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今年最流行的拼接風和尼采有關?那個搞哲學的尼采!

今年最流行的拼接風和尼采有關?那個搞哲學的尼采!

相信大家都遇上過這樣的問題,別人總會問你:「為什麼你們衣服就是不肯好好做?非得東拆西剪再拼在一起,顯得古怪,不實用,這就是時尚?」

好了好了,放下刀放下刀。今天我們不動刀,試著和他們簡單的講一講這其中的道理:這一切,都得從尼采說起

解構主義的來源

19世紀末,尼采宣稱「上帝死了」,並要求「重估一切價值」。他的叛逆思想從此對西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一股質疑理性、顛覆傳統的思潮,尼采哲學成為解構主義的思想淵源之一。

20世紀6、70年代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從鼎盛而走向瓦解。現代主義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設計風格遭到質疑。一場名為後現代主義的,反對國際主義和現代主義的新的批判挑戰形式孕育而生。

此時,作為後現代時期(Post Modern)一種探索形式,重視個體,強調部件,反對整體統一的解構哲學得到了少數設計師的認同,解構主義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解構主義登上服裝舞台

當解構主義在設計界漸漸被熟知的時候,對社會文化和流行導向極為敏感的服裝界也悄然發生了改變。

70年代的歐洲反時裝運動

70年代的社會依然充滿著反叛與探索,各個階層的人們都強調自己的重要性;比起關心虛無的遙遠未來,不如在乎現在的自己。年輕人在衣裝上窮極表現自我,再古怪和以前無法忍受的東西,在這時都可以被接受和推崇。70年代最為鮮明激進的衣裝打扮莫過於朋克一族了。

此時「朋克教母」 Vivienne Westwood從街頭的腐朽中尋找靈感,設計出一系列含有朋克意味的服裝。撕裂的衣服、挖洞的T恤、還有色情意味的拉鏈逐漸成為了朋克風的典型樣子。

日本帶來的解構風

70到80年代服裝界面貌的重要改變的另一方面是一批日本設計師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能夠影響世界時裝,這與日本的設計影響力增強密不可分。

1980年代初,日本的川久保鈴(Rei Kawakubo)和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在法國巴黎推出了那幾次「轟動時尚界」的著名時裝展覽,他們的手法就是打散原有結構的解構主義。

山本耀司到McQueen

畢業於倫敦SMC的John Gariano和McQueen,也許是解構主義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成果。McQueen說的一句話說明了「古怪」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創造。

「怪誕絕倫就是在實施一種想法時追求更高的質量,在對時裝式樣進行解構之前,還必須善於構建。」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the Viridi Anne 都是典型的解構主義先鋒代表,前者讓輕便紋理流暢的面料如瀑布般傾瀉,人體成為了一個展示服裝的平台,不再作為主角出現。後者將黑暗推向一個極致的巔峰,穿插著黃金比例的裁剪又重新加以拼接。

它們代表了世界的分裂性

到現在,生活在數字時代的我們。我們的想法僅限於300個微信表情包。在紛繁複雜的全球混亂的背景下,我們被互聯網龐大的信息淹沒。這種破碎的身份開始在我們的衣服上顯現。

身份危機的趨勢已經演變成了中間分開的外觀。一半的一種外觀與另一半的另一種外觀相結合,採用完全不同的印花或面料。

在GoshaRubchinskiy的SS18秀上,這是以夾克的形式出現的,一部分是牛仔布,一部分是男生夾克,還有——作為他的Burberry collab的一部分——半海軍,半米色風衣。拼接在一起的衣服正式有了新的生命。

當下的複雜、繁忙、焦慮,我們為什麼不能用衣服來展示呢?如果你覺得巴洛克風格的印花與Burberry風格的衝突最能代表你,或者你覺得一件更低調的木炭外套與GUCCI的格子印花搭配在一起,那就由你來決定。不要限制自己,給你一件既能做這兩件事的外套,還提供了兩次自拍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部分圖片及文字來源於網路

瀏覽更多「時尚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FW服裝設計 的精彩文章:

Doublet有望成為Supreme第二?
奢華馬戲團| Moschino 2019春夏男女裝秀

TAG:CFW服裝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