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菁華遊記 | 葉子:力挽狂瀾——游武侯墓武侯祠

菁華遊記 | 葉子:力挽狂瀾——游武侯墓武侯祠

原標題:菁華遊記 | 葉子:力挽狂瀾——游武侯墓武侯祠



2018年7月30日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時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但如果要「為」的事情意義重大,那也許就要另當別論了。在四次北伐之後,諸葛亮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僵局:四次北伐均未成功,還要繼續嗎?最終,在第五次北伐中,諸葛亮病亡五丈原中。去世之後,他身葬暫居八年、五次籌劃北伐的地方漢中,這便有了勉縣的武侯墓、武侯祠。


一路從四川走來,對於諸葛亮的生平我們也算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諸葛亮對蜀漢可謂勞苦功高,到了武侯墓,我卻驚異於武侯墓的簡樸。此外,為何在墓冢四周,有如此多與諸葛亮同時代的古柏呢?一問方知,埋葬時因時間倉促,來不及為諸葛亮立碑,只好種植了與他病逝時年齡一致的五十四棵柏樹為證。現在我們看到的碑是明代立的。一代名相,竟如此草草收場!


在武侯祠,我進一步了解到,蜀軍五出祁山時,兵力已遠不如魏,士氣也因多次征戰而萎靡不振,對付司馬懿所用的計謀更是力不從心。為何諸葛亮不像有自知之明的後主劉禪那樣,退守蜀地,坐待魏國進攻呢?那是因為,諸葛亮曾經答應先主劉備,一定要收服中原,輔佐後主劉備恢復漢室統治。他的一生,從未失信於人。


當時一些在朝的蜀地官員不理解他的報國之心,反而認為他功高蓋主,不斷阻撓他的北伐,間接造成了他北伐的連續失利。可是諸葛亮並未就此放棄,直至病逝於戰場前。

目前全中國有十幾座武侯祠,唯有漢中勉縣的這一座是坐南朝北。可見他即使在去世後,也不忘念著入主中原、恢復漢室。諸葛亮已死,但他的北伐之夢卻永不消亡。


對諸葛亮力挽狂瀾的做法,後世多為推崇,但也有個別不贊同者。無論如何,諸葛亮的仁德不會被蜀中人民忘記,他的忠義更不會被歷代的中國人民所懷疑。


武侯墓中的古柏依舊蒼翠,我暗暗祝它們萬古長青,綠到天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讀書 的精彩文章:

新清史 | 黃興濤:清代滿人的「中國認同」

TAG:金陵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