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歷經30年研製的太行發動機究竟行不行?裝機數百台還下海游泳了

歷經30年研製的太行發動機究竟行不行?裝機數百台還下海游泳了

近20年,中國的國產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速度之快令世界驚嘆,而需要補課最多的恐怕還是各型航空發動機,在渦扇-15「峨眉」新一代推比10一級渦扇發動機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況下,自上世紀80年代啟動研製,歷經30年成熟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已經是國產最先進軍用大推力發動機的指標性產品,那麼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來了,太行究竟行不行?

圖片:渦扇-10「太行」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的。中國利用從民航購買的美製CFM56型商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第二代波音737用),借鑒其核心機結構而自行研製的一種加力推力超12噸級的軍用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三級風扇、九級整流、一級高壓、一級低壓共十二級的整體結構類似於CFM56的軍版親戚——通用電氣F110,這讓中國成為當今世界僅次於美俄能夠研發10噸(100KN)以上級軍用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國家。

圖片:通用電氣F110

一款藥行不行,還得要看療效,而評判太行發動機行不行最大的標準,莫過於是否解決了國產戰鬥機「心臟病」問題。在兩型國產第三代戰鬥機——殲-10研製和殲-11國產化過程中,發動機能否自力更生對於國防自主是否重要,在歷經蹉跎之後,太行顯然已經成為國內最重要的軍用大推力渦扇大批裝機運用。

太行發動機的成熟,是在殲-11B型戰鬥機上完成的。除了首批次仍使用俄制AL-31F發動機之外,所有的上百架殲-11B,全部普及了太行發動機,這讓太行發動機一下子擁有了數百台裝機量,從量產之初各種可靠性不佳,再到首次翻修和全壽命周期大幅增加,太行發動機在殲-11B上走過了艱難的「澡盆曲線」。

圖片:殲-11BS,太行發動機的噴管要比AL-31短一截,感謝原作者

太行發動機近年來加大了改進力度,渦扇-10B改進型太行發動機也已經進入量產,在殲-16型新型多用途戰鬥機上實現了量產,從推力來說,渦扇-10B從原始版的12噸級增加至13噸以上,殲-16所用的渦扇-10B發動機,採用了全許可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FADEC)增加了油門潑辣性,噴口材料也有了新的改進。

圖片:殲-16所用的渦扇-10B噴管顏色較深

不過,在殲-10和殲-20兩個機型上,太行發動機還無法完全取代同級別可互換的俄制AL-31F/FN系列發動機。殲-10雖然利用殲-10B進行過渦扇-10B發動機的測試工作,甚至還在測試最新的推力矢量版太行發動機,殲-20最新一架原型機也裝有帶有紅外隱形噴口的渦扇-10B進行測試,但殲-10家族和殲-20已裝備部隊的版本,依然採用俄制發動機。

圖片:殲-20測試渦扇-10B

在推比10一級的渦扇-15「峨眉」發動機研製還處於艱苦攻關狀態下,太行發動機要在中國四代機工程里承擔更重要的角色,從殲-20測試渦扇-10B來看,它的性能已經比殲-10B/C裝的AL-31FN Series 3發動機更為優異,未來的14噸級渦扇-10IPE型,或許正是殲-20用上渦扇-15之前最重要的過渡型發動機。

圖片:TVC版太行正在殲-10B上測試

太行發動機枝繁葉茂,甚至對中國海軍裝備建設也有重大推動力。國產的726A型中型氣墊登陸艇目前正在飛速建造,它採用的國產QC70型艦用燃氣輪機,是第一種純自主研製的中小推力艦用燃機,正是在太行發動機的核心機基礎上研製的,QC70的大批量交付,也對中國海軍立體兩棲登陸作戰能力有著巨大的意義。

圖片:採用國產發動機取代烏克蘭貨的726A型

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歷經了好幾代航空發動機科研工作者,通過無數人不懈的努力才迎來了如今開花結果的日子,但比起美國同級別最先進的F110-GE-132系列,不論是推力、壽命等指標,太行發動機的差距還很明顯,太行從「行」到「非常行」,要走的路還很遠。

本文是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首發文章,任何未經授權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烏龍防務評論(微信公眾號:wulongfangwu1 ),喜歡我的觀點,就在騰訊新聞客戶端和天天快報上關注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龍防務評論 的精彩文章:

殲20的鴨翼導致隱形性能不佳?全復材和超材料完美解決這一難題
斯里蘭卡將獲贈中國造護衛艦?或是這艘獨苗,姐妹艦早已出嫁海外

TAG:烏龍防務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