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明日立秋,涼快了嗎?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明日立秋,涼快了嗎?

立秋了!今天立秋了

是不是還沉浸在烤箱般的三伏天里

無法自拔?

GIF

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

是不是突然就感受到一絲絲涼意?

GIF

俗語說,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今年立秋是8月7日,

農曆六月二十六日,21:30分。

「早」指的是0點-12點這一時間段,

「晚」指的是12點-24點這一時間段,

今年恰逢晚上21點30分,

應該是屬於「晚立秋」!

GIF

所以,雖然立秋了,

但是「秋老虎」還會持續半個月左右吧!

防暑降溫,還要繼續哦!

GIF

GIF

立秋天氣

6日,天氣多雲,南風2~3級,最低氣溫27℃,最高氣溫35℃。

7日,天氣多雲,南風2~3級,最低氣溫27℃,最高氣溫34℃。

8日,天氣多雲轉陰有雷陣雨,南風轉北風2~3級,雷雨時陣風7~8級,最低氣溫27℃,最高氣溫35℃。

據濰坊氣象台公布的短期天氣預報,立秋後,濰坊市將迎來一場雷陣雨,但並不能立即澆滅炎熱,這也應該是秋老虎的威力吧!好在隨著太陽的南移,天氣也在逐漸變涼!對於立秋後降雨對農作物的影響,俗語說「立秋下雨樣樣收」,雖然已到立秋的節氣,但是,日照時間依舊很長,因此,立秋後,同樣要注意防暑降溫!

立秋三候

古時將立秋分為三候。

初候,涼風至。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

立秋就是入秋了嗎?

立秋並不代表秋天已經到來了,立秋是根據地球在環繞太陽運行的道路上所處的位置劃定的。據了解,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C以下,才算真正的進入秋天。

立秋習俗

曬秋

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很多地方進入了曬秋最旺的季節,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秋收互助

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三五成群去田間,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的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

秋田娛樂

在玉米、穀子生長起來以後,特別是玉米長成一人高,初結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遊戲的場所。

貼秋膘

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咬秋

立秋這天有流行「咬秋」的習俗,也稱「啃秋」,就是吃西瓜。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還有的地方,在立秋當天,會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GIF

立秋了,

你還記得小時候都有哪些習俗嗎?

在留言區寫下童年故事,

分享給孩子們聽吧!

來源:山東濰坊

編輯:小鑫

【大家都說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立秋 的精彩文章:

立秋節氣話養生
8月7日立秋後,3生肖買房又買車,雙喜臨門,幸福到「飛」起

TAG: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