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後,為什麼白起寧死也不肯再出戰趙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長平之戰後,為什麼白起寧死也不肯再出戰趙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原標題:長平之戰後,為什麼白起寧死也不肯再出戰趙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公元前261年,秦國和趙國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兩軍打了三年之久,最後以秦國慘勝結束。公元前257年,秦王下令再次出征趙國,可是白起卻遲遲不肯奉命,哪怕落下殺身之禍。那麼,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肯出戰趙國呢?


不得不說,白起有超乎常人的戰略眼光。長平之戰後,趙國雖然慘敗,對外卻非常積極,以六座城池賄賂齊國,交好燕國和韓國,聯合魏國和楚國共同抗秦。對內則積極備戰,趙國多悲歌之士,此時全國百姓同仇敵愾。如果這時候秦國再次發動進攻,無路可退的趙國,必然會背水一戰。



可是,秦國這時候也疲憊不堪,在兵力上、外交上、內政上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最正確的辦法應該是「伺機徐圖之」。白起也說過不宜出戰的理由,《史記》有記載: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


這便是白起最厲害的地方,知道什麼時候該進攻,什麼時候該撤兵。長平之戰後,原本可以趁著趙國恐慌之時一舉攻破邯鄲,可是被秦王召回,已經貽誤最佳戰機。再想滅趙國,只能等待新的機會。之後的軍事行動也驗證了白起的遠見,不論是王陵,還是王齕,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可是依然攻破不了邯鄲城,最後還慘敗收場。



戰國兩百多年,因戰爭戰死的人數約為200萬,其中白起一人就斬首96萬,長平之戰,更是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毛主席評價說: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參考文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墓萬人挖不動,千年來保存完好,這要感謝兩個人
關羽的角色演變:如何從「武將」一步步升級成「財神」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