會成本,內化為員工的收入。

當剛性兌付、城投信仰等一個個「黑天鵝」,慢慢成長為「灰犀牛」,這既有投融資主體的傻白甜,也有監管的寬鬆軟,但更多是金融從業人員偏離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道德,現在的非標難題不是以前「商業銀行投行化」的惡果嗎:表內管住了,將將資產通過非銀通道放到表外;債權資金管住了,就通過股權形式,甚至更進一步股權收益權形式進行監管套利。

金融的本質是交易風險,而基礎的風險是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P2P爆雷不斷,需要監管及投融資人員反省,也需要其他金融從業提高道德標準,牢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將資金配置到最有效的領域」是行業基本的道德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人街 的精彩文章:

TAG:央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