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起坑四十五萬,項羽坑二十萬,為何司馬遷卻都給了好評?

白起坑四十五萬,項羽坑二十萬,為何司馬遷卻都給了好評?

原標題:白起坑四十五萬,項羽坑二十萬,為何司馬遷卻都給了好評?


翻開中國歷史,大家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即:幾乎除了元清之外,其他傳統中國將軍,只要亂殺軍民的,尤其擅殺俘虜的,歷史上都有惡評!


關於這一點,傳統讀書人有兩個理論,(1)殺俘不祥,(2)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對於亂殺軍民之人,一般都有差評!關於這一點,最典型的是冉閔,作為拯救漢人的大英雄,從此改變了異族對待漢人的態度,但就因為一個「殺胡令」,至今還沒有一個公正的評價!

然而,歷史卻有一些例外!比如本文所講的這兩個人,白起坑殺四十五萬趙軍,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但大家都知道,司馬遷卻都給予了好評!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歷史上的很多屠夫,給予了譴責,但對白起和項羽,卻另有一番優待,這是為什麼呢?或者說,白起和項羽,都曾坑殺降卒,為何不被罵為殘暴不仁?



需要說明的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兩人的殺俘經過,都有說明,但最終的總結評價中,卻隻字不提殘暴!白起和項羽為何殺俘虜?理由出奇的一致,白起認為「 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項羽認為,「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


司馬遷對白起的評價是,(1)「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2)「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前一句的意思是,白起很牛,但卻不能應付小人「應侯」——范雎的讒言。後一句的意思是,武安君白起使趙楚兩個大國衰弱,此後才有王翦亡其國!

客觀的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看到最多的是,司馬遷對白起的惋惜,而非論述白起坑殺四十五萬趙軍的殘暴!那麼,司馬遷為何有這樣情緒呢?除了惜英雄、惡小人(秦昭王和范雎)之外,可能還認為這是讓天下太平的一個辦法,只有最大限度削弱趙國實力,秦國才能更快一統天下,結束六國紛爭!



如果說司馬遷從天下人安定生活的角度,認為白起值得同情,那麼為何給項羽好評呢?比如,「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一句「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分明說的項羽作為,在「近古」無人能及!


可以說,司馬遷對項羽坑殺20萬秦軍一事,不予冠以殘暴,卻基本給予好評呢?或許,除了項羽是大英雄之外,和當時普遍認知有關,即:秦國殘暴不仁,所以才有群雄並起!因此,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就變得微不足道了。需要重視的是,項羽和劉邦爭天下,但司馬遷卻給予項羽多數好評,也說明了司馬遷治史的嚴謹!


關於這一話題,需要重視的還有兩點,(1)尤其後世文官壓倒武官之後,就開始揮舞筆墨,對武將開始指手畫腳,說到底是打壓武官,因此傳統漢人王朝的武官,正常時期基本不太敢亂殺,(2)司馬遷基本保證了客觀,但後世史學家的節操,就逐漸喪失,尤其到了清朝,基本就是碎了一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岳飛不聽12金牌,直搗黃龍,依然死路一條?關鍵看這一點!
為何漢唐漢奸少,明清漢奸多?核心有二個字,如今基本失傳!

TAG:百家雜評 |