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D列印電極為鋰電池增添全新的元素

3D列印電極為鋰電池增添全新的元素

據外媒報道,鋰電池圈的研究重點集中在電極上。作為導電介質中輸入或導出電流的組件,科學家們不斷調整其組成及其產生的化學反應,以追求更好的電池性能。這其中包括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提出了一種3D列印格柵電極的新方法,他們認為這種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進」。

尋找新的和改進的鋰電池電極已經出現了許多有希望的可能性。這些涉及將硅置於石墨烯「牢籠」內,開發微小的納米線,並開發出SiliconX等新材料。3D列印也已成為可能的一種途徑,因為它可用於生產具有多孔結構的電極,為電解質滲透提供額外的通道,從而產生更好的電池容量。目前,最佳結構被稱為叉指幾何,但正如卡內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Rahul Panat所說的那樣,它有一個上限。

「叉指幾何形狀確實是多孔的,確實允許電解質通過通道,」Panat告訴New Atlas。「然而,它是一種2D結構,只能通過擠壓列印擴展到3D,並且它的製造方式有限。」Panat和一組機械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的3D列印方法,克服了這一限制,並允許任何尺寸的微晶格架構。它涉及使用正確的表面和慣性力將精確尺寸的微量液滴噴出,使液滴能夠以允許形成複雜3D結構的方式粘附。

「由於這種方式,印刷的液滴粘附在支柱上而不是從支柱上脫落,」Panat表示。「然後壓板加熱去除溶劑,使得柱子準備好接收下一個含有銀納米粒子的液滴。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過程,一直持續到形成完整的晶格。人們此前沒有使用這種機制來製造電池。我們開發了這種機制,並且正在申請專利。「

當用作鋰離子電池中的電極時,所得的微晶格結構表現良好。該團隊在實驗室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發現與標準電池電極相比,格子電極的比容量增加了四倍(單位質量的mAh容量),面積容量增加了兩倍。它們在40個電化學循環後保留其複雜的晶格結構。

「我們將尋求嘗試不同的電極材料,並探索通過多噴嘴系統擴大生產規模,」Panat解釋道。「此外,可以增加加熱速率,以縮短微滴的蒸發時間,從而加快工藝流程。我們希望與行業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合作,為未來的商業化提供資金。」

該研究發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雜誌上。

文章來源:cnbe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儲能世界 的精彩文章:

海島直流微網複合儲能系統控制策略設計與實現
松下擬將電池產量提高30% 以支持特斯拉Model 3生產

TAG:儲能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